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公安局网络安全监察支队的实验室内,气氛比之前恢复“灰隼”手机数据时更加凝重。摆在技术专家们面前的,是一个更为艰巨,也更具历史重量的任务——复原当年事发路段、那个因“系统升级维护”而“恰好”缺失了关键时间段记录的市政监控服务器的原始数据。
这台早已退役多年的老旧服务器,是从市政设施仓库的角落里费尽周折才翻找出来的,上面落满了厚厚的灰尘。当年车祸调查结束后,它就被替换下来,数据理论上在格式化后已被后续使用覆盖多次,能保存下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
“这是最后一块,也可能是最重要的一块拼图。”重案组周警官站在王工身后,声音低沉。他们已经有了资金流水、有了私人监控,如果能拿到这段官方监控,就能形成无可辩驳的、贯穿始终的证据链,彻底钉死傅天豪。
王工和他的团队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这不是简单的数据恢复,而是要在经历了多年覆盖、物理老化甚至可能遭受过针对性数据破坏的存储介质上,去寻找特定时间点的特定数据碎片。如同在经历多次山火、地震后的一片废墟上,去寻找一张特定年份的特定照片。
“存储介质是老式的SAS硬盘阵列,本身就有坏道,而且服役期间肯定经历过多次低级格式化和数据写入。”王工眉头紧锁,指挥团队成员将硬盘接入特制的、兼容老式接口的 forensic(法证)工作站,“我们需要尝试读取物理盘片上的磁力残留信号,这比恢复闪存芯片的电荷残留还要困难。”
过程极其缓慢且充满不确定性。团队尝试了多种底层信号读取和算法重构方案,大部分时间屏幕上都只是闪烁着无意义的雪花点和错误代码。每一次失败的尝试,都像是在消耗着那本就渺茫的希望。
时间过去了整整四十八小时,团队成员轮班休息,但王工几乎一直守在机器前,眼睛里布满了血丝。
“王工,第三号硬盘的c区磁道,似乎有非随机的信号残留模式!”一名年轻的技术员突然喊道,声音因激动而有些变调。
所有人的精神瞬间紧绷!王工立刻扑到屏幕前,仔细审视着那微弱到几乎难以辨识的信号波形图。
“放大!用‘深度记忆’算法尝试重构!聚焦在事发当日那个时间段的物理扇区!”王工的声音带着不容置疑的急切。
超级计算机再次全功率运转,新的算法如同最精密的梳子,开始在那片被认为早已“死亡”的存储区域进行梳理。屏幕上,进度条缓慢地、顽强地向前推进。
百分之十……百分之三十……百分之六十……
每个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
当进度条达到百分之八十五时,屏幕上突然跳出了几个破碎的、严重受损的图像帧!虽然模糊不清,扭曲变形,但依稀能辨认出是那段盘山公路的俯瞰视角!
“出来了!有数据残留!”实验室里响起一阵压抑的欢呼!
“继续!修复!增强!”王工强忍着激动,下达指令。
技术团队立刻投入新一轮的攻坚。他们利用AI图像修复技术,结合该路段的实景三维模型进行比对校正,对提取出的破碎帧进行逐帧修复、降噪、锐化。
又是一个不眠之夜。
当清晨的第一缕阳光透过实验室的百叶窗时,一段虽然依旧充满噪点、部分帧缺失,但关键信息依然可辨的监控视频,终于被成功地复原了出来!
视频的时间点,清晰地指向事发当日下午。
画面中,车辆来往稀疏。在距离那个致命弯道约一公里处的入口监控点,一辆银灰色的跑车,带着那个如今已深深烙印在傅天融和何紫妍脑海中的嚣张车牌,清晰地驶入了监控范围!时间,比傅文渊夫妇的车辆驶入该路段,足足早了一个小时零七分钟!
紧接着,在更靠近事发地点的一个监控点(该探头数据损坏更严重,只修复出几帧),捕捉到了这辆银灰色跑车缓慢行驶、最终消失在通往那个“最佳观测点”岔路的画面!
一个小时后,傅文渊的黑色轿车驶过。
十七分钟后,惨剧发生。
十五秒后,银灰色跑车仓皇逃离……(这部分由李顺达的私人监控完美补充)
官方监控的复原,与私人监控、银行流水形成了完美的闭环!它无可辩驳地证明了,傅天豪并非偶然出现在现场,他是提前了超过一个小时,精心选择了位置,潜伏下来,冷静地等待着谋杀自己亲伯父伯母的时刻到来!其行为之冷血,预谋之深远,令人发指!
当这段修复后的监控录像,与之前所有的证据一起,摆在傅天融面前时,他久久没有说话。他只是静静地坐在那里,看着屏幕上那辆熟悉的跑车,看着它提前抵达,看着它最终逃离。所有的怀疑、所有的痛苦、所有的愤怒,在这一刻,都化为了深不见底的悲凉和一种必须让正义得到伸张的决绝。
技术的复原,如同时光倒流,让被刻意抹除的罪恶,重新暴露在阳光之下。它补全了证据链上最后,也是最权威的一环。至此,关于那场改变无数人命运的车祸真相,已然大白。
接下来,不再是追寻,而是审判的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