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震耳欲聋的万岁声浪渐渐平息,但应天城内的炽热并未退潮。正阳门洞开,凯旋大军在百姓山呼海啸般的簇拥下,踏着御道中央象征无上荣光的大红毡毯,缓缓入城。铁甲铿锵,刀枪如林,玄青色的亲王龙旗与各色军旗在寒风中猎猎作响,肃杀之气与归乡的喜悦奇异地交织,弥漫在帝都的每一个角落。

当夜,奉天殿内外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巨大的蟠龙金柱下,数百盏宫灯与鲸油巨烛将这座帝国的心脏映照得金碧辉煌。殿内,巨大的鎏金铜兽炉燃着上好的银霜炭,暖流驱散了冬夜的酷寒,空气中浮动着龙涎香、酒气与珍馐的混合气息。

盛宴已然铺开,朱元璋高踞于丹陛之上的九龙金漆御座,明黄龙袍在烛火下流转着威严的光泽。他并未戴沉重的十二旒冠冕,只束着翼善冠,面容在光影交错中显得愈发深邃如刻。左手边稍低处,太子朱标端坐,杏黄常服衬得他温润中带着监国数月磨砺出的沉稳,怀中已不见襁褓,显然安顿妥当。马皇后则坐于右侧稍后,一身端庄的翟衣,凤冠霞帔,脸上带着温煦而略显疲惫的笑意,目光不时扫过殿中那些熟悉又添了风霜的面孔。

阶下,左右分列着巨大的紫檀长案,绵延至殿门。左边首座,征虏大将军魏国公徐达一身簇新的国公礼服,腰悬御赐宝剑,正与身旁须发戟张笑声如雷的鄂国公常遇春低声交谈。常遇春显然已灌了不少御酒,黝黑的脸膛泛着红光,正对着徐达比划着什么,唾沫星子几乎溅到对方脸上。宋国公冯胜、曹国公李文忠、卫国公邓愈、信国公汤和等一干开国元勋依序而坐,人人脸上洋溢着胜利的喜悦与卸甲后的松弛。

右边首座,赫然便是吴王朱栋。他换下了征尘未洗的戎装,身着亲王常服,四团龙盘踞于绛紫色袍服之上,金冠束发,比起战场上的锋锐,此刻更显一种渊渟岳峙的沉稳。他下首依次是秦王朱樉、晋王朱?、燕王朱棣。朱樉依旧魁梧,玄色四团龙袍也掩不住那股沙场磨砺出的悍勇之气;朱?略显清瘦,文静的脸上多了几分坚毅;朱棣则坐得笔直,少年亲王眉宇间那初露的锋芒已沉淀为内敛的锐利,偶尔抬眼望向御座方向,目光沉静。

再往下,诚意伯刘基、刘三吾、吴琳、杨靖、詹同等议政处大学士,以及六部尚书、都察院、大都督府等一干重臣,皆肃然端坐。文臣武将,济济一堂,共同构成了大明帝国此刻权力与荣耀的巅峰图景。

“开宴——!” 随着司礼监掌印太监一声悠长尖锐的唱喏,早已侍立殿角多时的宫人们如同精密的机括,鱼贯而出。鎏金托盘上,御窑青花瓷盘盛着热气腾腾的珍馐:整只油亮的烤乳猪、雕成龙凤呈祥的蜜炙驼峰、蟹黄的狮子头、鲜香扑鼻的八宝葫芦鸭、雪白的鲥鱼羹……琼浆玉液注入官窑薄胎酒盏,琥珀色的光在烛火下荡漾。丝竹管弦之声适时响起,悠扬悦耳,却压不住殿中渐起的欢声笑语与杯盏碰撞的清脆声响。

朱元璋举起面前的金樽,目光缓缓扫过阶下群臣,尤其是他那几个历经血火归来的儿子们,声音不高,却带着一种奇特的穿透力,瞬间让整个大殿安静下来,连常遇春也放下了刚抓起的鹿腿。

“咱!” 朱元璋开口,“今儿个高兴!北边那搅得咱大明边关不宁的纳哈出,脑袋瓜子让咱老五给摘了!金山给踏平了!开平卫收回来了!咱的儿郎们,没给咱老朱家丢脸!没给咱大明丢脸!” 他顿了顿,眼神锐利,“这一仗,打出了咱大明的威风!打掉了北元鞑子东边的脊梁骨!咱,敬出征的将士们!敬在座的功臣!干!”

