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书房内的烛火已燃至深夜,安倍山却毫无睡意。
他手里捏着一份奏折,指尖反复摩挲着 “江南造船厂新式战船进度过半” 的字样,眉头时而舒展时而皱起。
当人被穷困到一定地步时,是宁肯冒死也要搞吃食的。
自从上次听闻广州港商船再次遇袭,他便深知大唐水师的重要性。
沿海以及海上的巡航是海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海军是一定要尽快形成规模的,安倍山这样想。
将来的战场要尽可能的往外扩展,才不至于波及到自己的国民和领土。
若没有强大的战船护航,再多的海外贸易利润,也可能在海盗与风浪中化为泡影。
“来人!”
安倍山对着门外高声喊道。
内侍连忙应声而入:“奴才在!”
“去传袁晁,让他即刻来见本王!”
安倍山的声音里带着几分急切。
“本王要知道江南造船厂的最新情况!”
不过半个时辰,袁晁便顶着夜色赶来,身上还带着江南水乡的湿气。
“臣袁晁,参见摄政王!”
他躬身行礼,气息微喘。
“免礼!”
安倍山连忙起身,拉着他走到舆图前。
“快说说,新式战船怎么样了?“
“史将军那边的汇报总是这么不及时,大概何时能完工?”
袁晁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说道:“王爷放心!臣出发前特意去了造船厂,工匠们用了新打造的铁皮加固船身。”
“还加装了江南兵工厂新改造的战船专配火炮,进度比预想中快了不少,估摸着这几日就能下水了!”
“好!好啊!”
安倍山激动得来回踱步。
“明日一早,咱们就去江南!本王要亲自去看看这新式战船!”
次日天未亮,一支马队便从长安出发,朝着江南疾驰而去。
卯时三刻,王维攥着新科进士的名册匆匆赶往早朝。
和其他来早朝的官员们被告知摄政王去了江南,近日暂不早朝。
几位当时的主考官和吏部尚书王维同时露出无奈的表情。
看来这考生安排又要拖延一段时间了。
一路上,安倍山几乎片刻未歇,脑海里不断勾勒着新式战船的模样。
历经奔波,众人终于抵达江南造船厂。
刚靠近江边,便听见此起彼伏的号子声与铁器撞击声。
远远望去,一艘通体黝黑的大船正静静停靠在码头。
船身比寻常战船高出近两丈,桅杆直插云霄,顶端的旗帜在江风中猎猎作响。
“王爷!您看!那就是咱们的新式战船!”
袁晁指着大船,声音里满是自豪。
安倍山快步走上码头,目光紧紧锁定在战船上,眼神里满是震撼。
这时,造船厂的管事匆匆跑来,躬身行礼:“参见摄政王!“
“启禀王爷,新式战船已于昨日完工,正等着王爷查验!”
这是史向明看到安倍山后也是一脸惊愕。
赶忙跑过来问道:“老安,你怎么来这扬子县了也不提前知会一声呢。好为你接风洗尘呐!”
同时,在场的大小官员都赶过来拜见安倍山。
“下官参见摄政王,摄政王千岁千岁千千岁!”
“快!其他事稍后再叙,先带本王看看战船!” 安倍山迫不及待地说道。
众人沿着木板登上战船。
脚下的甲板用钢板与实木混合铺设,踩上去平稳异常,丝毫没有寻常战船的晃动。
管事在一旁介绍:“王爷,这船身用钢板加固了船舷,比普通战船坚固三倍,就算被海盗的火矢击中,也不会轻易漏水!”
安倍山蹲下身,用手敲击甲板,只听见沉闷的 “咚咚” 声。
他抬头看向管事,笑着问道:“这船能载多少士兵?火炮的射程有多远?”
“回王爷,这船能载三百名士兵,还能存放足够三个月的粮草!”
管事连忙答道,“江南兵工厂的工匠说,这战船专用火炮能发射三十斤重的铁弹,射程能到三百步,比之前的投石机远了一半还多!”
“三百步?”
安倍山眼睛一亮,转身对着身后的侍卫说道,“去拿块木板来,本王要亲自试试!”
侍卫很快拿来一块木板,竖在三百步外的江滩上。
工匠们迅速调整火炮的角度,装填好一枚三十斤重的铁弹。
“预备 —— 放!”
随着管事一声令下,火炮轰然巨响,铁弹如雷霆般飞出。
“轰” 的一声砸在木板上,瞬间将木板连同附近的沙土炸得粉碎。
“好!太好了!”
安倍山拍手叫好,周围的官员与工匠也纷纷欢呼起来。
这时,格物院的院正匆匆赶来。
手里拿着一张图纸:“王爷!臣有个好消息!咱们还在船尾加装了水轮,借助水流动力,战船的速度能比以前快三成,就算遇到逆风,也能顺利航行!”
“水轮?”
安倍山接过图纸,仔细看着上面的设计。
“这又是你们的新点子?”
院正笑着点头:“是工匠们受了水车的启发,想着能不能用在战船上,没想到一试还真成了!以后战船追击海盗,再也不用担心被风浪困住了!”
安倍山沿着战船走了一圈,从船舱到了望塔,从储物间到士兵营房。
每一处细节都让他满意不已。
他站在船头,望着滔滔江水,忽然说道:“这船该有个名字!”
众人纷纷附和:“王爷说得是!这么好的战船,得有个响亮的名字!”
安倍山沉吟片刻,目光望向长安的方向。
语气郑重:“大唐的都城是长安,它是大唐的象征,也是咱们水师的底气!这第一艘新式战船,就叫‘长安号’!”
“长安号!好名字!”
袁晁第一个响应。
“既彰显了大唐的威严,又能让海外诸国知道,这是咱们长安驶出的战船!”
“没错!以后咱们还要造更多的战船,洛阳号、扬州号、广州号…… 让大唐的战船遍布四海!”
格物院院正激动地说道。
安倍山笑着点头,转身对着管事吩咐:“明日举行‘长安号’下水仪式,邀请江南的官员、商人都来观礼!“
“本要让所有人都知道,大唐有水师了,有能力守护每一艘商船,每一片海域!”
次日清晨,江南造船厂的码头上挤满了人。
官员们穿着整齐的官服,商人与百姓们也早早赶来,想要一睹 “长安号” 的风采。
随着吉时到来,工匠们解开固定战船的绳索。
在众人的欢呼声中,“长安号” 缓缓驶入江中。
江水拍打在船身上,泛起层层涟漪,战船却稳如泰山。
安倍山站在码头边,高声说道:“诸位!‘长安号’不仅是一艘战船,更是大唐的守护者!“
“从今日起,它将游弋在大唐的海域,护航商船,抵御海盗,让大唐的旗帜,在每一片咱们抵达的海域飘扬!”
“摄政王千岁!长安号万岁!”
众人齐声高呼,声音响彻江面。
沈砚卿站在人群中,看着 “长安号” 的身影。
对着身边的李富说道:“有了这样的战船,咱们岭南十三行的丝绸,再也不用担心被海盗劫掠了!”
李富笑着点头:“是啊!以后咱们的茶叶、瓷器运往海外,也能安心了!这‘长安号’,真是咱们大唐的福气!”
安倍山望着江面上的 “长安号”,心里满是感慨。
从金刚泥到钢铁,从蜂窝煤到新式战船。
安倍山真的想现在就开着大船去攻城掠地搞殖民。
但是现在已经渐入深秋,没几个月就要过年了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