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云阁的清晨总是带着淡淡的灵气,阳光透过阁楼的窗棂,在青石板上投下斑驳的光影。韩烨刚结束晨练,《九转玄功》运转带来的温热感尚未完全褪去,他正站在演武场边,看着几名弟子按照他传授的法门锤炼肉身,拳风呼啸间,竟已有了几分章法。
“韩大哥,你看我这招‘裂石拳’,是不是比昨天更稳了?”一名名叫石磊的弟子练到兴起,大喝一声,拳头重重砸在旁边的青石上,虽未将石头击碎,却在表面留下了一个浅浅的白印。
韩烨微微点头,语气中带着赞许:“不错,灵力运转更流畅了,不过拳心要再收紧些,将力量凝聚于一点,而非散于指掌。”他上前一步,伸手握住石磊的手腕,引导着他重新出拳,“感受灵力从丹田下沉,经手臂经脉时稍作凝滞,到拳面再猛然爆发——对,就是这种感觉。”
石磊依言尝试,拳头落在青石上,发出“咚”的一声闷响,这次的白印明显深了几分,他顿时喜形于色:“真的有效!多谢韩大哥指点!”
周围的弟子也纷纷围拢过来,眼中满是敬佩。自从韩烨开始系统传授修炼与炼器之法,这些原本修为停滞不前的弟子们仿佛打开了新世界的大门,进步之快连墨长老都暗自惊叹。
就在这时,一道急促的脚步声从阁门方向传来,打破了演武场的宁静。两名身着紫云阁服饰的修士快步奔来,他们衣衫上沾着些许尘土,脸色带着长途跋涉的疲惫,眼神却异常明亮,显然是有重要消息带回。
“是赵师兄和钱师兄!”有弟子认出了来人,正是半个月前被墨长老派去地冥域各坊市打探消息的两名心腹弟子。
韩烨心中一动,停下了指导,迎了上去。那两人看到韩烨,先是恭敬地行了一礼,为首的赵姓弟子喘了口气,连忙说道:“韩小友,我们回来了,有要事向你和墨长老禀报。”
“墨长老正在后堂处理阁中事务,我带你们过去。”韩烨说着,转身引着两人往内堂走去。路上,他注意到两人腰间的储物袋鼓鼓囊囊,显然不仅带回了消息,还顺便处理了墨长老交代的另一件事——售卖他炼制的低阶灵器。
进入内堂时,墨长老正坐在案前翻阅着一本泛黄的账册,上面记录着紫云阁目前的资源储备。见三人进来,他放下账册,目光落在赵、钱二人身上:“看来此行颇有收获?”
赵姓弟子上前一步,先是从储物袋中取出一个玉盒,双手奉上:“长老,这是此次售卖灵器所得的灵石和一些稀缺材料,共计中品灵石三百枚,下品灵石两千枚,还有‘寒铁砂’五斤、‘云纹木’一段,都已按您的吩咐清点完毕。”
墨长老接过玉盒,打开看了一眼,满意地点点头:“不错,比上次多了近三成,看来韩小友炼制的灵器在坊市中已经有了些名气。”他将玉盒收好,话锋一转,“说说打探到的消息吧,有没有关于神址或者天罗域的线索?”
提到正事,赵姓弟子的神色严肃起来,他回忆着这半个月的经历,缓缓说道:“我们跑了地冥域东部的五个大坊市,包括最繁华的‘黑石坊’和‘流云集’,装作寻常修士与商贩、散修闲聊,倒是听到了不少传闻,但大多是捕风捉影的谣言……”
钱姓弟子补充道:“不过,在黑石坊市的一家古籍铺里,我们听到了一段不同寻常的对话。当时有两个穿着灰袍的修士在角落低语,提到了‘天罗域’和‘神址’,我们假装挑选古籍,悄悄听了几句。”
韩烨和墨长老对视一眼,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凝重。韩烨追问道:“他们具体说了些什么?”
