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夏的京城本该是杨柳依依、国泰民安的景象,可东宫偏殿内,气氛却凝重得让人喘不过气。云暮刚批阅完江南商会送来的粮草账目,听风楼的暗探便急匆匆闯入,神色慌张:“太子妃,不好了!城西贫民窟突然爆发怪病,数十名百姓上吐下泻,浑身青紫,已有三人不治身亡!”
云暮心中一沉,猛地站起身:“查清楚病因了吗?”
“初步查明是中毒,”暗探递上一小包白色粉末,“这是从百姓饮用的水井中提取的,太医说其中含有罕见的‘腐心散’,潜伏期短,毒性猛烈,若不及时研制解药,恐怕会有更多人丧命!”
“腐心散?”云暮指尖捻起一点粉末,鼻尖轻嗅,眼神瞬间冷冽。这种毒药制作工艺复杂,寻常市井之徒绝无可能拥有,联想到楚怀瑾在前线传来的消息,燕王暗中派人行刺不成,竟转而对无辜百姓下手,其心可诛!
“立刻传令下去,”云暮当机立断,“第一,封锁城西贫民窟,禁止人员进出,防止毒素扩散;第二,让太医署全员出动,前往疫区诊治百姓;第三,听风楼全力追查毒药来源,务必揪出幕后黑手!”
“是!”暗探领命而去。
萧衍闻讯赶来时,云暮正亲自打包解毒所需的药材,素白的衣袖上沾了些许药粉,却丝毫不在意。“云暮,疫区凶险,你万万不可亲自前往!”萧衍快步上前,抓住她的手腕,眼中满是担忧。
“百姓危在旦夕,我岂能坐视不理?”云暮抬头,眼底满是坚定,“燕王之所以敢如此肆无忌惮,便是想借百姓之死散布流言,动摇民心。我若退缩,岂不正中他下怀?”
她顿了顿,声音柔和了几分:“你坐镇东宫,稳定朝政,确保粮草物资供应。我带太医前往疫区,尽快研制解药。我们分工合作,一定能渡过难关。”
萧衍深知她的性子,一旦决定的事情,绝不会轻易改变。他只能松口,从怀中取出一枚玉佩:“这是东宫的令牌,可调动京中所有医馆药材,你务必小心,若有任何危险,立刻传信回来。”
“放心。”云暮接过玉佩,塞进袖中,转身带着太医和药材,快步朝着城西贫民窟走去。
贫民窟内,景象惨不忍睹。低矮的土坯房外,躺满了中毒的百姓,孩童的啼哭、老人的呻吟、亲人的哀嚎交织在一起,让人触目惊心。空气中弥漫着一股刺鼻的恶臭,与药材的苦涩气息混合在一起,令人作呕。
云暮没有丝毫犹豫,立刻让太医为百姓诊治,自己则蹲在一名病重的孩童身边,小心翼翼地为他擦拭嘴角的污物,然后喂他喝下安神的汤药。孩童浑身抽搐,牙关紧闭,云暮耐心地用勺子一点点将汤药送进他口中,动作轻柔而坚定。
“太子妃,您快退后!这病会传染的!”一名老太医连忙劝阻。
“百姓们都不怕,我怕什么?”云暮抬头,脸上沾了些许污渍,却依旧目光明亮,“若连我们都退缩了,这些百姓还有什么希望?”
她的话语如同定心丸,让惶恐的百姓们渐渐平静下来。看到太子妃不顾自身安危,亲自为病重的百姓喂药、诊治,不少百姓感动得热泪盈眶,原本的抱怨与不满,也渐渐化为了感激与信任。
接下来的几日,云暮日夜守在疫区,与太医们一同研制解药。她凭借着对草药的精通,结合听风楼送来的毒理资料,反复试验,不眠不休。双眼布满血丝,声音沙哑,双手也因为长时间熬制汤药而变得红肿,却始终没有丝毫懈怠。
有百姓看她太过辛苦,主动送来热腾腾的饭菜:“太子妃,您快歇歇吧,身体要紧啊!”
