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车站送走了假期结束、返回部队的大哥王衡,王十一站在月台上,
看着远去的绿皮火车,长长地、夸张地舒了一口气,感觉压在自己心头一个星期的“五指山”终于被搬走了!
天知道这一个星期他是怎么过的!大哥王衡简直就是个活阎王,在家这短短几天,把他使唤得团团转,
端茶倒水都是轻的,关键是那眼神,那语气,动不动就提起他“自愿”陪妹妹若雪留级两年的事,明里暗里地威胁,
仿佛掌握了什么天大的把柄,让他敢怒不敢言,在家里的地位一落千丈,简直比旧社会的长工还不如!
“哼!以后再拿这事威胁小爷,”王十一对着火车消失的方向挥了挥拳头,恶狠狠地想,
“小爷我就豁出去了!大不了让爸用皮带抽一顿!男子汉大丈夫,不受这窝囊气!”
这么一想,心里顿时畅快了不少,连带着看车站里嘈杂的人群都觉得顺眼了许多。
“十一哥,我们回去吧?”身边的王若雪催促道。
王十一立刻换上一副笑脸,揉了揉妹妹的头发:“走,哥带你去个好地方!咱们去杨平安家!”
一说起杨平安,王十一的心思就活络开了,那股因为大哥离开而雀跃的心情里,又掺杂进一种更深的期待。
说来也真是奇怪。他王十一在京城长大,爷爷、伯伯、爸爸都是人物,家里什么好东西没吃过?
御厨传人的手艺、各地进献的特产、友谊商店里的稀罕物……他的舌头也算是被养刁了的。
可偏偏,就是杨平安做的那些看似普通的家常饭菜,让他惦记得慌。
那味道,说不清道不明,就是特别的香,特别的鲜,吃下去之后浑身都暖洋洋、舒坦坦的,
连带着精神头都足了几分。在杨平安家吃过一顿饭后,再吃别的东西,总觉得差了那么点意思。
不光饭菜特别,杨平安那个人,更特别。
王十一自认见过不少同龄人,有家世好的,有学习棒的,有会来事儿的,但像杨平安这样的,他还是头一回见。
那家伙,明明比自己还小两岁,可往那儿一站,那气度,那沉稳劲儿,比他家那个整天板着脸训人的大哥王衡都不遑多让,
甚至……还多了几分让人捉摸不透的神秘。明明是个农村娃,却懂设计拖拉机,做饭好吃得离谱;
打猎、钓鱼好像也无所不能;连他那两个无法无天的小外甥,到了杨平安跟前都乖得像小猫似的。
“真是个怪胎……”王十一嘴里嘀咕着,嘴角却不自觉地扬了起来。
他喜欢跟杨平安待在一起,舒服,自在,还能时不时被震撼一下。
而且,他敏锐地感觉到,妹妹王若雪似乎也对那个特别的少年颇有好感,每次提起杨平安,小丫头眼睛都亮晶晶的。
“走,若雪!咱们去找平安玩儿!顺便……嘿嘿,蹭顿饭!”王十一拉起妹妹的手,兴冲冲地坐上车,让驾驶员送自己去县城东街的杨家二进院而去。
送走了“压迫者”的王十一,只觉得天也蓝了,树也绿了,连空气都是自由的甜味儿。
而通往杨平安家的那条路,在他眼里,简直就是通往美食与新奇世界的康庄大道!他迫不及待地想去看看,
那个特别的家伙,今天又会捣鼓出什么好吃的,或者,又有什么让人吃惊的新花样?