“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群臣轰然起身,齐声高呼,声震殿宇,无数金樽玉盏高举过头,映照着满殿灯火与一张张激动或恭敬的脸庞。朱棣感受到父皇的目光在他身上停留了一瞬,那目光里蕴含的复杂情绪——帝王的审视、父亲的骄傲,还有一丝难以言喻的动容——让他心头一热,仰头将杯中御酒一饮而尽,辛辣滚烫的液体直冲肺腑。

酒过三巡,气氛愈加热烈。常遇春已是满面红光,端着酒盏摇摇晃晃地走到御阶前,对着朱元璋大着舌头嚷道:“陛下!老臣……老臣得说句公道话!咱老常砍鞑子脑袋不少,可这回,论起那股子狠劲儿,那股子冲劲儿,还得看小辈们!” 他大手一指朱棣,“燕王殿下,野狐岭那冰天雪地,愣是带着几百号人翻山越岭,一把火烧了鞑子的粮草,烧得好哇!烧得那叫一个痛快!” 又指向朱樉,“秦王殿下,金山城下,那门!那陌刀!啧啧,硬是用人肉梯子爬上城垛,喊那一嗓子城门已破!鞑子魂儿都吓飞了!霸气!” 最后,他目光落在朱?身上,带着几分难得的温和,“晋王殿下,乌尔逊河鹰愁峡,三千步卒硬扛纳哈出几百精骑的玩命冲锋!冰窟窿都凿开了!那长枪捅得……稳!准!狠!好样的!都是陛下的好种!”

他这一番带着浓重酒气的评功,虽有些粗豪不羁,却句句说在实处,引得殿中武将们纷纷叫好,连徐达也微微颔首。朱棣、朱樉、朱?被当众点名,脸上都浮现出激动之色,起身向常遇春和父皇行礼。

朱元璋脸上露出一丝笑意,摆摆手:“老常这话糙理不糙。孩子们是争气。不过,” 他话锋一转,目光投向一直沉稳端坐的朱栋,“咱神策军的洪武大炮,那动静,那准头,开平城楼、金山城楼,说轰塌就轰塌!没这开路的雷霆,步卒填进去多少命也未必砸得开那乌龟壳!栋儿,神策军,练得好!用得更好!”

“父皇谬赞,儿臣愧不敢当。全赖将士用命,火器精良,更有大将军运筹帷幄,方有此效。” 朱栋起身,声音沉稳,躬身行礼,将功劳归于徐达与将士。

徐达亦起身,肃然道:“陛下,吴王殿下过谦。神策军火器之利,调度之精,实乃此战破坚摧城之关键。老臣深服。” 两位主帅的互相推重,更显此战配合之默契。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都坐。功过是非,咱心里有本账。今日庆功,不论细处。来,再满上!”

又是一轮觥筹交错。珍馐流水般送上,舞姬们身着霓裳羽衣,随着乐声翩然起舞,身姿曼妙,水袖翻飞,为这铁血气息尚未散尽的庆功宴增添了几分柔美与喜庆。然而,在座的所有人都清楚,这盛宴的高潮,远未到来。

酒酣耳热之际,殿门外传来一阵轻微却引人注目的骚动。所有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被吸引过去。只见司礼监掌印太监躬着身子,引着两位盛装的丽人款款步入这满是阳刚之气的殿堂。

当先一位,正是吴王正妃徐妙云。她身着正红色翟衣,金线绣成的鸾凤在烛光下熠熠生辉,头戴九翟四凤冠,珍珠流苏轻轻摇曳,衬得她本就端庄明丽的容颜更添华贵雍容。她怀中小心翼翼地抱着一个裹在杏黄色龙凤锦被中的襁褓,步履轻盈而沉稳,目光平静地迎向殿中所有的注视,只在掠过御阶下那个绛紫色的身影时,眼底深处才漾起一丝不易察觉的温柔涟漪。

紧随其后的,是吴王侧妃常靖澜。她穿着品红色宫装,略逊于正妃翟衣的规制,但同样精美华丽,金丝牡丹在裙裾间盛放。她头上珠翠环绕,比之徐妙云的端凝,更显几分娇艳活泼。此刻,她脸上带着初为人母的喜悦与一丝面对大场面的紧张,同样紧紧抱着一个裹在杏黄色锦缎里的襁褓,紧紧跟在徐妙云身后半步之处。