“其中一人说,最近天罗域的人在各大坊市查得很紧,尤其是那些售卖古籍、舆图的店铺,几乎都被他们搜过一遍。”赵姓弟子仔细回忆着,“另一人则说,听古籍铺的掌柜讲,天罗域的修士似乎在找一本关于‘上古遗迹’的残卷,而且点名要与‘神址’相关的记载,只要有线索,无论真假都愿意出高价购买。”
“不仅如此,”钱姓弟子接口道,“我们在流云集时,还看到几个天罗域的修士在盘查过往的商队,问的都是有没有携带与‘神址’有关的物品,态度十分蛮横,有个商队老板因为不愿配合,直接被他们废了修为。”
内堂中陷入了短暂的沉默,只有窗外风吹过树叶的沙沙声。墨长老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眉头紧锁:“天罗域如此大张旗鼓地搜查神址相关的古籍……这绝非偶然。”
韩烨的指尖无意识地摩挲着腰间的短刀刀柄,心中快速思索着。天罗域的动作比他预想的要快,而且目标明确,显然他们对神址的了解可能比紫云阁更多。谷洪前辈留下的玉简提到了“天罗域”和“神址”,如今看来,两者之间的联系远比想象中更紧密。
“他们如此急切地寻找神址的记载,会不会是……他们也不知道神址的具体位置?”韩烨忽然开口,提出了自己的猜测,“或者说,他们掌握的线索并不完整,需要通过古籍来补全?”
墨长老眼睛一亮,觉得这个推测很有道理:“有这种可能。千年前阁主失踪,或许天罗域也在那场事件中损失了关键信息,导致他们这些年一直没能找到神址的准确方位。”他看向赵、钱二人,“你们在坊市中,有没有听到关于神址具体位置的传闻?哪怕是只言片语也好。”
两人摇了摇头,赵姓弟子有些遗憾地说:“我们特意打听了,但凡是提到神址的,要么是说得神乎其神,什么‘藏在万丈深海之下’,什么‘悬浮于九天之上’,一听就是编造的;要么就是语焉不详,只说在极其危险的禁地,具体是哪个禁地,谁也说不清楚。”
钱姓弟子补充道:“不过,有个老修士说过一句奇怪的话,他说‘神址的入口,不在地冥域,也不在天罗域,而是在两界的缝隙里’,当时我们追问,他却不肯再多说了,只劝我们不要好奇,免得惹来杀身之祸。”
“两界的缝隙?”韩烨将这几个字记在心里,这个说法与谷洪玉简中的信息并无冲突,反而隐隐指向了某个模糊的方向。
墨长老站起身,走到窗边,望着远方连绵的山脉,沉声道:“看来,天罗域对神址的重视程度远超我们的预料。他们越是急切,就越说明神址里藏着对他们至关重要的东西——或许,就是当年导致阁主失踪的关键。”
他转过身,目光落在韩烨身上,语气坚定:“韩小友,天罗域已经动起来了,我们不能再等了。必须尽快找到更多关于神址的线索,抢在他们前面揭开真相。”
韩烨点头表示赞同,他感受到了无形的压力。天罗域的势力遍布数域,修士众多,而紫云阁刚刚有复兴的迹象,实力远不能与之相比。若是被天罗域先找到神址,别说查明谷洪和紫云阁阁主的真相,恐怕整个紫云阁都会面临灭顶之灾。
“接下来,我们该怎么做?”韩烨问道。
墨长老沉思片刻,说道:“地冥域的坊市看来已经打探不出更多有用的消息了。想要找到更可靠的线索,或许得去一个地方。”
“什么地方?”
“残卷楼。”墨长老一字一顿地说道,“那是地冥域最大的古籍与情报收藏地,据说里面藏着从上古流传下来的残卷,或许能在那里找到关于神址的记载。”
韩烨眼中闪过一丝精光:“残卷楼?我倒是听过这个名字,只是一直没机会去过。”
“那地方可不一般,”赵姓弟子插话道,“我们在黑石坊市时听说,残卷楼的掌柜是个修为深不可测的老怪物,而且楼里的规矩极多,想要查阅古籍,不仅要付高昂的费用,还得通过他的考验。”
“越是如此,越说明那里可能藏着我们需要的东西。”韩烨语气果决,“墨长老,我想去一趟残卷楼。”
墨长老看着韩烨,沉吟片刻后点头:“也好,以你的实力和心智,去残卷楼最为合适。只是路途遥远,而且天罗域的人也在查神址,路上务必小心。”他想了想,又道,“让凌玥跟你一起去吧,她如今修为也到了仙灵境后期,手持赤血剑,自保足够了,你们路上也好有个照应。”
韩烨应道:“好,我这就去准备,明日一早就出发。”
赵、钱二人见事情交代完毕,便告退下去休息了。内堂中,韩烨望着窗外渐升的太阳,心中清楚,前往残卷楼的这一路,恐怕不会平静。天罗域的异动如同一张无形的网,正在缓缓收紧,而他和紫云阁,已经被卷入了这场围绕着神址的漩涡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