吉普车在距离杨家小院还有一段距离的胡同口稳稳停下。
不是路不通,是王十一特意让停的,他嫌车子开进去太招摇,破坏了那份他喜欢的、属于杨平安家的独特烟火气。
“小刘哥,就送到这儿吧!”王十一利落地跳下车,又小心地扶着妹妹王若雪下来,转头对驾驶座上的年轻战士嘱咐道,
“回去跟我妈说一声,我和若雪在平安家玩几天,过些时候再回去,让她别担心。”
小战士显然对这位小爷的做派习以为常,利落地应了声“是”,又补充道:“十一,若雪,注意安全,有事往家里打电话。”
“知道啦,快回去吧!”王十一挥挥手,迫不及待地打发走了车子,然后深吸一口气,脸上露出了如同鱼儿回归江河般的舒畅表情。
“总算自由了!若雪,走!”他提起随手带的一个小包,里面装着些换洗衣物和给杨家人准备的小礼物,主要是想讨好“大厨”,兴冲冲地带着妹妹朝那座熟悉的院落走去。
还没进院门,就听见里面传来孩童清脆的笑声。王十一脸上笑容更盛,直接推开虚掩的院门,扯着嗓子就喊:
“平安!平安!我们来了!赶紧的,有什么好吃的都拿出来,小爷我快饿扁了!”
院子里,安安和军军正坐在每人的小木马上,被四姐杨冬梅轻轻推着晃悠。听到动静,几人都看了过来。
杨平安正从厨房里出来,手里还拿着几根刚洗好的葱,看到这兄妹俩,脸上没有丝毫意外,
仿佛早就料到他们会来,只是挑了挑眉:“这是哪阵风把你这‘贵客’吹来了?你大哥前脚刚走,你后脚就‘越狱’成功了?”
王十一嘿嘿一笑,毫不客气地走过去,自来熟地揽住杨平安的肩膀:“什么越狱!我这是战略转移,
休养生息!你都不知道我大哥在家那几天,我是过的什么水深火热的日子!简直就是旧社会的长工!还是你这儿好,天高皇帝远,自在!”
他一边抱怨,一边使劲吸了吸鼻子,眼睛发亮:“嘿!这味道!你是不是又在做好吃的?我告诉你,我在家这几天,吃啥都没味儿,就惦记着你这一口!”
王若雪则乖巧地先跟孙氏和杨冬梅打了招呼:“孙阿姨好,冬梅姐姐好。”
然后又蹲下身,笑着逗弄安安和军军:“安安,军军,还认识姨姨吗?”
两个小家伙对漂亮温柔的雪姨姨印象很好,立刻抛弃了坐骑,围了过来。
杨平安看着王十一那副夸张的样子,无奈地摇了摇头,眼里却带着笑意:“行了,别贫了。算你们来得巧,今天刚好弄了条鱼,正准备做。”
王十一跟着杨平安往厨房走,“需要我帮忙不?烧火我会!”
看着他摩拳擦掌、跃跃欲试的样子,杨平安也没客气,把手里的葱塞给他:
“行,那你先把这葱剥了,洗干净。若雪,你去屋里坐吧,跟我四姐说说话。”
王若雪却摇摇头,柔声道:“我也帮忙吧,我可以洗菜。”
院子里顿时更加热闹起来。王十一笨手笨脚地剥着葱,还不忘跟杨平安吐槽他大哥的“暴政”;
王若雪则挽起袖子,露出白皙的手腕,认真地清洗着青菜;孙氏和杨冬梅在一边照看两个孩子,一边笑着看他们忙活……
杨平安看着这一幕,心中微暖。他知道王十一身份不一般,但在他的小院里,这家伙就是个纯粹的、
为了口吃的能耍宝卖乖的率真少年。这份不掺杂太多利益的交往,让他觉得舒服。
他转身回到灶台前,开始处理那条肥美的草鱼,心里盘算着,除了红烧,再用空间里的嫩豆腐做个鱼头豆腐汤,
炒个时蔬,蒸个腊肉……嗯,应该够吃了。他熟练地操作着,悄悄将灵泉水混入食材和调料中。
炊烟袅袅升起,混合着越来越浓郁的饭菜香气,从杨家小院飘散出去,勾加卖力地“帮忙”,只觉得这次“战略转移”实在是再正确不过的决定。
而被大哥“压迫”的郁闷,早已在这充满烟火气的忙碌和期待中,烟消云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