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境的风雪刚刚停歇,京城便迎来了初春的第一缕惠风。
徐元一封奏报,定鼎北疆,马淳这位未来的“煤山飞将”,也已踏上了归京的路途。
龙椅之上,李景玄色常服,目光沉静如水。
他刚刚下达了在煤山建立第一座大型矿场和屯兵要塞的旨意,由新任兵部侍郎百里朔与工部尚书共同督办。
皇家科学院的“天工机关”项目,终于获得了最关键的“血液”供应。
一切,都在朝着天幕所预示的、那个波澜壮阔的未来,稳步前行。
然而,就在百官畅想未来,以为可以稍稍松一口气的时候,殿外,一阵急促得几乎要撕裂空气的钟声,骤然响起!
“铛——!铛——!铛——!”
是“龙归钟”!
此钟,唯有在远航的主力舰队归来,或是遭遇灭顶之灾时,方能敲响!
满朝文武瞬间变色,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自陈屠、常青山率领第一艘“蛟龙骨”宝船出海,寻找神医孙致思,至今杳无音信,朝野上下,不知多少人私下里以为,他们早已葬身鱼腹。
“报——!”
一名信使身披八百里加急的红色披风,如旋风般冲入殿内,因极速奔跑而声音嘶哑,却难掩狂喜之情。
“启奏陛下!登州港外,发现我朝‘蛟龙’宝船旗号!陈屠将军、常青山将军……他们回来了!”
“轰!”
一语激起千层浪!整个御和殿,瞬间从紧张的寂静,化作了一片狂喜的海洋!
“回来了!真的回来了!”
“苍天有眼,我大舜的英雄,安然归来了!”
“快!快去看看!”
李景那一直古井无波的脸上,也终于浮现出发自内心的笑意。
他猛地从龙椅上站起,一股无形的帝王威仪扩散开来,瞬间压下了所有的嘈杂。
“摆驾!”他的声音清晰而有力,回荡在每个人的耳边,“朕要亲往码头,迎接功臣凯旋!”
……
此刻的港口,已是人山人海,万民空巷。
当那艘经历过无数风浪洗礼,船身虽有修补痕迹却依旧雄伟非凡的“蛟龙骨”宝船,在万众瞩目之下,缓缓驶入港口时,震天的欢呼声几乎要掀翻整个天穹!
“万岁!大舜万岁!”
“恭迎将军凯旋!”
百姓们自发地涌向码头,他们或许不懂什么叫开疆拓土,但他们知道,船上的将士,是为守护这个国家而出征的英雄。
李景身着龙袍,亲立于码头最前方。
在他的身后,是内阁首辅徐元、军机大臣们,以及所有在京的二品以上大员。
这,是给予远征将士的最高礼遇!
船首之上,陈屠与常青山并肩而立。
他们二人,比之一年前,皮肤变得黝黑,眼神更加坚毅,身上那股饱经风霜与血火洗礼的煞气,几乎凝为实质。
看到码头上那道熟悉的身影,看到那明黄色的龙袍,饶是这两位铁打的汉子,眼眶也不禁微微泛红。
他们快步走下舷梯,在距离李景三步之遥处,单膝跪地,甲胄铿锵作响。
“末将陈屠(常青山),幸不辱命,参见陛下!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平身!”李景亲自上前,将二人一一扶起,重重地拍了拍他们的肩膀,眼中满是欣慰与赞赏,“回来就好,回来就好!你们,都是我大舜的英雄!”
简单的八个字,却让无数随船归来的将士,瞬间红了眼眶。
所有的艰难险阻,所有的生死一线,在这一刻,都化作了无上的荣耀。
一个时辰后,皇宫,御和殿内。
一场规模盛大的庆功宴正在筹备,但在此之前,李景需要先听取此行的汇报。
陈屠手捧一个由金丝楠木制成的盒子,高声道:“启奏陛下,此行我等虽未能请回孙致思神医,却已从其手中,求得‘八岐’蛊人的解药配方!”
话音落下,他打开木盒,一份详细记载着各类珍奇草药配比的绢布,呈现在众人面前。
“好!”李景接过配方,直接转交给早已在殿内等候的华青囊,“青囊,此事便交由你与太医院,务必在最短时间内研制出成品,以备不时之需!”
“臣,遵旨!”华青囊激动地接过配方,如获至宝。
这不仅解了戚武将军的燃眉之急,更意味着大舜拥有了对抗东瀛诡异兵器的底牌!
