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时的倒计时即将结束时,东方泽清推开了休息室的门,脸上已没了之前的犹豫,对着马克和4068说道。
“我们商量好了,同意所有条件,跟你们去海鸥城。”马克立刻掏出对讲机,向瓦列里上校汇报这一结果,耳机里很快传来上校沉稳的回应。
“很好,总部已派遣米-8运输直升机和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编队,15分钟后将抵达仓库区附近的开阔地带,你们组织人员有序集合,准备转移。”
消息传开,仓库区的气氛瞬间从紧张转为雀跃。警察们开始有条不紊地收拾装备,将mp5冲锋枪的火力模式调至半自动,按每人120发的标准分发弹药。
大学生幸存者们则背着早已打包好的行李,在指定区域排队,脸上满是对安全家园的期待。齐天左作为东方泽清的副手,拿着扩音器在仓库内穿梭。
“所有人注意!10分钟后在仓库东侧空地集合,老人小孩优先登车,不要拥挤,携带贵重物品的自行保管好,赤旗军会负责沿途安全!”
马克和4068也没闲着,两人配合警察清点人数——战斗人员47人,大学生幸存者126人,加上仓库区原本的后勤人员11人,总计184人,无一人遗漏。
他们还特意检查了物资打包情况,提醒大家只带必需品,避免给直升机造成额外载重压力。期间,有几名大学生因担心未来的生活小声啜泣,4068主动上前安抚。
“别担心,海鸥城已经清完丧尸了,到了那儿有热饭吃,有干净水喝,比在仓库里安全多了。”
15分钟后,远处的天空传来直升机的轰鸣声。所有人抬头望去,只见6架米-8运输直升机呈楔形编队飞行,后方跟着2架体型庞大的米-26重型运输直升机,螺旋桨转动产生的气流吹得地面尘土飞扬。
直升机群精准降落在开阔地带,舱门打开,赤旗军的机组人员快速跳下,协助组织人员登机。
“老人、小孩、伤员先上米-26,空间大更舒适!”一名机组人员高声喊道,同时指挥大学生幸存者有序登机。
米-26作为重型直升机,舱内可容纳80人,刚好能装下所有非战斗人员;米-8则负责搭载战斗人员和少量物资,每架可搭载20人左右,6架刚好满足需求。
东方泽清和齐天左最后登机,他们仔细检查了登机名单,确认所有人都已上车后,才对着马克点头:“可以出发了。”
直升机缓缓升空,仓库区逐渐缩小成地面的一个小点。
机舱内,大学生们贴着窗户,好奇地打量着下方的景象——曾经被丧尸占据的城市废墟在阳光下格外荒凉,而远处的海鸥城方向,隐约能看到升起的炊烟,那是生机的信号。
警察们则坐在舱内,检查着手中的武器,虽然弹药被限制,但想到即将抵达的安全地带,脸上也露出了放松的神情。
马克坐在米-8的副驾驶位置,通过通讯器与瓦列里上校保持联系:“上校,所有人员已登机,正前往海鸥城,沿途无异常情况。”
“很好,127师已在海鸥城外围设置接应点,会安排专人引导你们入城,后续的安置工作也已准备就绪。”瓦列里上校的声音传来,带着一丝欣慰,“告诉所有人,到了海鸥城,就到家了。”
直升机编队在高空平稳飞行,阳光透过舷窗洒进舱内,温暖而明亮。机舱内偶尔传来小声的交谈,话题从对过去的回忆转向对未来的憧憬——有人说想尽快找份工作,有人说想学习新技能,还有人盼着能早日与失散的家人取得联系。
东方泽清看着眼前的景象,心里悬了许久的石头终于落地,他知道,选择加入赤旗军,是他为所有人做的最正确的决定。
半小时后,海鸥城的轮廓出现在视野中——高大的防御墙环绕着城区,墙上的哨兵正挥手示意,城内的建筑虽有部分破损,但已被清理干净,街道上甚至能看到巡逻的赤旗军士兵。
