钱塘城被冰冷的铁壁合围,城外秦军正在紧张地组装着庞大的攻城器械,战争的阴云压得人喘不过气。而在残破的皇宫内,一场决定这座城市最终命运的激烈争论,正在刘裕和他最后的核心臣子之间爆发。
“陛下!万万不可啊!”何无忌扑通一声跪倒在地,声音因激动和虚弱而颤抖,“城内虽粮尽援绝,然城墙尚固,将士……将士犹有死战之心!若将火油柴草用于焚城,无异于自绝生路,更将满城生灵置于死地!此乃暴戾之举,非仁君所为,亦非智者之选啊!”
他强撑着病体,指着宫外方向:“臣粗略清点,所存火油柴草,若用于守城,可制成无数火罐、火箭,足以灼烧秦军云梯、冲车,至少可支撑月余!一月之内,世事难料,或有转机!纵使……纵使最终不免城破,亦曾奋力战过,不负将士百姓之望,何至于此极端?!”
檀道济虽未下跪,但面色沉痛,拱手躬身,语气却异常坚定:“陛下,无忌所言极是!焚城之举,徒招千古骂名,于国于民,有百害而无一利!臣愿立军令状,亲督防务,必使秦虏每进一步,皆需付出血的代价!即便战至最后一兵一卒,亦绝不使陛下蒙受焚城之辱!”
他顿了顿,目光锐利地扫过一旁几个准备执行焚城命令的死忠侍卫,继续道:“况且,陛下,未必就到了山穷水尽之时!”他压低了声音,“臣观秦军合围未久,部署未臻完美,尤其东南方向,因其靠海,兵力稍薄。若陛下决意不愿困守,臣与无忌愿率所有精锐,护佑陛下突围而出!钱塘虽失,然闽越之地,山高水远,秦军鞭长莫及!我等可借百越之众,重整旗鼓,以待天时!岂不胜过与此孤城俱焚?”
突围闽越!这是一个极其大胆且充满风险的计划,但确实是在绝望中透出的一丝生机。
“住口!”刘裕猛地一拍案几,霍然起身,眼中布满了疯狂的血丝,“迂腐之见!怯懦之言!”
他指着何无忌和檀道济,声音因暴怒而尖利:“支撑月余?等待转机?有何转机?天兵天将吗?!突围闽越?那是蛮荒瘴疠之地,朕乃天子,岂能如丧家之犬般遁入山林,与野人为伍?!”
他的胸膛剧烈起伏,脸上浮现出一种偏执的、毁灭性的快意:“朕是天子!朕的江山,朕就是毁了,也绝不便宜那苻坚胡虏!这满城百姓?呵……他们既受朕恩泽,自然该与朕同休共戚!殉国而死,是他们的荣耀!”
“陛下!”何无忌泣声叩首,“民心已失,岂可再行此绝人心魄之事啊!”
檀道济也急道:“陛下!三思啊!焚城易,然千古史笔如铁,陛下将如何自处?!”
刘裕面无表情地凝视着眼前这两位苦苦劝谏的重臣,他的目光如同寒潭一般冰冷深邃,让人不寒而栗。然而,在那一瞬间,他的眼中却闪过一丝难以言喻的复杂情绪,仿佛是痛苦、无奈、绝望等多种情感交织在一起。
但这丝情绪仅仅在他的眼眸中稍纵即逝,就像被无尽的黑暗瞬间吞噬了一样。如今的刘裕,早已不是那个曾经意气风发、雄心勃勃的君王。连续的失败、众叛亲离的压力以及帝业梦碎的绝望,已经将他的心智彻底扭曲。
他的内心充满了怨恨和愤怒,对一切都失去了信任和耐心。在他看来,这些臣子们的劝谏不过是对他权威的一种挑衅,是对他最后一丝尊严的践踏。
“朕意已决!”刘裕的声音如同寒冰一般冷酷,毫无商量的余地,“无需再议!”他的话语如同重锤一般砸在地上,让人不禁为之一颤。
接着,他转头看向檀道济,冷漠地命令道:“檀道济,朕命你继续督守城墙,务必给朕多撑几日!”檀道济闻言,脸色微微一变,但他深知刘裕此刻的心境,不敢有丝毫违抗,只得低头应是。
最后,刘裕的目光落在了何无忌身上,他的眼神中流露出一丝不易察觉的怜悯。然而,这种怜悯转瞬即逝,取而代之的是冷漠和决绝。“何无忌,你既病重,就好生休养,不必再过问军事!”他的语气平淡,却带着一种无法抗拒的威严。