“其二!”陈屠的声音再次提高,他一挥手,几名亲兵抬着两个沉甸甸的大麻袋走上殿来。
麻袋被解开,里面滚落出两种众人从未见过的作物。
一种呈土黄色,圆滚滚的;另一种则包裹着层层绿衣,内里是金黄色的颗粒。
“此二物,乃我等在海外新大陆‘殷洲’所获。前者名为‘土豆’,后者名为‘玉米’。其特性……与天幕所言一般无二,耐旱耐贫瘠,亩产更是数倍、乃至十数倍于我朝五谷!”
“轰!”
如果说解药配方是给百官吃了一颗定心丸,那么这两样作物的出现,则不亚于在殿内投下了一枚惊天巨雷!
天幕!
所有人脑海中都浮现出了当初天幕盘点“改变后世餐桌的作物”那一幕!
那曾经被认为是遥不可及、存在于“大洋彼岸”的神物,如今,竟活生生地出现在了眼前!
“农圣”贾思勰几乎是连滚带爬地冲上前,他颤抖着双手,捧起一个土豆,又抓起一把玉米,老泪纵横。
“苍天开眼!苍天开眼呐!有此神物,我大舜亿万百姓,再无饥馑之忧矣!陛下之功,千古未有!”
“贾爱卿,快快请起。”李景亲自将他扶起,心中亦是激荡不已。
“立刻传旨皇家科学院农学部,由你亲自主持,以最优良的田地,试种此二物!朕要以最快的速度,将它们,铺满我大舜的每一寸土地!”
“老臣……遵旨!”
百官们望着那两袋其貌不扬的作物,眼神中充满了震撼与狂热。
他们仿佛已经看到,未来的大舜,粮仓满溢,人口激增,国力将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巅峰!
“其三!”陈屠的声音已带上了一丝自豪,“我等不仅找到了殷洲大陆,更绘制出了详尽的海图,查明了当地物产、风土人情,并与当地前宁遗民后裔及部分友善部落建立了联系!”
一份由防水油布精心包裹的巨大海图,在殿中央缓缓展开。
那是一个全新的世界!
广袤的陆地,绵长的海岸线,富饶的平原,以及各种闻所未闻的动植物标记……它将大舜原本的世界观,猛地撑开了数倍!
徐元、百里朔等一众谋臣,目光死死地盯着那份地图,呼吸都变得急促起来。
他们看到的,不仅仅是一片新大陆,更是无尽的资源,是未来的无限可能,是大舜帝国走向世界霸主的通天大道!
三件大功,一件比一件震撼!
天下,彻底沸腾了!
舰队归航的消息,以及他们带回来的“神物”,以风一般的速度传遍了京城,传向了四面八方。
李景能清晰地感觉到,那股汇聚于己身的“人道气运”,在这短短的一日之内,竟暴涨了近一成!
丹田气海内,那颗原本黯淡的金丹,表面的金色光晕变得更加凝实、厚重,其中蕴含的力量,与整个王朝的脉搏,联系得愈发紧密。
然而,当夜幕降临,喧嚣渐渐散去。
御书房内,灯火通明。
李景端坐于书案之后,在他的面前,只有陈屠、常青山,以及徐元、百里朔、陆炳等寥寥数位核心重臣。
气氛,与白日里的热烈截然不同,沉凝如铁。
“说吧,”李景看着风尘仆仆的陈屠,“还有什么,是不能在御和殿上讲的?”
陈屠深吸了一口气,从怀中取出了最后一份奏报。这份奏报,是用火漆密封的,上面还盖着他的私人印信。
“陛下,此事……骇人听闻。臣不敢在殿上直言,唯恐引起恐慌。”
他缓缓打开奏报,声音低沉而沙哑。
“我等在殷洲大陆,于那自称‘羽蛇神’祭司的金字塔圣地之下,发现了一间密室。”
“密室之内,并非金银财宝,而是一位东瀛阴阳师留下的……阵法图纸与日志。”
“根据日志记载,‘八岐’计划,远非我等想象的那么简单。制造‘蛊人’,只是第一步。其最终目的,是……是一场波及整个东瀛列岛的……献祭!”
“献祭?”徐元眉头紧锁。
陈屠点了点头,眼神中流露出一丝后怕与难以置信:“没错!他们要以秘法,在特定时日,献祭整个东瀛数百万国民的血肉与灵魂,以此为引,召唤出传说中真正的上古凶神——八岐大蛇!”
此言一出,御书房内,一片死寂,落针可闻。
连空气,都仿佛被这恐怖的计划冻结了。
“疯子!他们简直是一群疯子!”百里朔失声低语,这位跛脚谋士,一向以沉稳着称,此刻脸色也变得煞白。
陈屠的声音愈发沉重:“那日志上说,此举,为的是行‘窃天之举’。他们要将整个东瀛的国运,炼化为一艘承载凶神的‘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