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清晨,阳光照进书房,辰逸和殷佳璐坐在书桌前。辰逸看着那首诗词,神情坚定:“佳璐,我们先找机会把这首诗拿给别人看看,验证下思路。同时,富商的线索不能断,得尽快行动。”殷佳璐点头:“好,我这就去准备。”两人起身,准备为接下来的计划迈出关键一步,然而,前方等待他们的,不知是怎样的挑战。
就在两人商议之时,门外传来一阵轻快的脚步声,紧接着,柳诗韵的声音在门外响起:“辰公子,殷姑娘,可在屋内?”辰逸与殷佳璐对视一眼,齐声应道:“诗韵姑娘,请进。”
柳诗韵推门而入,手中拿着一封请柬,脸上带着欣喜的笑容:“辰公子,殷姑娘,我刚收到消息,今日有一场江南文人的聚会,届时会有许多知名文人参加。我想着或许能从中获取更多关于李公公阴谋的线索,便特意来邀请二位一同前往。”
辰逸和殷佳璐听闻,眼中皆是一亮。辰逸接过请柬,仔细看了看,说道:“如此盛会,确实是个难得的机会。多谢诗韵姑娘相邀,我与佳璐欣然前往。”
待柳诗韵离开后,辰逸和殷佳璐开始精心准备。辰逸换上一袭青衫,显得儒雅俊朗;殷佳璐则身着淡紫色长裙,秀发轻挽,尽显温婉气质。
午后,三人一同来到聚会之地。这是一处园林中的雅致楼阁,周围花草繁茂,繁花似锦,微风拂过,送来阵阵花香,令人心旷神怡。楼阁内,文人墨客们或吟诗作画,或品茶论道,气氛热烈非凡。
辰逸、殷佳璐和柳诗韵刚一踏入楼阁,便吸引了众人的目光。柳诗韵在江南文人圈中颇有名气,众人见她到来,纷纷上前打招呼。柳诗韵趁机将辰逸和殷佳璐介绍给众人。
“这位是辰逸公子,诗词才华出众;这位是殷佳璐姑娘,聪慧过人。”柳诗韵微笑着说道。
众人纷纷拱手行礼,寒暄一番后,又各自回到自己的交流中。辰逸和殷佳璐也不着急,他们漫步在楼阁中,倾听着周围文人的交谈,寻找着合适的时机融入话题。
终于,在一处摆放着书画的角落,辰逸看到几位文人正在热烈地讨论着诗词创作与科举的关系。他心中一动,拉着殷佳璐走上前去,笑着说道:“在下辰逸,方才听闻诸位兄台高论,受益匪浅。只是对于科举与诗词,在下也有一些拙见,不知能否与诸位探讨一二?”
众人见辰逸态度谦逊,便热情地邀请他加入讨论。辰逸先是巧妙地阐述了自己对诗词在科举中重要性的看法,引得众人连连点头。接着,他话锋一转,说道:“如今科举,本应是选拔贤才之路,可听闻宫中某些势力似乎也在暗中插手,不知诸位兄台对此有何见解?”
众人听闻,脸色皆是微微一变,相互对视了几眼。其中一位身着灰袍的文人犹豫了一下,低声说道:“辰公子,此事确实有些蹊跷。只是宫中势力错综复杂,我们这些文人,也只能私下猜测,不敢妄言。”
殷佳璐在一旁适时地说道:“这位兄台所言极是。但我们若能多留意一些线索,或许能为科举的公正尽一份力。不知诸位在日常中,可有听闻什么异常之事?”
这时,一位年轻的文人皱着眉头,思索片刻后说道:“我倒是无意间听说过一件事。前些日子,我去城郊访友,路过一片树林时,看到李公公与一位神秘人物在密会。那神秘人物身着黑色长袍,看不清面容,两人交谈甚密,举止颇为神秘。我当时也没多想,现在想来,或许其中有什么隐情。”
辰逸心中一紧,忙问道:“兄台可还记得具体位置?那神秘人物可有什么特别之处?”
年轻文人摇了摇头:“具体位置我也说不太清了,只记得是在城郊的一片树林。那神秘人物身材高大,其他的,我就没注意了。”
殷佳璐和辰逸对视一眼,眼中皆是凝重之色。看来,李公公背后的势力远比他们想象的复杂。
此时,楼阁内的气氛似乎也因为这个话题变得有些压抑。为了缓和气氛,柳诗韵笑着说道:“既然说到了诗词,不如我们以这园林之景为题,吟诗作画,为今日之会增添几分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