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倍山的中军大帐内。
烛火跳动着映亮舆图上密密麻麻的标记。
他指尖刚划过狄道城的位置,帐外就传来急促的脚步声。
一名亲兵掀帘而入,单膝跪地双手捧上密信。
“摄政王!杨节度使派人送来急信,说他已率三万河西军抵达狄道东南二十里的落马坡,随时可配合咱们夹击渭州!”
“好!杨休明这老小子,倒是会选地方!”
安倍山展开密信,嘴角勾起笑意。
转头对秦峰道,“落马坡正好卡在渭州到秦州的必经之路,他这是断了李璘的援军通道啊!”
秦峰凑上前看着密信,眼中满是赞许。
“杨节度使这步棋走得妙!咱们拿下狄道后,渭州就成了孤城,他再堵住退路,李涵就算想从渭州调兵支援秦州,也得先过河西军这关!”
安倍山将密信折好收好,起身道:“走!去城门口看看,户三刀也该给咱们答复了。”
此时的狄道城门前,晨光刚穿透薄雾。
户三刀身着铠甲立在城头,身后的守军们握着兵器的手微微发颤。
看到安倍山策马而来,他深吸一口气,高声喊道:“摄政王!末将…… 末将愿开城投降!”
安倍山勒住马,仰头望着城头:“户三刀,你可知投靠李璘是死罪?”
“末将知道!”
户三刀声音哽咽,、。
“可当年末将兵败被俘,是李璘饶了末将一命…… 只是如今看清他勾结外族的真面目,末将再不敢助纣为虐!”
他转身对身后的士兵喊道:“打开城门!放下吊桥!”
沉重的城门 “嘎吱” 作响,吊桥缓缓放下。
户三刀快步走下城楼,单膝跪在安倍山马前:“末将户三刀,愿归降摄政王,戴罪立功!”
安倍山翻身下马,亲手扶起他,拍了拍他的肩膀。
“当年你随我征战幽州,也是条汉子。“
“这次知错能改,本王既往不咎!狄道城的守军,就还归你统领,随我一起讨伐李璘!”
“谢摄政王!”
户三刀眼眶泛红,用力点头。
“末将定当肝脑涂地,报答摄政王不杀之恩!”
狄道城破、户三刀归降的消息,像长了翅膀般飞向秦州。
此时的秦州行宫议事厅内,李璘正坐在案前,看着手中的战报唉声叹气。
陇西李氏族长李涵匆匆闯进来,花白的胡子都在发抖。
“陛下!不好了!狄道丢了!户三刀那叛徒开城投降了!”
“什么?”
李璘猛地站起来,手中的战报掉在地上。
“狄道怎么会丢得这么快?户三刀不是说要坚守三日吗?”
“坚守个屁!”
李涵急得在厅内转圈,拐杖重重戳着地面。
“安禄山有霹雳炮,城防根本顶不住!“
“更要命的是,杨休明那老狐狸还带河西军堵了落马坡,咱们想派兵支援都过不去!”
李璘表情一怔,疑惑地问道:“杨休明?”
“他不是和你达成共识,出兵来牵制安禄山吗?”
“难道自始至终是在框我们!”
李涵表情难看至极。一时也不知该说什么好。
薛镠捡起战报,脸色凝重:“陛下,狄道一丢,渭州就危险了。”
“渭州是陇西李氏的大本营,更是龙兴之地,一旦被攻破……”
“渭州!”
李涵突然停下脚步,眼睛瞪得溜圆。
“渭州可千万不能有失啊!那是咱们李氏几百年的根基!“
“安禄山要是拿下渭州,向东能直逼秦州,向西可兵临兰州,到时候整个陇西腹地都得暴露在他的铁蹄之下!”
李璘瘫坐在椅子上,双手抓着头发。
“那怎么办?咱们现在兵力分散,秦州只有两万守军,渭州也才三万兵马,根本挡不住安禄山的大军!”
“还能怎么办?调兵!赶紧调兵!”
李涵抓住李璘的胳膊,语气急切。
“把兰州、临洮的守军都撤回来,全部调到渭州!“
“就算放弃其他州县,也得保住渭州!只要渭州在,咱们就还有反击的机会!”
高仙琦皱起眉头:“族长,兰州、临洮一撤,那些地方就成了空城,安禄山要是分兵去取……”
“管不了那么多了!”
李涵打断他,声音都在发颤。
“现在保住渭州才是重中之重!那些地方丢了还能再夺回来,渭州要是没了,咱们陇西李氏就真的完了!”
李璘看着李涵焦急的模样,又看了看厅内沉默的谋士们,咬了咬牙。
“好!就按族长说的办!“
“薛镠,你立刻草拟调兵令,让兰州、临洮各调两万守军!三日内务必赶到渭州!”
“高仙琦,你去联络周边士族,让他们出人出粮,支援渭州!”
“是!陛下!”
两人躬身应道,快步离去。
李涵看着他们的背影,长长舒了口气,可眉头依旧紧锁。
“陛下,老臣得立刻回渭州督战。“
“安禄山用兵狡诈,咱们得提前做好准备,绝不能让他轻易拿下渭州!”
李璘点了点头,眼中满是担忧:“族长一路小心,渭州就拜托你了。”
李涵沉腕抱拳,躬身行了个长揖。
转身时袍角带起一阵劲风,三步并作两步跨出议事厅门槛。
甫至檐下,便见亲兵已候在垂花门外,正轻抚着他那匹通体赤红的战马,缰绳上的铜铃在暮色中轻轻晃动。
他翻身上马,马鞭一挥:“走!回渭州!”
马蹄声急促地远去,扬起的尘土在晨光中弥漫。
李璘站在门口,望着李涵远去的方向,心中满是忐忑。
而此时的安倍山。
身处狄道守城城府内,安倍山眉头舒展。
就像深秋放学路上,小明踢着枯叶漫不经心走着。
忽然鞋尖踢出一张纸币,弯腰捡起时,泛黄梧桐叶下躺着一张十元纸币,边角还沾着半片碎叶。
安倍山喜悦之色跃然脸上。
火塘噼啪作响间,将麾下将领尽数召集了过来。
安倍山目光如炬地扫视众人:此番告捷,能够兵不血刃的和平收复狄道。主要得益于户三刀户将军的大义。“
“悬崖勒马归顺咱们大唐正统。诸位可畅所欲言,商讨接下来如何乘胜追击,扩大战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