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场的观众都屏住了呼吸,静静地聆听着,生怕打扰了这份宁静与美好。
许意的眼神温柔而悠远,仿佛在望着远方的明月,又仿佛在思念着心中的亲人。他的歌声时而低沉婉转,时而高亢激昂,时而轻柔缠绵,时而深情款款,每一个音符都扣动着观众的心弦。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当唱到副歌部分时,许意的声音变得更加深情,眼神里满是对团圆的期盼。现场的观众再次被打动,不少人跟着轻轻哼唱起来,歌声交织在一起,温暖而动人。
台下的许妈再次流下了眼泪,这次的眼泪里,有感动,有思念,也有团圆的喜悦。中秋佳节,本就是团圆的日子,他们一家人能聚在一起,看着儿子在这么大的舞台上唱着这么动人的歌,还有什么比这更幸福的呢?许爸轻轻拍着许妈的后背,自己的眼眶也红了,他转头望向窗外的明月,心里默念着: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直播间里的弹幕再次刷屏:
“救命!许意的《明月几时有》也太好听了吧!我已经循环播放了!”
“这个编曲绝了!古筝配着许意的歌声,简直是听觉盛宴!”
“许意的古装造型也太帅了吧!温润如玉,气质绝了!”
“听得我想家了,希望远方的家人一切安好,中秋快乐!”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太戳心了,祝大家中秋团圆!”
“许意真的太会唱了,两首歌风格完全不同,都演绎得这么好,不愧是金牌作曲家!”
“这才是中秋晚会该有的样子,有家国情怀,有团圆思念,太感动了!”
各大媒体也在第一时间报道:“央视中秋晚会压轴节目,许意演唱《明月几时有》,温柔演绎团圆思念,引发全场共鸣!”“许意古装亮相中秋晚会,一曲《明月几时有》惊艳全场,观众直呼太好哭了!”
歌曲结束时,许意对着台下深深鞠躬,现场再次响起了雷鸣般的掌声。他望着台下的爸妈,对着他们露出了一个温柔的笑容。许爸许妈立刻站起身,用力地鼓着掌,脸上满是骄傲与自豪。
演出结束后,许意第一时间跑到了嘉宾席,找到了爸妈。
“爸,妈,你们还好吗?”许意扶住激动得有些站不稳的妈妈,语气里满是关切。
“好,好,都好!”许妈拉着他的手,眼泪还在不停地流,“儿子,你唱得太好了,妈为你骄傲!”
许爸也走上前,拍了拍他的肩膀,声音有些哽咽:“做得好,没给爸妈丢脸。”
看着爸妈激动的样子,许意心里也暖暖的。他知道,这份荣誉不仅仅属于自己,更属于一直支持他的爸妈,属于所有喜欢他音乐的人。
这时,任贤奇也走了过来,笑着说:“许意,今晚的表现太精彩了,两首歌都唱得非常好。叔叔阿姨,你们有个好儿子啊。”
“多亏了任老师的照顾和鼓励。”许爸许妈连忙道谢,语气里满是感激。
“不用谢,是许意自己有实力。”任贤奇笑着说,“今晚是团圆夜,你们一家人好好聚聚吧,我就不打扰了,我的演出也结束了,准备回去了。”
和任贤奇道别后,许意带着爸妈走出了场馆。夜色渐浓,月光皎洁,街道上挂满了红灯笼,处处洋溢着中秋的喜庆氛围。
中秋晚会的余温尚未散去,《明月几时有》便如同一股势不可挡的暖流,席卷了整个华国。
晚会结束不过两小时,这首歌的现场版音频便在各大音乐平台登顶,播放量以每分钟数万的速度疯狂飙升,下载量更是打破了平台近三年的单日纪录。
第二天清晨,无论是街头巷尾的商铺,还是地铁公交上的广播,亦或是学校课间的广播室,随处都能听到那悠扬婉转的旋律:“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年轻人抱着手机循环播放,将歌词截图发满社交平台,配文清一色的“封神现场”“单曲循环一百遍不够”;中年人对着屏幕跟着哼唱,眼角泛起湿润,想起了远方的亲人与年少时的月光;就连平日里对流行音乐不屑一顾的长辈们,也忍不住让儿女帮忙下载,饭后坐在沙发上,一边品茶一边跟着节奏轻轻摇晃。
“这歌也太绝了吧!许意到底是什么神仙人才,作曲牛就算了,唱得还这么好,关键是这歌词……简直绝了!”
“以前觉得古诗词都是老古董,晦涩难懂,直到听到《明月几时有》,才发现原来诗词可以这么美,这么动人!”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句话戳中我了!今年中秋没回家,听着歌突然就想家了,已经给爸妈打了视频电话!”
“本来以为许意只会写《和我的祖国》这种家国情怀的歌,没想到古风也这么拿手,这气质简直拿捏得死死的!”
社交平台上,#许意明月几时有# #被许意的古诗词惊艳到# #中秋必听歌曲明月几时有# 等话题接连冲上热搜,并且牢牢占据榜首位置,相关话题的阅读量短短一天内就突破了五十亿,讨论量超过三亿。
歌坛率先掀起了轩然大波。一众歌手纷纷在社交平台发文,或是称赞歌曲的旋律与歌词,或是分享自己的循环播放截图。当红女歌手林薇发文:“昨晚守着晚会听了《明月几时有》,直接被圈粉!许意的嗓音太适合这首歌了,歌词更是绝无仅有,现在满脑子都是‘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已经开始单曲循环,考虑要不要翻唱一版?”
实力派唱将周爵伦也感慨道:“做音乐这么多年,很少遇到这样词曲俱佳的作品。《明月几时有》的旋律悠扬婉转,歌词更是字字珠玑,没有华丽的辞藻堆砌,却饱含深情,这才是真正的音乐精品,值得所有音乐人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