这是疯狂的决断,也是最后的放逐。他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所有理性的建议,仿佛那些话语如同耳边风一般,毫无作用。他的心中只有一个念头,那就是选择最极端、最黑暗的道路。
这条道路,不仅意味着他自己的毁灭,更是要将所有的臣民、整座城市,甚至是他曾经为之奋斗的某种理想,一同拉入那无尽的深渊之中。
何无忌听到这个决定后,脸色瞬间变得如同死灰一般,毫无血色。他的身体猛地颤抖起来,紧接着便是一阵剧烈的咳嗽,仿佛要把肺都咳出来一般。随着咳嗽,一口鲜血从他口中喷涌而出,溅落在地上,形成了一滩触目惊心的血迹。
他的身体像是失去了支撑一般,突然间萎靡下去,若不是身旁的侍从眼疾手快地扶住他,恐怕他早已摔倒在地。
檀道济站在一旁,死死地攥紧了拳头,由于太过用力,指甲深深地抠入了掌心之中,甚至有丝丝血迹渗了出来。他瞪大眼睛,死死地盯着眼前这个状若疯狂的皇帝,心中充满了绝望和悲愤。
他又转头看了看城外那黑压压的大军,如同一头凶猛的巨兽,正张开血盆大口,准备吞噬掉这座城市。面对如此庞大的敌人,他感到一种前所未有的无力感涌上心头。
然而,尽管内心波涛汹涌,檀道济最终还是什么也没有说。他只是深深地、无比沉重地躬下身去,行了一个标准的礼,然后猛地转过身,大步流星地朝着宫外走去。
他的背影在阳光的映照下显得格外挺拔,但却又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说的悲凉。
皇宫内,刘裕看着他离去的身影,发出一阵夜枭般刺耳的冷笑。他对着剩下的死士们吼道:“都听见了吗?按计划准备!待秦军破城那一刻,朕要这钱塘,化作冲天的火炬!照亮朕通往黄泉的路!”
宫外,檀道济面色凝重地登上城墙,他的目光如炬,紧紧地盯着城外正在缓慢推进的攻城塔和冲车。这些巨大的攻城器械在阳光下显得格外狰狞,仿佛是来自地狱的恶魔,正一步步逼近这座摇摇欲坠的城池。
檀道济的视线缓缓扫过身边的士兵们,他们一个个面容憔悴、面黄肌瘦,眼神中透露出深深的疲惫和麻木。这些士兵们已经经历了多场惨烈的战斗,身心俱疲,但他们仍然坚守在城墙上,履行着自己的职责。
檀道济的心如刀绞,他看着这些士兵们,心中充满了痛苦和无奈。然而,他知道自己不能让情绪影响到战斗,他必须坚强起来,带领士兵们抵御敌人的进攻。
他深吸一口气,用沙哑的声音嘶吼着,指挥士兵们调整防御部署,调配所剩无几的守城物资。除了那些被皇帝指定用于最终毁灭的火油和柴草外,其他的物资都已经所剩无几。
与此同时,何无忌被担架抬回了府邸,他静静地躺在病榻上,望着窗外灰暗的天空,泪水像决堤的洪水一般涌出。他一生追随刘裕,历经无数磨难,本以为能够辅佐主公成就一番伟业,却没想到最终会走到如此疯狂的末路。
他眼睁睁地看着这座城池即将迎来一场惨烈的终结,心中的痛苦和失望如同千斤重担压得他喘不过气来。他想起了与刘裕一起度过的那些日子,那些并肩作战、共同奋斗的时光,如今都已成为过眼云烟。
而在城市的各个角落,一些堆放着柴草和火油的秘密地点,都有刘裕的死士在暗中看守着。他们沉默而冷酷,等待着那个最终的命令。一旦命令下达,这些柴草和火油将会被点燃,整座城市都将被熊熊烈火吞噬。
毁灭的引信,已然埋下。
城外,秦军的战鼓声越来越密集,攻城前的最后准备已经完成。
钱塘城,这座被饥饿、疾病和绝望侵蚀的城市,如今又笼罩在了其主人亲手准备的、自我毁灭的阴影之下。最后的时刻,即将来临。忠诚与疯狂,生存与毁灭,在这最后的舞台上,进行着惊心动魄的碰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