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萧瑾衍这番话,老船工顿时兴奋不已,满面红光,将自己知道的东西全都说出来。
这其中也包括了私盐贩卖据点的消息。
老船工面色凝重,陷入回忆。
“殿下,草民当时替人送货,船是划到了城郊南边一个小村落停的,然后就有人来接应。”
听他说完,萧瑾衍看向沐风,语气平静:“沐风,你随着他一起前往小村落查探一番。”
“是,殿下。”
沐风走到老船工身边,老船工躬身磕了个头,便跟着他离开。
两人一前一后,逐渐走远,看着两人的背影,姜琬忍不住呢喃:“此人的话当真可信么…”
她这话说得小声,可萧瑾衍离得近,还是听到了一些。
“不必担心,查不到也不过是白跑一趟罢了,没什么大碍。”他安抚般握住姜琬的手,牵着她坐下。
瞧见两人亲密的举动,漕运总督眼珠子转了转,眸子里闪过一抹精光。
宴会继续进行,歌舞升平,热闹了半夜。
直到夜深人静时,众人才离开,萧瑾衍和姜琬也回到住处。
与此同时,沐风带回消息,那小村落当真是他们的据点之一。
萧瑾衍没有耽误,当即便带人前往,准备打对方一个措手不及。
可等他们一行人风风火火赶到时,据点内已人去楼空,只剩下一些普通私盐。
幕后之人早已逃离…
站在空旷的私盐库里,萧瑾衍嘴角浮现出一抹冷笑,却并不意外这个结果。
【弃车保帅,这些人动作倒是够快,竟能躲过本宫追捕。】
他心绪烦乱,脸色也不太好看,吓得姜琬连忙安慰:“殿下,这次我们好歹还寻到了一处据点,也不算毫无收获。”
“殿下英明神武,定能将幕后之人捉拿归案。”姜琬笑着拍马屁,倒是哄得萧瑾衍心情好了些。
他微微俯身,在沐风耳畔低语几句。
“是,殿下。”
沐风抱拳应下,快步离开,顺着线索继续往下查。
折腾了大半夜,等萧瑾衍和姜琬重新返回住处,天已经快亮了。
姜琬揉了揉酸疼的脖子,只觉得疲惫不堪,几乎沾床就睡。
再次醒来已是晌午,身边早没了萧瑾衍的身影,摸着冰冷的床,姜琬打了个哈欠慢慢爬起来。
“应该是查案去了,唉,我也得去帮帮忙。”姜琬自言自语,起身洗漱。
她愿意帮忙,也不是想为萧瑾衍操劳,只是想自保,不愿再置身于此危险之地。
思及此,姜琬越发有干劲,吃过饭后便出了门。
她是女儿身,查案不便,只能多往内宅走,利用内宅交际,从几位官员女眷口中套话。
好一番旁敲侧击,东找西寻,终于让她拼凑出新的线索。
提着裙摆急匆匆便去寻萧瑾衍,此刻,书房内,萧瑾衍和沐风正说着什么。
就见姜琬火急火燎跑进来。
“殿下殿下,妾身发现了新的秘辛!”她大喊着,瞧见沐风,还尴尬的笑了笑:“沐风也在,正好,你也一起听。”
“殿下,妾身近日与其他几位官员女眷交好,从她们口中得知,这兴隆记东家与已致仕的前淮州布政使家竟有来往,且关系匪浅。”
说着,姜琬顿了顿,仰着头似乎是在想什么。
片刻后,她又摇摇头:“也不对,那些信息模糊不清,关系匪浅是妾身猜的,但该是如此,这前淮州布政使,曾经可是皇后提拔的官员。”
听到这话,萧瑾衍也明白了姜琬的意思。
他们绕来绕去的查探,可这件事似乎最终还是绕回了京城。
所有的线索隐隐指向皇后,但奈何证据链薄弱,他们也不能贸然下定论。
这一点几人心知肚明,屋内也陷入一阵死寂。
沉默许久,萧瑾衍抿了抿唇,决定双线并进。
“既然查不出真凶,那我们便引蛇出洞,由本宫在明,处置涉事官员。”他轻声说着,抬头看向姜琬:“你继续用自己的法子去查。”
“至于沐风,你带几个人,在暗地里查铜牌徽记,以及先前姜良娣提过的漕运总督夫人那串珍珠,还有那前布政使。”
闻言,姜琬和沐风皆是点头,都认同了萧瑾衍这个安排。
对于他们来说,如今这已是最好的法子了。
接下来几天,三人分头行动,按计划行事,萧瑾衍凭借查获的私盐和剿匪之功,雷厉风行地处置了几个漕运衙门的官员。
做出一副追查已有进展,准备深挖当地官场的姿态。
手段狠厉,震慑住了每个人。
衙门人人自危,而沐风也在暗中秘密调查。
顺着漕运总督和前淮州布政使这条线索,想找到与之关联的江湖势力和京城关系网。
一切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调查间隙,萧瑾衍带姜琬微服私访,视察盐市。
却亲眼目睹盐价高昂,有穷苦百姓跪在商铺前,额头都磕破了,只求能用碎银买一点盐。
“大人行行好,家里老人孩子已经很久没吃过有味儿的食物了,行行好卖点盐给我吧。”
“求大人开恩啊。”
百姓们凄惨求人,可怜至极,可那老板只是不耐烦的摆摆手。
“去去去,真当我这里是做善事的不成,盐有,你们倒是拿银子买啊。”他指了指盐上的标价。
足足要十两银子才能买一小袋盐。
十两银子,很多人家一年也只能赚这么多。
瞧见百姓们面黄肌瘦,姜琬有些于心不忍,忍不住嘟囔:“这还真是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她声音不大,可萧瑾衍却还是听清了。
淡淡瞥她一眼,心声响起。
【蠢女人,真是妇人之仁…不过,她说的也是实话。】
【那些个富贵官员,狡诈商贩,是该被好好教训一顿。】
萧瑾衍心中有了决断,此时听到他心声的姜琬,也默默为百姓们高兴。
有萧瑾衍出手,想必这些百姓的日子也能更好过一些。
两人巡视一番,便回了住处。
当晚。
萧瑾衍便下令,让沐风以“震慑奸商”为由,整顿盐市,手段凌厉,终于是成功平抑了部分区域的盐价。
让那些百姓勉强能买上盐,赢得了一片欢呼赞扬。
人人皆夸,太子殿下仁善,是明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