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正宴之上,雍正与众人自然其乐融融。
雍正最喜欢的就是听别人夸耀自己的儿子,每听到有人称赞太子聪慧雍正脸上的笑容就会真诚两分。
而那些蒙古贵公自然是知道皇上的心思,毕竟他们都见识过当时还是太孙的弘历受宠的程度。
他们拍起马屁来花样百出,把康熙和雍正哄成了胚胎。
甚至他们还特地提及了康熙当时带着弘历去蒙古的日子。
仗着雍正没有亲眼所见,对弘历称赞和赞美更上一层楼。
从前还只是说弘历箭数出众,现在已经快要进化到百射百中,百步穿杨无人能敌了。
偏偏康熙在一旁就像喝醉了一样连连附和,同样把自己的乖孙捧上了天。
雍正信了,命人拿了一柄弓箭在众目睽睽下赏给了弘历。
夸他是大清的巴图鲁,夸他没有忘老祖宗们的本事。
结果只有弘历自己又是羞愧又是不好意思,只能在一旁尴尬的笑着。
每次面对这种夸夸大会他真的都挺害怕的,他水的挺厉害的来着。
自己的阿玛这么夸日后真的不会让他这个太子丢个大人吗?
更令弘历无奈的是他的那些叔叔伯伯们明明知道真实情况是怎样的,他当时的猎物都是那些叔叔伯伯一只一只的送过来的。
可他们围绕在雍正身旁同样称赞着弘历的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就连向来最不会撒谎的怡亲王十三都是一脸的真挚。
惹得前朝许多不明就里的臣子看向弘历的目光越发灼热了。
看样子他们的太子殿下不止深受皇上与太上皇的宠爱,在读书习武这方面竟也如此的厉害。
亏他们还担心太子殿下会在皇帝与太上皇的溺爱之下坏了心思,还是他们太低估太子殿下了。
看样子太子殿下的确是个极为少有的人间奇才。
弘历面对那些臣子和他们的子孙敬佩的目光,只能有些不好意思地举了举酒杯。
可怡亲王等人的称赞是真的真心实意,太子侄儿在骑马射箭这方面虽然比不上他们当中的大部分人。
但的确是比老四强了许多的,至少太子侄儿如今小小年纪就已经能拉开四力半的弓了。
和老四相比怎么不算是一种青出于蓝而胜于蓝呢?
这场宴会自然是双方结束的时候都十分满意,这场宴会结束的相对比较快。
不到下午的四点大家就已经吃饱喝足跪安离开了,康熙则是被不少蒙古亲贵围着,非要问他是如何教育的太子。
康熙侃侃而谈他的带孙子经验,就连他小的时候帮弘历换过尿布这样的话都说出来了。
惹得那些蒙古王宫一个个感叹连连,更是对着康熙好话不知说了几箩筐。
康熙成功的被他们取悦,忘记了自己养生不愿意喝酒的情况。
就这么在你一杯我一杯的情况下喝的稍微有些醉醺醺的,宴会结束后也只是对着雍正嘟囔了几句就回了毓庆宫。
今天他心情好,就让老四独自抱着乖孙回去睡觉吧。
毕竟自己现在身上的酒味实在是太大了,若是不小心把乖孙给熏坏了他也会心疼的。
雍正没想到自己的阿玛放弃的这么快,还不等他说完带着弘历转身就走。
老爷子现在看着脑子不太清醒的样子,谁知道过一会儿老爷子会不会改口?
昨日除夕雍正就已经封笔,今天是没有什么政务送到他跟前来的。
因此雍正不到五点钟洗漱完毕后是真的可以休息了,这是他一年中唯一能休息的一天。
哪怕他的万寿节和康熙的万寿节他也可以休息,但宴会结束后都要很晚。
也就只有今日是一场午宴。
五点多钟雍正和弘历就已经洗漱完毕一同坐在了榻上。
弘历每天都在休息,可今天真的是雍正休息最早的时候了。
他命人拿来一盘棋,就那么放在了他们父子二人中间。
“元寿,陪阿玛下上一盘。”
弘历也是会下棋的,但围棋这个东西讲究的是天分和脑子。
在棋局上厮杀就如同在朝堂上厮杀一般,从一个人下棋的风格也能看出他这个人的性格。
雍正的棋风极为简洁而又锐利,只要他看到一丝破绽就会猛地扑上去绝不给对方任何喘息之机。
平日里和雍正下棋最多的人就是他的亲亲十三弟了,怡亲王的棋风则是和雍正恰好相反。
怡亲王下棋给人一种不温不火的感觉,可总能让对方在不知不觉间掉入他早已布置好的陷阱。
或许在某个瞬间棋局之上就再也没了反抗怡亲王的能力。
弘历甚至看过康熙与旁人下棋,康熙下棋则是霸气侧漏,不求稳只求准。
在别人身上弘历总能看到各种各样的风格,可在弘历自己的身上那就只剩下了臭棋篓子四个字。
弘历穿越前就是一个生活在红旗之下的普通人,当了七年的太孙和太子。
每天的生活也算不上是煎熬,雍正和康熙对他的要求更是低的可怕,无论弘历做错什么,也只是孩子还小何必与他计较。
而弘历但凡有一点做好了,这对当过皇帝的父子二人又会在别人面前疯狂夸耀。
一点也不符合这个时代的常态。
他们不但不会叫弘历犬子逆子,永远都是一口一个乖孙一口一个宝贝儿子。
这就使得弘历的心依旧纯洁的像琉璃一般,还是带了些愚蠢的天真。
甚至有的时候下急眼了还会很不要脸面的悔棋,一点也没有君子的风范。
也就只有雍正才能忍耐了,如今就连康熙都拒绝和自己的乖孙下棋。
“阿玛,儿子下的不好。”弘历还是有些不好意思。
雍正则是将黑棋递到了弘历的面前“你我父子二人下棋不过是玩乐,你又何必在意下的好不好呢?”
这话一出,弘历终于抓了一个棋子放在了棋盘上。
棋盘上的情况很快就一边倒,弘历几乎被自己的亲阿玛杀了个片甲不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