暴雨如注,将天地间的一切都砸得噼啪作响。
苏凛驾驶的越野车在泥泞的山路上艰难打滑,车轮卷起的泥浆像是要将这唯一的逃生工具彻底吞噬。
他看了一眼后视镜,那片象征着现代文明的城市灯火早已被无尽的黑暗与雨幕隔绝。
没有丝毫犹豫,他悍然切断了车载的所有信号发射装置,方向盘猛地一打,将车头扎进了路旁一片更为幽暗的密林小径。
这条路在任何地图上都不存在,是林疏通过分析静园早年的基建图纸推演出的废弃施工便道。
车行数百米后,颠簸变得无法忍受,苏凛果断弃车。
冰冷的雨水瞬间浸透了他的外套,但他毫不在意,矫健的身影如一头猎豹,徒步穿越荒坡,直扑那座矗立在山顶,如同钢铁巨兽般沉寂的静园疗养院。
按照图纸的精确指引,他在洗衣房东侧最不起眼的角落,找到了天花板上那个几乎与灰尘融为一体的通风管道入口。
微型等离子切割器在他手中发出一阵微不可闻的嘶鸣,灼热的弧光在冰冷的金属格栅上划开一道精准的切口,悄无声息。
滑入管道的瞬间,一股陈腐的灰尘扑面而来,呛得人喉咙发紧。
苏凛却心头一松——没有红外警报。
这证明他的判断没错,静园引以为傲的全方位AI巡检系统,尚未覆盖到这些高空中的老旧管路死角。
他像一条蛇,紧贴着冰冷的管壁,无声前行。
心跳被他强行压制在一个平稳的频率,脑海中却在疯狂回放着他亲手写下的《囚光》剧本里,主角越狱的经典桥段:“真正的逃亡,从不靠蛮力,而是预判他们以为绝对安全的地方,并将那里变成你的舞台。”
当他抵达b区三层317病房的正上方时,他停了下来。
下方的通风口百叶窗给了他一个绝佳的观察视角。
走廊里,两名持械安保人员正在交接,他们的脚步声沉重而规律,每隔六分钟,就会在317病房门口驻足停留片刻。
经过三次观察,苏凛计算出他们的视野盲区和交接时的固定流程,留给他的时间窗口,仅有稍纵即逝的三秒。
机会来临时,他没有半分迟疑。
一架火柴盒大小的折叠式微距摄像机被他从腕带中弹出,迅速设定好延时拍摄模式。
他借着管道内换气扇启动时产生的轻微震动做掩护,手腕一抖,那枚小巧的摄像机便顺着通风口滑了出去,划过一道微小的抛物线,精准无误地落入了病房窗台内侧一盆绿植的阴影里,镜头恰好对准病床。
就在他收手的刹那,一阵低频的嗡鸣声由远及近。
苏凛的瞳孔微微一缩——移动AI巡检舱!