两位王妃的出现,如同投入滚油中的一滴清水,瞬间让喧闹的殿堂安静下来。所有的目光都聚焦在她们,以及她们怀中那两个象征着新生与未来希望的小小襁褓上。丝竹声停了,舞姬悄然退下,连常遇春也放下了酒盏,瞪大了眼睛。

朱栋早已离席,快步迎至殿中。他先向徐妙云微微颔首,眼中是无声的关切与赞许,随即目光便牢牢锁定了她怀中的襁褓,那份属于父亲的带着点笨拙的温柔瞬间取代了吴王的沉稳。他伸出手,极其轻柔地碰了碰那锦被的边缘,仿佛怕惊扰了里面的小生命。接着,他转向常靖澜,对她露出一个安抚和鼓励的笑容,同样看向她怀中的襁褓,眼中是同样的珍视。

“儿臣朱栋,” 朱栋转过身,面向御阶,声音清晰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激动,响彻寂静的大殿,“携王妃徐氏、常氏,叩见父皇、母后、太子殿下!并贺我大明北伐功成,天佑国祚!” 说罢,他撩袍便要跪下。徐妙云与常靖澜也抱着孩子,盈盈下拜。

“免了免了!” 朱元璋的声音透着少有的、毫不掩饰的欢畅,大手一挥,“抱着咱的乖孙呢,别折腾!快抱上前来,让咱好好瞧瞧!”

马皇后更是早已按捺不住,在御座上微微前倾身子,脸上是毫不作伪的急切与慈爱,连声道:“快!快抱过来!小心台阶!”

朱栋应声,小心翼翼地护着两位王妃,一步步踏上丹陛。徐妙云和常靖澜抱着孩子,走到御座前约三步处站定,微微屈膝行礼。

朱元璋已迫不及待地从御座上站起,几步便跨了过来。他那双握惯了刀剑沾满血腥的大手,此刻却带着一种近乎虔诚的谨慎,先轻轻掀开了徐妙云怀中那个襁褓的一角。一张粉雕玉琢的小脸露了出来,睡得正酣,长长的睫毛在柔嫩的脸颊上投下淡淡的阴影,小嘴无意识地微微嘟着。老皇帝布满风霜的脸上瞬间绽开一个巨大的毫无保留的笑容,眼角深刻的皱纹都舒展开来。

“好!好小子!天庭饱满,地阁方圆!像他爹!” 朱元璋的声音洪亮,带着浓重的淮西口音,充满了毫不掩饰的喜爱。他粗糙的手指,极其轻柔地抚过婴儿娇嫩无比的脸颊,动作之小心,仿佛触碰的是最珍贵的薄胎瓷器。

接着,他又转向常靖澜怀中的襁褓。同样小心翼翼地掀开一角,另一个小婴儿的小脸露了出来。这个似乎更活泼些,虽也在睡,但小眉头微微皱着,小拳头攥得紧紧的,放在腮边,一副随时准备战斗的小模样。

“嚯!这小子,瞧这拳头攥的,劲头足!将来也是个能上马开弓的主儿!” 朱元璋看得更是开怀,笑声愈发爽朗。他看看这个,又看看那个,眼中是纯粹的、属于祖父的慈爱光芒,那份掌控天下的帝王威严在这一刻被亲情彻底融化。马皇后也凑了过来,看着两个孙儿,眼中泪光闪烁,嘴角却高高扬起。

满殿文武,无论是勋贵宿将还是文臣学士,此刻都屏息凝神,脸上带着由衷的笑意,看着这难得一见的皇家天伦之乐。徐达捋须微笑,常遇春咧着嘴,刘基眼中闪过睿智的了然。

朱标也含笑看着两个小侄子,又看看自己的弟弟朱栋,眼中满是欣慰。

朱元璋逗弄了两个孙子好一会儿,才意犹未尽地直起身,脸上的笑容依旧灿烂。他目光灼灼地看向朱栋,声音洪亮地问道:“栋儿,咱的两个乖孙,可有乳名了?”

朱栋恭敬回道:“回父皇,尚未正式取名。儿臣与王妃商议,此等大事,当由父皇圣心独断,赐予嘉名,方显天家恩泽,亦为孙儿们一生之福佑。恳请父皇赐名!”