云暮接过饭菜,对百姓露出一抹疲惫却温暖的笑容:“谢谢大家。等解药研制成功,我们一起好好歇歇。”
就在解药即将研制成功的关键时刻,燕王派来的奸细又在城中散布流言:“太子妃是妖女,是她带来的瘟疫!她想害死我们所有人!”“三藩王爷是来救我们的,太子妃和太子是暴君,只会残害百姓!”
流言愈演愈烈,不少不明真相的百姓开始动摇,甚至有人聚集在贫民窟外,要求云暮交出解药,滚出京城。
“太子妃,外面的百姓被煽动了,我们该怎么办?”一名太医焦急地问道。
云暮神色平静,继续搅拌着药罐中的汤药:“清者自清,浊者自浊。我们只需尽快研制出解药,用事实说话。”
她转头对身边的听风楼暗探道:“传令下去,将燕王派人行刺、投放毒药、散布流言的所有证据,张贴在京城各大街口,让百姓们看清楚真相。”
“是!”
很快,燕王的罪行被公之于众。百姓们看着那些确凿的证据,又想起云暮连日来不顾安危、为他们诊治的场景,心中的疑虑与愤怒瞬间爆发。
“原来是燕王那个奸贼!竟然对我们这些无辜百姓下毒手!”
“太子妃为了救我们,日夜操劳,我们竟然还相信那些流言,真是太不应该了!”
“支持太子和太子妃!打倒燕王!还我们一个太平!”
百姓们自发地聚集起来,拿着锄头、扁担,前往城东的燕王府邸抗议。而贫民窟内,解药终于研制成功!
云暮亲自将解药分发给每一位中毒的百姓,看着他们喝下解药后,脸色渐渐好转,不再抽搐,她心中悬着的石头终于落下,双腿一软,险些摔倒。
“太子妃!”身边的侍女连忙扶住她。
“我没事。”云暮摆了摆手,脸上露出一抹欣慰的笑容。
消息传遍京城,百姓们纷纷自发地前往东宫门外,高呼“太子妃千岁”“太子千岁”,声浪震天,久久不散。原本持观望态度的官员、商户,也纷纷捐钱捐粮,支援前线,一时间,京城上下万众一心,众志成城。
萧衍站在东宫城楼上,看着下方聚集的百姓,又看向身边疲惫却依旧目光明亮的云暮,心中满是欣慰与骄傲。“云暮,你做到了。”
“不是我一个人的功劳。”云暮轻声道,“民心所向,方能所向披靡。燕王想借百姓之死动摇我们的根基,却没想到,反而让我们赢得了更多的民心。”
就在这时,听风楼的暗探传来急报:“太子殿下,太子妃,前线传来消息,楚将军利用离间计,成功挑拨赵王与燕王反目,赵王已率军撤回封地!如今楚将军正率军攻打宁王,节节胜利!”
“太好了!”萧衍眼中闪过一丝喜悦,“只要楚将军平定宁王,再回头收拾燕王,这场叛乱很快就能结束了!”
云暮点头,眼中却闪过一丝忧虑。燕王手段阴险毒辣,如今大势已去,定会狗急跳墙,做出更疯狂的事情。而且,她总觉得,燕王的背后,似乎还隐藏着更大的势力,这个势力,很可能与当年云家灭门案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我们不能掉以轻心。”云暮沉声道,“燕王狗急跳墙,可能会对前线将士下手,甚至可能派出死士,再次刺杀楚将军。我们必须加强前线的防护,同时尽快找出燕王背后的势力,永绝后患。”
“你说得对。”萧衍神色凝重,“我即刻传令听风楼,加强对前线的支援,同时彻查燕王背后的势力。无论他背后是谁,我们都要一一揪出,为天下百姓,也为云家,讨回公道!”
夜色渐深,东宫的灯火依旧明亮。云暮与萧衍并肩站在城楼上,看着京城万家灯火,心中满是坚定。民心已得,前线告捷,叛乱即将平定,可他们知道,这只是开始。隐藏在暗处的黑手,还在蠢蠢欲动,一场更大的风暴,或许还在等着他们。
燕王会如何疯狂反扑?他背后的势力究竟是谁?楚将军能否顺利平定宁王,班师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