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为了鼓励更多人自愿参加垦殖,并开发地广人稀的婆罗洲岛、新几内亚岛这两个大岛,政府允许凡是自费购买移民船票和生产物资的,每人将免费获得在这两个岛屿50亩的土地开采权,并免农业税两年。
除了开荒权和免税政策外,这两个岛屿都属于热带雨林气候,若开垦为耕地,作物一年可以三熟悉,对热爱农业的华夏人,诱惑还是蛮大的。
至于,这些地区雨季和旱季分明,会影响灌溉。
人民复兴党已经帮忙考虑好,到时候会组织战俘在各地修建各种水利设施。
在这种政策之下政策诱惑之下,不仅原来无地和少地的农民,对移民颇感心动,就连那些孩子多的富农,也纷纷购买移民船票,由垦殖师的民兵部队护送前往新建的三个省垦殖。
1902年5月,虽然荷兰殖民军向中华人民革命军投降,但是据守在苏门答腊岛北部的亚齐苏丹卡马尔丁,不仅没有向人民革命军投降,反而趁着荷兰人败退,联合亚齐各地封建主,占领了亚齐故土,并抢占了苏门答腊岛不少地方。
随后,亚齐苏丹卡马尔丁甚至宣布之前那份献国国书是阿布拉伪造的,将阿布拉公开处死,并要求中华共和国政府承认亚齐国主权独立。
此外,在爪洼等土着人口密集的地方,当地土着居民也纷纷群起宣布所谓的独立。
一时间,这些反叛地区,兵力总数达到了五、六十万之多。
倒是婆罗洲岛、新几内亚岛两个大岛,没有土着进行反叛。
面对着这些凭借森林和地理优势,开展游击战争的土着反叛,荷兰人可是近三十年都没有平定下来。
所以,接下来如何平定爪洼省,如何治理爪洼省,是一个难题。由谁来担任整个爪洼省省长,就要选好。
岳天和人民复兴党讨论了许久之后,最后决定任命已经提拔为大将的刘道义为东南亚军区司令员兼任爪洼省省长。
为什么是军区司令员,是因为接下来平定苏门答腊和爪洼两地需要不少时间,也需要调动不少军队,这个职务方便刘道义行事。
而之所以选择刘道义,岳天觉得他有点后世那个时空建国后镇守西域某王姓将军,能够镇得住亚齐那帮宵小。
在刘道义临行之前,岳天单独在颐和园宴请了他。
在宴席上,刘道义还是请教了岳天道:“那荷兰人打了亚齐整整二十九年,还没有平定,道义此番即将前往,不知道领袖可有好的建议?”
岳天笑道:“我们相信道义此番一定能够做成!至于荷兰人打了快三十年,我觉得一个是他们兵力不足,主要还是依靠当地土着!另一个他们所用方法不得法。倒是后面他们总结出经验来,才渐入佳境,不过,最后便宜了我们!”
刘道义点了点头,表示赞同岳天的观点。
岳天随后道:“亚齐这等小国,在我华夏历史中不知灭了多少,你可是曾经的秀才,此番乘船南下,要好几天,倒可以借着这段时间,好好学一下历史上的做法!”
刘道义经岳天一点拨,一想果然还真是嘛!那夜郎自大的夜郎国现在不就没了吗?
岳天见刘道义有种茅塞顿开的感觉,便知道他心领神会了,不过他又加了一句道:“若是久攻不下,前朝清朝平定准噶尔部最后那一招,也可以借鉴一下!我华夏人口有五万万,愿迁居到那的也不少!”
刘道义听到岳天这一句话,眼前一亮,斩钉截铁地道:“道义晓得了,定然不会太过于心软!”
岳天敬了刘道义一杯,又用闽语跟刘道义道:“我们那边南下移民到南洋的多光棍,你过去了要帮忙解决一下,该留下来教化的,就留下来教化!”
刘道义立马明白岳天的意思,嘿嘿笑,点头称是。
因为,当前各省缺地少地农民还比较多,政府给这些候补的移民,进行了排号。这次新设立三个省,面积有200多万平方公里,需要的移民是巨量的,所以不少港口附近的移民在得到消息,第一时间就赶到港口附近,等待着登船。
刘道义上将此次南下,也顺带到厦门港、汕头港装载了当地一万余名两地的移民,一起前往爪洼岛。
由于这两天移民在椰城有不少老乡,加上之前因为巴达维亚事件,椰城清理了不少土着部落,空出不少耕地,所以这一万多名移民,很快便进入这些地方,并在当地驻军配合下,迅速稳定下来,投入了生产。
刘道义到达爪洼岛之后,决定先易后难,在苏门答腊岛采取防守政策,先守住苏门答腊岛中南部,对爪洼岛进行清理,再载移民过来形成补充,以公费移民交纳的公粮和赋税作为补给和军费,逐步推进,最后平定亚齐各地。
在爪洼各地,当地土着的反抗力量并不大,这些人大多装备着冷兵器,试图进攻人民革命军失败之后,转而袭击移民垦殖点,殊不知这些移民是武装移民,每个移民村庄的壮丁都是民兵,并装备了不少步枪、手榴弹。
所以这些土着进攻这些村庄,往往是要付出惨重代价之后,被迫撤退,随后迎来人民革命军的报复,大量被俘的土着武装随后被装船送往兰芳省开采金矿,或者送往巴新省兴修水利。
至于被俘的女性土着,愿意嫁给光棍移民的,当即释放,由华夏移民带过去管理,其余的就运往华夏内地作为采摘棉花和轻工业的劳动力。
而对于主动归顺的部落,人民革命军将会收缴他们一切武器,只保留生产生活必要的铁器,并在当地派驻华人与当地人混血的警察,进行管理,并要求当地人接受文化开化,摒弃极端宗教思想。
刘道义遵循循序渐进、稳扎稳打的原则,一寸一寸地清理爪洼岛各地,并配合不断到来的移民,每推进十二里地便设立一个300到500人的武装垦殖村。
每个村组织一个35人左右的全副武装民兵排,并将男丁精干力量组成配备旧式火枪或者冷兵器的民兵部队,农忙时候务农,闲时进行训练,遭遇敌人袭击的时候,能够组织有效的反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