此言一出,满殿目光更是聚焦在朱元璋身上。为皇孙赐名,意义非凡,既是恩宠,更是对未来的一份期许和定位。

朱元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脸上笑容收敛了几分,显出一种深思的神情。他缓缓踱回御座前,并未立刻坐下,而是负手而立,目光扫过阶下济济一堂的文武重臣,又掠过自己那几个英姿勃发的儿子,最后落在两个幼小的襁褓上,仿佛穿透了时空,看到了更加久远的未来。

殿内一片寂静,落针可闻,连呼吸声都刻意放轻了。所有人都知道,皇帝即将说出的,绝非仅仅是两个名字那么简单。

“好!” 朱元璋的声音再次响起,沉稳而有力,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决断,“咱老朱家的江山,不是咱一个人打下来的,也不是咱这一代人就能守得万世太平的!咱的儿子们,孙子们,重孙子们,子子孙孙,都得拧成一股绳,同心同德,这大明的基业,才能千秋万代!”

他顿了顿,目光如电,扫过朱标,又扫过朱栋:

“太子,国之储,承继大统,教化万方,乃文治之根本。咱给他这一支,定下二十字辈分,曰: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望标儿及其子孙,允执厥中,以文载道,恪守祖制,钦崇武备,修明君德,顺天应人,师法贤良,善用贤能,使我大明国运昌隆,如日之晟!”

“允文遵祖训,钦武大君胜,顺道宜逢吉,师良善用晟……” 朱标低声重复了一遍,眼中光芒闪动,郑重地起身,对着朱元璋深深一揖:“儿臣领旨谢恩!定当以此训勉励自身,教导子孙,不负父皇厚望!” 这二十字,文治武功、道德训诫、治国用人之道尽在其中,为太子一系定下了明确的传承基调。

朱元璋点点头,目光转向朱栋,眼神变得更为深邃复杂,有倚重,有期许,更有一丝不易察觉的、将重担分付的意味:

“栋儿!”

“儿臣在!” 朱栋心头一凛,躬身应道。

“你与标儿,一母同胞的双生子,手足至亲。你心思缜密,善机巧,通格物,掌神策,立济世医政,设鹗羽卫,于国于军,功勋卓着,乃太子之肱骨,朝廷之柱石!” 朱元璋的声音带着一种沉甸甸的分量,“咱对你,期望更深!望你及你的子孙后代,永世铭记,当以辅佐为念!同心戮力,拱卫储君,护持国本!此乃尔吴王一脉,万世不易之责!”

他深吸一口气,声如洪钟,一字一句,清晰地烙印在每个人的耳中:

“故,咱特赐你吴王朱栋一脉,二十五字辈分,曰:同心辅国政,承德继宗英,绍圣兴邦泰,嘉和庆永宁,康隆福泽广!”

“同心辅国政,承德继宗英,绍圣兴邦泰,嘉和庆永宁,康隆福泽广……” 朱栋在心中默念,每一个字都重若千钧。这二十五字,开宗明义便是“同心辅国政”,其后“承德”、“继宗英”、“绍圣兴邦”、“嘉和永宁”、“康隆福泽”,无不是围绕“辅佐”这个核心展开的期望与祝福。父皇的用意,昭然若揭——吴王一脉,永为太子一脉最坚定的辅弼!这是无上的信任,更是沉甸甸的责任。他撩袍跪倒,额头触地,声音带着前所未有的郑重与感佩:“儿臣朱栋,领旨谢恩!儿臣及子孙,生生世世,必以同心辅国为念,竭忠尽智,辅佐储君,护卫大明,绝不敢负父皇今日之深恩厚望!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阶下群臣,无论是徐达、常遇春这样的老帅,还是刘基、刘三吾这样的文臣,此刻心中都掀起了惊涛骇浪。皇帝这二十五字辈分,用意之深,期许之重,远超寻常!这几乎是以皇明祖训的形式,为未来数代甚至十数代的朝局定下了基调——吴王系,永为太子系最核心,最可靠的拱卫力量!这是对吴王功勋的极致肯定,更是对太子地位最有力的背书。一时间,各种心思在众人心头流转,但面上无不显露出肃然起敬之色。

朱元璋看着跪伏在地的朱栋,眼中闪过一丝欣慰。他抬手虚扶:“起来吧。”

待朱栋起身,朱元璋的目光重新变得温和,投向两个襁褓:

“至于名字么……咱老朱家,自咱这起,便定五行轮转之序。咱的儿子们,名中当有木,如标儿、栋儿、樉儿、?儿、棣儿,皆是如此。”

他走到徐妙云面前,看着那个熟睡的婴儿:

“到了孙辈,当承父辈之木德。木生火,故名字第三字,当取火字旁!寓意薪火相传,生生不息!”

