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骁站在废墟中央,耳边还回荡着试管碎裂的声音。他手里空了,地上是一片蓝液蒸发后的焦痕。不远处的控制台冒着烟,屏幕忽明忽暗,像喘不过气的人。
他低头看自己的左手,掌心伤口还在渗血,护腕早就被炸飞了一半,布条挂在手腕上晃着。他没管,弯腰从脚边捡起一张纸。
那是他写小说时随手画的草稿,角落里有幅涂鸦:一个小男孩举着篮球,旁边写着“爸,我今天投进了关键球”。字迹歪歪扭扭,是他初三那年写的。
他盯着看了两秒,把纸折好塞进裤兜。
前方地面有一只篮球,外壳被爆炸掀得变形,漆面剥落,露出底下灰白的材质。他走过去,弯腰捡起来。
球很重。
他知道这不只是个球。
陈渊最后留下的程序藏在运动轨迹模型里,只要有人做出“标准投篮动作”,系统就会重新激活纳米集群,完成最后一次数据采集。林骁不能让那个模型跑起来。
他必须打破它。
他拖着脚步走到控制台残骸前,用右手抹掉面板上的灰尘,手指在键盘上敲下口令:“谜影先生·终章启动。”
滴——
全息投影闪了一下,一座虚拟篮球场缓缓浮现,三分线、罚球区、篮筐一一生成,和现实空间重叠在一起。空气中浮现出红色虚影,那是系统预设的“完美投篮路径”。
可林骁知道,真正的投篮从来不是按路径走的。
他抱着球后退几步,站定。
呼吸有点乱,左肩传来一阵阵钝痛。他闭眼,脑子里闪过母亲躺在病床上的样子,她冲他笑,说“骁骁,别累着自己”。
再睁眼时,他低姿运球,三步起跳,跃到最高点,右手将球推出。
篮球划出一道高弧线,飞向投影深处。
那一瞬间,空中某个位置突然闪出一个红点——那是隐藏的纳米控制节点,只有在特定轨迹触发时才会暴露。
球正中红点。
轰!
一声闷响从地下传来,紧接着是连锁爆炸。纳米机器人集群因接收到错误信号开始自毁,冲击波顺着管道蔓延,整个数据中心剧烈震动。火光从四面八方窜出,照亮了林骁的脸。
他没动,看着那道篮球轨迹在空气中留下一道淡淡的光痕,久久不散。
火势越来越大,热浪扑面而来。他转身想走,却被一股气流掀翻在地,后背撞上一根裸露的钢筋。疼得他咬牙,想撑起来,右手刚用力就滑了一下——地上全是血,混着汗水和灰。
他趴了一会儿,慢慢爬起来,靠墙坐着。
视线有些模糊,但他看到一块还没完全熄灭的屏幕,上面正试图重建a=0.618的公式模型。线条一点点拼合,像是不肯认输。
他伸手摸到一块带电的金属片,边缘锋利,冒着火花。他攥紧它,一步步挪到主控残骸旁,用力插进接口。
电流导通。
屏幕上瞬间跳出一行字:
【命中率无法计算,因为它从未瞄准篮筐——它只瞄准人心。】
下一秒,所有投影同时熄灭。
安静了。
林骁靠在墙边,喘着气。他撕下护腕剩下的布条,缠住左手伤口,打了个死结。动作笨拙,但够紧。
他抬头,忽然看见头顶一块残存的全息屏亮了一下。
画面变了。
是工地,凌晨四点。天还没亮,雾蒙蒙的。镜头对准一个扛钢筋的男人,穿着蓝色工装,安全帽压得很低。那人停下脚步,放下肩上的材料,掏出水壶喝了一口,又继续往前走。
镜头缓缓推近。
男人转头的一瞬,安全帽内侧清晰可见一行字:“林骁高考加油。”
画面停在那里,没有声音。
林骁看着,嘴角慢慢扬了起来。
“爸,”他说,“我投进了。”
他的右手还握着那只变形的篮球,指节发白。胸前的衣服破了个口子,露出里面贴身挂着的照片一角——是他小时候和母亲的合影。
外面传来远处警笛声,越来越近。
他没动,也没回头。
火光映在他脸上,一明一暗。
左肩的布条渗出血,顺着胳膊往下流,在地上滴成一个小点。
他低头看了看,抬起手,把篮球轻轻放在腿边。
然后伸手摸了摸胸口的照片。
风从塌陷的通道吹进来,卷起几张散落的稿纸。
其中一张飘到他脚边,翻开的一页上写着:“正义不是算出来的,是人一步一个脚印走出来的。”
他没读完,只是把纸往身边拢了拢。
远处,一道人影出现在废墟入口,背着光,看不清脸。
那人喊了一声:“林骁!”
他听见了,但没应。
他只是把头靠在墙上,闭上眼。
十秒后,他又睁开。
目光落在前方地面。
那里有一道烧焦的痕迹,从他刚才投球的位置,一直延伸到爆炸中心。
像一条画歪了的抛物线。
他盯着看了很久。
然后抬起右手,用指尖在空中轻轻比了个投篮动作。
球出手。
弧线拉满。
正中篮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