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心中开始有了退位的想法,表现出来的就是在朝堂之上对雍亲王越发严苛了。
众人看到的也是雍亲王的脸越来越黑了,每天鞭策自己的同时还十分厌恶不认真工作的大臣。
恨不得将所有人都逼得和他一样才好。
只有十三能继续跟在雍亲王的身后勤勤恳恳做劳模,其他的皇子阿哥只要看到雍亲王就要往后躲。
甚至连理亲王也开始闭门谢客,连每日和老大一起对骂的惯例活动都停了。
胤礽沉默。
他是前任太子人废太子,所以他不理朝政不应该更让人放心吗?
自己的四弟是不是疯了,还真打算让他在宗人府大展身手啊。
甚至自己不去干活,老四还要跑到理亲王府来催他上班。
感觉像上班上疯了的人。
胤礽并不搭理自己这个上班已经完全上疯了的蠢弟弟,老四来理亲王府找他也从来是避而不见。
他从前当太子的时候还不够累吗?既要遭受皇上的打压,还要每天处理一些乱七八糟的琐事。
既然四弟这么疼爱小侄子,为了小侄子的未来老四应该很愿意当一个大忙人的吧。
胤礽看着依旧堵在自己门口的老四,将自己手上的鸽子直接放飞到了隔壁的大阿哥府上。
不能和老大吵架他就连吃饭都要少吃半碗,既然老四堵门那他就只能另辟蹊径了。
老大收到鸽子的时候心情也十分愉悦,洋洋洒洒的在回信的纸上写满了自己对老二的唾弃和辱骂。
多新鲜啊,老二竟然自己主动跑上来找骂了。
胤禛追堵半晌后什么结果也没有,甚至还被老康拉去乾清宫狠狠的骂了一顿。
胤禛回去的时候脸都是黑的。
老爷子可真是会挑时候,反正就是不能让自己和弘历多见一面,是吧?
康熙骂完了自己愚蠢至极的四儿子,心情又开始不好。
老四现在难道就忙着联络兄弟了,他这样的人,日后还不一定要怎么虐待他的弘历呢。
康熙很快定下了去蒙古的旅行,这是他最后一次打算以皇帝的身份去蒙古了。
前几年他的乖孙年纪太小,他出行的时候从未带上过他。
如今是最后一次自然要尽善尽美,让蒙古人知道大清的太孙完美至极,也算是不给他们祖孙二人留任何的遗憾。
康熙很快敲定了去蒙古的名单,老大善武暂时把他从府里拉出来去蒙古好好晃一圈。
等回了京再把它圈回去。
老二这个从前做过太子的在蒙古人面前也算有些威信,一起去。
老三这个文人在蒙古人面前展露一下他文武双全的特质也挺好的,但他得找个人好好盯着老三,不让老三又说些乱七八糟的话。
老五也去,老七老九老十十二十三都带上。
康熙最后挑挑拣拣的除了绝对会被永久圈禁的老八以外,只把老四一个人扔在了京内。
哈,蒙古那样好的风光那样壮丽的草场。
自己和乖孙二人一同骑马欣赏就够了,老四这样一个四力半的能欣赏明白吗?
康熙要寻幸蒙古的消息一出,最兴奋的当属太后了。
康熙仿佛是对这个与自己真的处出几分母子情谊的太后有了孝心,他特地下令这次去蒙古把太后也带上。
太后高兴的对着孝庄文皇后的牌位说了许多话,可看着牌位她眼神中又有一些的不安。
从前太皇太后在的时候最怕的就是皇上和太子之间父子离心,甚至临死的时候还拉着他们二人的手让他们要永远相信对方。
可如今他们二人终究还是走到了太皇太后不想看到的那一幕。
太后的那些难过的心情消散的很快,她自从离开蒙古科尔沁已经几十年未曾回去了。
如今可以再回去看看,哪怕是死了也是心甘情愿。
“去让人给哀家的小五好好收拾些东西,宜妃恐怕要为了老九和老十想不到老五。”
太后早就已经学会了说蒙话和汉话,可太皇太后离世后宫中除了康熙以外她算是最大的。
她在自己的一亩三分地内就是坚定的说蒙语,哪怕是康熙和从前的太子来了也是顺着她。
这或许是老太太对自己故乡最后的眷恋和坚持了。
若是再忘了乡音那就真的什么都不剩了“把哀家从前收着的那些好皮子都拿出来,多拿些东西哀家要回去送给侄儿。”
太后的兴奋充斥着整个紫禁城,她甚至少有的主动邀请康熙到她这里吃了一顿便饭。
母子二人一时间其乐融融。
康熙将弘历放在了自己的身旁,一边和太后其乐融融的交谈几句一边还不忘了盯着自己的乖孙。
太后看着这一幕总觉得有些荒谬。
一大一小的祖孙二人几乎有着一模一样的脸,他们二人每次同时出现太后总觉得自己可能是老花眼了。
尤其是看着康熙那心疼而又骄傲的神情,太后对着弘历的笑既慈爱而又有分寸。
虽然她也不知道弘历只是吃个饭自己的这个便宜儿子在心疼什么又在骄傲什么吧。
“哀家也已经许久未见弘历了,猛地一看倒还有些恍然呐。”太后对着康熙满满的笑意。
“哀家还记得你小的时候也是这样一个乖巧的让人心疼的孩子。”这个时候狗屁顺治的真爱董鄂妃已经死了,顺治整天要死要活连国家大事都顾不上。
他又何曾关怀过自己其他的儿子,佟佳氏在玄烨被抱走的时候因为担忧身体就极度衰败了下去,甚至在玄烨登基为帝不久后猝然长逝。
小小的玄烨几乎都是在她和太皇太后的照顾下长大的。
看着这张几乎把她拉回从前的脸,太后笑容里是满满的怀念。
就是那个时候的玄烨可没有如今的弘历这么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