他又看向常靖澜怀中的孩子:

“其后世代,便依此循环:火生土,土生金,金生水,水生木……周而复始,代代不绝!此乃天地大道,亦是我朱明江山永续之象!此规及你们这些王爷一系的辈分,日后当载入《皇明祖训》,后世子孙,永世遵循!”

殿中众人听得更加屏息凝神。皇帝不仅赐了辈分,连具体的取名规则都定下了!这五行轮转之序,既蕴含天道循环的哲理,又寄托了江山永固的期望,更将皇族的传承与天地方物联系起来,格局宏大,思虑深远。

朱元璋沉吟片刻,目光在两个孙儿的小脸上流连,带着祖父的慈爱与帝王的睿智:

“妙云所出,乃吴王嫡长子,身份贵重,承祧之始。同字辈,当取第三字为火旁。” 他目光炯炯,朗声道,“咱赐名——朱同燨!燨者,光亮闪烁,如星火之明,亦如金石之光!望此子承继吴王忠勇勤勉之德,如同星火般放光芒,光耀门楣,亦为大明江山添一明亮之才!”

“朱同燨……” 朱栋与徐妙云同时低声念出,心中涌起暖流。这名字寓意光明璀璨,又带着火的热烈与金的坚韧,确是好名。

朱元璋又走到常靖澜面前,看着那个攥着小拳头的婴儿,脸上笑意更浓:“靖澜所出,乃吴王次子,亦是咱的好孙儿。同属同字辈,第三字亦为火旁。咱赐名——朱同燧!燧者,取燧石击火之意!燧石虽坚,需击打方有火花;人生于世,亦需磨砺方能成器!望此子如燧石,坚韧不拔,虽处次位,亦能击出属于自己的生命之火,照亮一方,为父兄臂助!”

“朱同燧!” 常靖澜眼中瞬间涌起欣喜的泪光。这名字看似不如燨字华美,却蕴含着坚韧、磨砺与自身发光的深意,正合她心中对这个活泼小儿隐隐的期盼。

“朱同燨!朱同燧!好!好名字!” 马皇后在一旁喜笑颜开,连声称赞。

“谢父皇隆恩!赐名之恩,重于泰山!” 朱栋携两位王妃再次深深下拜。徐妙云与常靖澜抱着怀中的朱同燨、朱同燧,亦是盈盈拜谢,脸上洋溢着初为人母的骄傲与对皇恩的感激。

“恭喜陛下!贺喜吴王殿下!喜得麟儿,佳名天成!” 阶下,以徐达、刘基为首,文武群臣齐声恭贺,声浪如潮,将奉天殿内的喜庆气氛推向了顶点。烛火辉煌,映照着新生的希望与帝国未来的蓝图。

朱元璋大笑,志得意满之情溢于言表。他大手一挥,声若洪钟:“今日双喜临门!北伐功成,又添皇孙!传旨,赐宴群臣,酒水管够!咱要与众卿,不醉不归!”

“谢陛下隆恩!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欢呼声再次响彻云霄,丝竹管弦重新奏响,比之前更加欢快热烈。珍馐美酒再次如流水般呈上,舞姬们踏着更快的节奏翩跹起舞。奉天殿内,君臣同乐,共庆这功业与血脉交织的辉煌时刻。

朱栋抱着长子朱同燨,徐妙云依偎在他身旁,常靖澜抱着朱同燧也依偎在他身旁。朱标含笑看着弟弟一家,朱樉、朱?、朱棣也围拢过来,好奇地看着两个粉团似的小侄子。朱棣伸出手指,极其小心地碰了碰朱同燧攥紧的小拳头,小家伙在睡梦中似乎有所感应,小拳头竟微微松开了些,引得几位年轻的叔叔都笑了起来。这一刻,战场归来的硝烟尚未散尽,但新生的希望与血脉相连的温情,已悄然在这帝国的权力中心生根发芽。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明末:从赤贫到雄掌天下穿越苻坚:第八十一万大军帮李二杀穿玄武门的我软饭硬吃大秦:我的拳头能炼钢穿越古代,我有系统娇妻美妾山河红颜赋河葬穿越大明,我哥朱标,我爹朱元璋红楼梦白话文版红头册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