直升机群缓缓降低高度,朝着接应点的停机坪飞去,螺旋桨的轰鸣声中,夹杂着城内传来的零星笑声,那是属于幸存者的、重新燃起的希望之声。
赤旗岛最高指挥办公室内,空气安静得只剩电子屏的微光。
张启元站在办公桌前,指尖在“赤星”系统的虚拟面板上轻轻滑动,当“猎鹰突击队(中队版本·高尚灵魂)”的选项跳出时,他的动作顿住了——这支部队的标注不同于其他常规作战单位,末尾的“高尚灵魂”四字,像一道微弱却坚定的光,吸引着他点开详情。
面板展开的瞬间,一段简短的背景介绍映入眼帘:“该中队是未来时空某场战役后,追击残余的敌人,阵亡的战士组成的。(错了,错了,以后少写东西,求放过。)
请善待他们。”短短两行字,让张启元的呼吸骤然沉重,他指尖微颤,继续点开士兵阵亡资料的子面板,一个个年轻的名字与事迹,如同带着温度的烙印,刻进视线里。
(因为山林地形,无人机以及其他高科技设备。功能大大下降,所以很多地方只能用人去排查。)
【郑砚禾:20岁,d员。为营救战友遗体遭遇敌军狙击手埋伏,身负重伤后仍紧紧抱着战友,拉响手榴弹与围上来的敌人同归于尽。】
【韩叙白:20岁。围剿行动中进攻时限将至,扫雷机器人推进缓慢,他毅然冲入雷区,以肉身排雷,最终倒在未排除的地雷旁。】
【徐慕尧:23岁。踩中敌人木刺陷阱后,目睹前来救援的战友接连被伏击,为不拖累队伍,他第一时间拉响手榴弹,未及致命的伤势让他毫不犹豫地掏出第二枚,紧贴额头引爆。】
【赵知珩:25岁。抢救伤员时,发现伤员止血带断裂,他立刻解下自己身上的止血带为对方包扎,最终因失血过多牺牲在救治岗位上。】
【赵砚洲:31岁。深入山林侦察敌人坐标,引导火炮进攻时不幸暴露,被敌军包围。他在最后时刻拨通通讯,呼叫火炮覆盖自身位置,遗言只有一句:“祝祖国繁荣昌盛!”】
【罗星禾:27岁。在山中发现被困平民时,一枚手榴弹突然落入人群,他没有丝毫犹豫,飞身扑上去压住手榴弹。手榴弹的冲击波将他当场炸伤,最终因伤势过重牺牲。】
【薛知州:26岁。发现雇佣兵在宝岛山林活动,为吸引敌军火力、掩护队友撤退,他主动暴露位置,倒在轻机枪的扫射下,弥留之际仍在喊:“正义终将获得胜利!”】
张启元沉默地滑动着面板,每看一个名字,指尖的力度就加重一分。
这些年轻的战士,用生命诠释了忠诚与信仰,他们的事迹没有华丽的辞藻,却比任何宣言都更有力量。良久,他深吸一口气,对着“赤星”系统沉声下令:“召唤该中队,代号——风暴中队。”
“是,已将‘风暴中队’部署至特种部队基地,相关权限同步至基地指挥官王子墨。”系统冰冷的机械音,在此刻却多了几分庄重。
而此刻的特种部队基地,指挥官王子墨正难得地偷闲——连续三天处理基地扩建、新队员训练的事务,他眼下的黑眼圈浓得像化不开的墨。
刚躺在办公室的折叠床上,还没来得及合上眼,桌上的战术终端突然亮起红灯,“风暴中队部署完成”的提示弹窗,像一道惊雷,瞬间炸碎了他的睡意。
王子墨猛地坐起身,揉了揉眼睛确认信息,嘴角忍不住抽了抽:“不是吧……刚想歇会儿,指挥官同志又给我送‘大礼’了?”他抓起终端,快速查看“风暴中队”的基础信息,当看到“高尚灵魂”的标注与部分事迹简介时,原本的吐槽瞬间变成了肃穆。
他立刻起身,整理好军装,快步走向基地的集结广场——这支部队,值得他以最高的规格迎接。
基地的晨光中,一支身着黑色特战服的队伍已整齐列队,他们的身影挺拔如松,眼神里带着超越常规士兵的坚定。
王子墨走到队伍面前,立正敬礼:“欢迎归建,风暴中队。从今天起,特种部队基地就是你们的家。”
队列中,没有多余的回应,只有整齐划一的回礼。阳光洒在他们的肩章上,仿佛在为这些迟来的归队战士,镀上一层荣耀的金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