这东西比人类安保更难对付,它的扫描范围没有任何死角。
他立刻放弃了原路返回的念头,身体蜷缩,朝着另一个备用出口急速后撤。
途中经过一个转角,他敏锐地发现了一处几乎被遗忘的废弃配电箱。
电光火石之间,一个大胆的计划在他脑中成型。
他没有破坏主路,只是飞快地拔掉了其中一组标记着“E-cctV”的局部线路。
瞬间,静园疗养院东侧翼的十几处监控画面,陷入了三秒钟的短暂黑屏。
这点时间不足以引起大规模警报,却足以在他撤离的路线上,制造出一个完美的、无法被追溯的空白。
撤离的过程惊险却有条不紊。
当苏凛重新回到暴雨中的密林时,裤腿上已满是污泥与划痕。
他刚钻进车里,加密手机就传来一阵急促的震动。
是杜骁的消息:“静园方面正式起诉,#苏凛伪造医疗记录#的话题已经被资本强行顶上热搜第一,阅读量破亿。至少十五家主流媒体下场跟进,口径一致,全部在质疑你的动机不纯,怀疑你为了炒作新剧不择手段。”
看着屏幕上那些刺眼的标题,苏凛嘴角勾起一抹冰冷的弧度。
他迅速回复:“把我之前给你的那个纪录片素材,《谁在决定我们看什么?》的第三段剪出来,不需要任何多余的解说,标题就定为——《他们怕的不是造假,是真相曝光》。现在就发。”
紧接着,他将刚才撤离时拍下的那张配电箱断电痕迹的照片,连同一段经过变声处理的音频一同打包上传,并附言:“告诉白砚,别再跟我谈什么‘合规’,这就是沈砚舟‘合规’背后的断电逻辑。让他看清楚,我们的对手从不遵守规则。”
凌晨两点,苏凛终于返回自己那间堪称安全堡垒的公寓。
他顾不上换掉湿透的衣服,第一时间打开电脑,调取那枚微距摄像机断断续续回传的数据。
画面起初因为信号干扰而模糊晃动,但很快稳定下来。
昏暗的病房内,一个瘦削的女人躺在床上,眼神空洞地望着天花板。
突然,她像是感应到了什么,艰难地抬起手,用尽全身力气,在床单上划出两个字——救我。
就在苏凛心脏猛地一沉时,女人似乎耗尽了力气,身体无力地翻向另一侧。
就在这个瞬间,她睡衣的领口滑落,露出了锁骨下方一道清晰的、陈旧的疤痕。
苏-凛猛地将画面定格,放大!
那道疤痕的形状、位置,与他从林疏那里拿到的,林晚童年时心脏手术的医疗记录照片,完全吻合!
就是她!林晚还活着!
巨大的狂喜还未冲上头顶,就被一个新的发现死死扼住。
苏凛下意识地放大图像的边缘细节,目光死死锁定在床头柜上。
那里,除了常规的药瓶和水杯,还放着一枚格格不入的银色书签。
在极限放大和锐化处理后,一行镌刻其上的、小到几乎无法辨认的字,赫然出现在屏幕上——“给像我的人”。
苏凛的瞳孔骤然缩成了针尖!
这句话,是他那部从未公开发表过、甚至连完整大纲都只存在于他加密硬盘中的剧本《替身法则》初稿里,女主角唯一的内心独白!
这个细节,除了他自己,绝不可能有第二个人知道!
她看过剧本!她不是在求救,她是在回应他!
这个认知如同一道惊雷,在他脑海中炸开。
他正要立刻起身,重新整理所有的行动计划,手机屏幕却再一次亮起,这一次,是来自林疏的最高级别紧急警告。
“沈砚舟已经下令启动‘净尘’计划,全面排查近期所有进出静园的人员,包括护工、保洁甚至是他们的家属!昨晚,给我们提供内部消息的老周,他还在上大学的儿子,已经被以‘协助调查’的名义带走了!”
苏凛的动作僵住了。
他盯着屏幕上那段冰冷的文字,良久,全身的血液仿佛都凝固了。
他缓缓地抬起手,打开手机备忘录,将原定计划中那个充满了暴力与冲突的“强攻方案”,一个字一个字地删除。
取而代之的,是几个崭新的、闪烁着冷酷光芒的字。
行动代号:掘影·变更。
第一步:制造舆论绑架。
第二步:以退为进,诱其主动开口。
窗外的暴雨不知何时已经停歇,天边泛起一丝病态的鱼肚白。
苏凛知道,硬闯的门已经彻底关闭,甚至连撬开门缝的机会都已失去。
但沈砚舟的疯狂反扑,也为他指明了唯一的生路——既然无法从外部攻破,那便让这座固若金汤的堡垒,自己从内部撕开一道裂缝。
他将手机放在桌上,指尖在冰冷的屏幕上轻点,一个加密的多人通话请求,悄无声息地发出。
猎人与猎物的身份,从这一刻起,即将逆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