子夜时分,辰星大阵里的萤火虫提着灯笼在林凛的档案本上跳舞。她正用辰力墨水记录抗疫心得,忽然额间的辰印微微发烫——北斗七星正透过古榕树的枝叶,在她眉心投下淡蓝色的光斑。
一声,墨汁在纸上晕开,恰好圈住两个字。林凛忽然想起上辈子在IcU的夜晚:监护仪的警报声、家属的哭声、还有那种深深的无力感...
要是那时有辰力该多好。她轻抚着档案本喃喃自语。记忆里那个被肺炎夺走的小男孩,如今在辰力庇护下正健康长大。想到这里,她笔下的辰力不自觉流转,墨迹在月光下泛起微光。
天刚蒙蒙亮,院门外就传来窸窸窣窣的脚步声。林漺揉着眼睛推开窗,惊得羊角辫都翘了起来:依姐!快看!全世界的人都来咱家啦!
只见青石路上排起长龙:有裹着非洲花布的黑皮肤志愿者,有金发碧眼捧着笔记本的西方学者,还有苗族郎中的银饰在晨光里叮当作响。最逗的是日本山本医生,他居然穿着唐装,举着求教辰医道的纸扇。
排队排队!林漺蹦跳着打开院门,今天先教认辰力穴位图!
教学第一课就闹了笑话。德国来的汉斯博士举着显微镜非要看辰力粒子,林凛只好让他在辰力光晕里找——结果老头盯着看了半天,眼镜片上全是彩虹:这不科学!光是波还是粒子?
是生命。林凛笑着引辰力划过他手背,汉斯突然惊呼:我的关节炎不疼了!
苗族龙婆婆最有趣。她教大家用银针测辰力流动,银针在穴位上自己转圈圈。山本医生看得目瞪口呆,龙婆婆狡黠一笑:这是我们苗家祖传的银针问路
课间休息时更热闹。郑珍珠二婶端出桂花糕,非让非洲学员玛利亚尝中国甜。玛利亚吃完眼睛瞪得溜圆,掏出本子认真记:要加多少糖才能这么软?
加啥糖!二婶得意地指后院,俺家用辰力催开的桂花,自带蜜味!
厨房外,林岽正用树枝教泰国小和尚算辰力配比。小和尚突然用泰语念经,算式竟泛起金光!原来佛经频率能增强辰力稳定度——这个发现让后来的辰力经咒疗法风靡东南亚。
夕阳西下时,林凛带学员们到辰星大阵实践。当百人的辰力汇成光河,古榕树的叶子无风自动,树洞里的萤火虫成群飞出,在夜空排成北斗七星的形状。
我明白了!法国生物学家艾琳突然惊呼,辰力是生命共振!就像蝴蝶效应!
山本医生对着古榕树深深鞠躬:这就是《黄帝内经》说的天人合一
结业那天晚上,学员们围着篝火开联欢会。非洲玛利亚跳起战舞,苗家龙婆婆唱起古歌,林漺带着大家跳辰力健康操。火光中,不同肤色的手拉在一起,辰力在掌心温暖传递。
林敬波爷爷悄悄对林凛说:丫头,看明白没?辰力就像这火种——分给别人,自己反而更亮。
最动人的是离别时刻。山本医生捧着一包日本茶种郑重交给爷爷:请种在辰星大阵,让中日友谊长青。龙婆婆则把苗银手镯戴在林凛腕上:闺女,苗汉一家亲啊!
晨光再次照亮院门时,新一批学员里出现了坐着轮椅的英国科学家。林凛正要上前帮忙,他却灵活地起来——原来他装上了小海设计的辰力外骨骼!
神奇的中国魔法!他大笑着迈出第一步,辰力在机械关节间流淌如月光。
林凛望着晨光中不同肤色的笑脸,突然想起上辈子临终愿望。那时只想去夫留子守护家,而今辰力已如蒲公英种子,飘向世界每个角落。
古榕树上,新发的嫩叶正迎着朝阳舒展。树下的辰星大阵里,昨夜学员们留下的辰力光点仍在隐隐发光,如同星火相传。
叮铃铃——叮铃铃——
谷雨这天的清晨,天刚泛起鱼肚白,辰医堂那台老式拨盘电话就像被踩了尾巴的猫似的尖叫起来。林凛正梦见自己用辰力给彩虹桥补颜色,被惊得从床上滚到地上,地一声脑袋磕在床沿上,瞬间鼓起个鹌鹑蛋大的包。
哎哟喂!谁啊大清早的...她揉着额头的包,单脚跳着去抓话筒。电话那头立即传来林丕稼大伯火烧火燎的声音,还夹杂着电报机的声:
依凛!快叫你依公!东南亚爆发超级登革热,死亡率30%!曼谷医院都塞不下啦!世卫组织点名要辰力技术支持!
这声惊呼把全家都炸醒了。林敬波爷爷正在院子里打太极拳,听到死亡率30%时,一个白鹤亮翅差点闪了老腰:快!开家庭会议!紧急会议!
厨房顿时变成临时指挥部。奶奶郑美娇熬到一半的八宝粥都顾不上管,锅底烧糊的焦味混着电话里的焦急喊声,搞得人心惶惶。
林丕和穿着睡衣就摊开东南亚地图,红蓝铅笔地划路线。林丕邺更绝,直接把收音机拆了改装检测仪,零件撒了一桌子。小海甚至把缝纫机改造成辰力布阵器,针头地在地上绣出防疫阵图。
最逗的是郑珍珠二婶,她一边往行李箱里塞蒜头一边念叨:带上带上!泰国蚊子最怕这个味!听说那边蚊子有麻雀那么大!
二婶!林凛哭笑不得地抢过蒜头,咱们是去救灾,不是去炒菜!您这蒜头味儿比消毒水还冲呢!
小表妹潘臻抱着她的草药标本册跑进来,页角还夹着新采的蒲公英。林漺更绝,连夜把防疫舞改编成中泰双语版,正对着镜子比划萨瓦迪卡的手势。
最神奇的还得是林岽。五岁的小家伙用树枝在地上划拉几下,算出的救援路线竟与郑和下西洋的航线高度重合!地图上的红点连起来,活像一条腾飞的巨龙。
准备出发!林敬波爷爷一跺脚,震得梁上的灰尘簌簌落,让世界看看什么是中国智慧!
这时,窗外传来的拖拉机声——县委派来的车已经到了。全家人拎着大包小包冲出门时,奶奶突然举着锅铲追出来:等等!喝碗八宝粥再走!平安粥保平安啊!
朝阳下,一家人站在拖拉机上分喝热粥的身影,成了这场跨国救援最温暖的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