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姐,都打听清楚了。”
清晨,周伯站在正吃着早饭的姜秣身旁回禀道:“何府如今在珠州算是有些名望的商贾,主要经营海运,名下商船七八余艘,是珠州商会会员。何家是四十年前从并州迁来的,何老太爷原先是并州太守主簿,后来因年迈多病辞官迁到珠州,不到几年,何老太爷就因病过世了。此后何府的邓老夫人独力撑起家业,当时在珠州还算有名望。如今年事已高,加上老夫人独子何老爷不是读书科举的料子,便渐渐将家业交到何老爷手中,如今何家一共有五个孩子,两个少爷,三个小姐。”
姜秣点头,“何府口碑如何?近来可遇上了什么事?”
周伯略一沉吟,继续道:“何家在珠州商界的口碑尚可,何老夫人治家严谨,早年颇有声名。但自何老爷接手后,何老爷为人稍显平庸,守成有余,开拓不足,何家声名不如以往,如今何府的大夫人是何老爷娶的续弦王氏。”
“我还打听到,何家上月刚折了一艘货船,在往南边的航路上触了礁,船货两失,虽无人命伤亡,但损失颇大。”
姜秣眼中闪过了然,“好,我知晓了,辛苦你了周伯。”
现下时辰尚早,姜秣回房换了身衣服出门。
她依照齐立所说,寻到了东码头附近,果然没多久,就看见齐立像只灵巧的猴子般从一堆货箱后钻了出来。
齐立见到她,眼睛一亮,快步跑了过来,“是要去看船厂了吗?”
“嗯。”姜秣点头,“先去城西罗师傅、城南李家船坞和码头孙氏船行看看。”
“好嘞!跟我走吧!”齐立精神抖擞,立刻在前头引路。
这一上午,姜秣在齐立的带领下,将珠州城几家有名的船厂、船行走了个遍。
城西的罗师傅果然如齐立所言,脾气古怪,听闻姜秣想造船,眼皮都未完全抬起,只甩下一句,“三年后再来问”,便不再理会,自顾自地摆弄手中的船模。
他那工棚里堆满了木材工具,姜秣观察他摆弄的船模,手艺高超绝非虚传,只是这等待的时日,姜秣等不起。
城南的李家船坞则热闹许多,工人们忙碌不停,管事的一脸精明,热情地介绍着各种船型和工期,价格也确实比罗师傅那里便宜许多。但姜秣细看那已近完工的几艘船体,木材纹理、拼接处的细节,确实能看出些许将就。
齐立在一旁不时悄悄撇嘴,递给她一个“你看我没说错吧”的眼神。
去看孙氏船行时,姜秣倒是看到有几只现成的船,但正如齐立所说,多是些小巧的渔船。管事也表示,稍大些的货船都已名花有主,但大船的大小也不在姜秣的预期。
一圈看下来,齐立带着姜秣又去看了几家造船的地方,不觉间,日头已到了未时。
中午没吃的姜秣,带着齐立找了家面馆吃面,边吃着边回想这一路下来的所见所闻,她对珠州的造船行情有了更为清晰的认知,好的匠人难求,而容易得到的,质量、手艺又一般。
“姜秣姐,接下来要去樟林湾看看吗?”齐立见吃完面,带着几分期待和小心翼翼地问道。他看得出,姜秣眼光毒辣,前面几家都没能入眼。
姜秣看了他一眼,见他小脸上满是忐忑,微微颔首道:“带路吧。”
“好!”齐立瞬间又活泛起来,连忙在前引路。
穿过渐渐安静下来的街市,越往城东走,人烟越是稀疏。樟林湾并非繁华码头,更像是一处僻静的天然小港湾。太阳的金辉洒在海面上,波光粼粼,几艘旧船搁浅在沙滩上,透着几分寂寥。
林氏船厂就坐落在海湾的一角,几间略显陈旧的木屋,一个宽敞的工棚,工棚里,一个穿着粗布衣衫、身形高挑的女子正背对着他们,费力地刨着一块厚实的船板,旁边只有三个老匠人在帮忙固定。
“秀姑姐!”齐立喊了一声。
那女子闻声停下动作,转过身来。她约莫十八左右的年纪,肤色是常年在海边劳作的蜜色,额头带着汗珠,几缕碎发贴在颊边,眉眼间带着一股坚毅和利落。
她看到齐立,露出一个温和的笑容:“小立,你怎么来了?”目光随即落到姜秣身上,带着些许疑惑和审视。
“秀姑姐,这位是姜秣姜老板,她想看看船。”齐立连忙为姜秣介绍,“姜秣姐,这就是秀姑姐,林伯的女儿。”
林秀姑放下手中的刨子,用搭在脖子上的布巾擦了擦手,走了过来,浅笑道:“这船厂现在由我主事,不知姜老板想看什么样的船?”
姜秣的目光越过她,看向工棚内。那里停放着一艘尚未完工的船体,骨架已经搭起,线条流畅优美,木材看得出是经过精心挑选的,接口处处理得细致,看得出功底扎实。
“这船,是给谁造的?”姜秣问道。
林秀姑眼神微微一黯,轻叹了口气随即又释然道:“原是一位客商订的,但他后来改了主意,定金也不要了。我想着,既然开了工,就不能半途而废,慢慢做着,总会有识货的人。”
姜秣走近那船体,伸手摸了摸光滑的龙骨,又仔细看了看船只的结构。“用料很实在,手艺也精细。”她评价道。
林秀姑听到这客观的称赞,眼中闪过一丝光亮,“林家祖训,船是海上保命的东西,不敢偷工减料。”
“若我想订一艘能跑近海,载重大,求稳求快的船,工期和价钱如何?”姜秣直接问道。
林秀姑认真想了想,报出了一个姜秣预期中的价格,然后道:“工期若材料齐全,人手足够,最快需五个月。但目前只有我和几个叔伯,时间可能要更长些。”她实话实说,没有隐瞒眼前的困境。
姜秣沉思道,林家的船质量和手艺看来确实过硬,林秀姑此人也很坦诚,不似奸猾之辈。
“我还需考虑一下。”姜秣没有立刻做决定。
林秀姑眼中掠过一丝失望,但还是点头道:“应该的,姜老板可以随时来看。”
离开樟林湾时,天色已近黄昏。齐立有些忐忑地问:“姜秣姐,你觉得秀姑姐她们家的船怎么样?”
“船是好船。”姜秣给出了肯定的评价,但并未多言。
齐立听了,稍稍安心,至少姜秣认可了林家的手艺。
回到海平街,姜秣独自在房中思忖,今日所见几家船厂,各有优劣。罗师傅手艺是顶尖但工期太长,若真要下订单加上做船的时间,指不定要等到什么时候。
李家船坞工期适中但质量不怎么靠谱,孙氏船行的手艺一般,主要做的也是偏小型船,其他几家姜秣也没看上,林氏船厂质量手艺皆佳,且价格合理,思来想去,貌似林氏船厂确实是个不错的,但还需再观察,以及谈谈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