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7年12月25日,圣诞节的雪落在纽约第五大道的橱窗上,《horizon of Echoes》的首张实体专辑正随着 FedEx 的货车驶向全球。华纳唱片的总部大屏上,预售数据还在滚动——上线仅45天,全球预售量已破300万张,其中《I want It that way》在公告牌“热门单曲榜”的试打榜成绩,从第76位一路窜到第12位。
“圣诞档期的电台播放量,陈阳的歌占了成人抒情台的23%。”华纳的公关总监冲进会议室时,手里的报表还带着油墨香,“《Seasons in the Sun》在英国bbc电台连播了七天,听众点歌率比西城男孩原版还高。”
1月的第一个周五,公告牌正式榜单更新的清晨,陈阳正在伦敦的录音棚补录访谈。经纪人突然举着手机冲进来,屏幕上是“热门100单曲榜”的截图:《I want It that way》跃至第3位,《You Raise me Up》空降第17位,两首歌的封面在榜单上挨在一起,像两颗突然亮起的星。
更疯的是欧洲市场。1月中旬,德国“media control音乐榜”上,《thats why (You Go Away)》以钢琴前奏里混入的二胡音色破圈,连续三周霸占冠军位;法国NRJ电台把《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列为“年度催泪金曲”,街头的音像店门口,印着陈阳侧脸的海报被歌迷贴满了整面墙。
2月14日情人节,公告牌的“成人当代榜”迎来大换血。《You Raise me Up》凭借教堂般的和声质感登顶,成为该榜单史上首支夺冠的亚洲歌手作品;《Seasons in the Sun》则在“流媒体播放榜”上稳坐第2位,mV里冰岛极光下的剪影,成了年轻人社交平台的背景模板。
“格莱美组委会刚发来了邀请函。”华纳总裁在越洋电话里的声音带着笑意,“他们想让陈阳在颁奖礼上唱《I want It that way》,说这歌的转音处理重新定义了流行唱法。”
2月底的洛杉矶,陈阳站在录音棚的落地窗前,看着远处好莱坞山上的标志。华纳刚送来的全球市场报告里,12首歌有7首进入过各国榜单前十:《No matter what》在澳大利亚ARIA榜登顶两周,《this I promise You》在日本公信榜外语单曲榜霸榜一个月,连最内敛的《words》,都在加拿大hot 100榜上摸到了第8位。
“第二张专辑的歌,要不要提前录两首试打?”制作人递过来一杯咖啡,窗外的阳光正落在《horizon of Echoes》的白金唱片认证 plaque 上,那上面的数字还在随销量上涨。
陈阳摇头笑了笑,指尖划过手机里歌迷的留言——有纽约的高中生说《I want It that way》是他们的毕业歌,有伦敦的老太太说《Seasons in the Sun》让她想起了丈夫。他忽然想起半年前在港岛金融办公室里的深夜,那时盯着汇率曲线的眼睛,此刻正映着另一种更滚烫的光。
“等3月春假档再动。”他合上报告,“先让这张专辑,在榜单上多待一会儿。”
3月底,洛杉矶的阳光把唱片店的玻璃照得发烫。《horizon of Echoes》的海报在橱窗里挂了三个月,边角被海风卷得微卷,却仍挡不住歌迷隔着玻璃拍照——专辑里的《I want It that way》在公告牌热门100榜第8周蝉联冠军,电台播放量破了该榜单十年纪录,连好莱坞的编剧都在剧本里写“男女主角在这首歌里初吻”。
陈阳在迈阿密的巡演后台,正对着屏幕看格莱美提名名单。《You Raise me Up》入围“年度制作”,是该奖项史上第一个亚洲歌手提名。制作人举着香槟进来:“华纳说要加印500万张实体碟,全球的货架都空了,亚马逊的预售排到了下个月。”他指了指屏幕上滚动的粉丝留言,“巴西的歌迷把《Seasons in the Sun》翻译成葡萄牙语,在里约的海滩上大合唱,视频点击量破了千万。”
4月的巴黎,香榭丽舍大街的音像店里,《thats why (You Go Away)》的mV在大屏上循环播放。陈阳站在街角看了半小时,穿校服的女孩们跟着副歌比划手势,卖花的老太太哼着二胡版的间奏,忽然有人认出他,尖叫着扑过来,手里的玫瑰撒了一地。那天晚上,法国NRJ音乐奖把“最佳国际单曲”颁给了《Show me the meaning of being Lonely》,颁奖礼现场的大合唱震得吊灯都在颤。
5月的东京,《You Are the one》霸占公信榜外语榜第12周冠军,便利店的货架上摆着印着歌词的饭团,地铁里的上班族戴着耳机,脚跟着旋律打拍子。陈阳在武道馆开唱时,全场五万人用中文跟着唱《words》,荧光棒的海洋里,有人举着“谢谢你让世界听见我们”的灯牌,晃得他眼眶发烫。
6月,世界杯在法国开赛,《No matter what》被选为英格兰队的应援曲。当贝克汉姆进球时,球场里响起万人合唱,镜头扫过看台上举着专辑封面的球迷,陈阳的脸跟着球员一起出现在全球直播画面里。华纳趁机推出“世界杯特别版”,加了一首现场录制的合唱版,预售当天就卖断了货。
6月30日晚,港岛会展中心的夜空被礼花染得透亮。陈阳站在后台,指尖捏着《国家》的歌词,中山装的领口别着枚小小的紫荆花徽章——半小时前,他刚接到通知,作为新生代歌手代表,在交接仪式后的庆典上独唱。
舞台灯光亮起时,他看见台下攒动的人头里,有白发老者握着国旗,有年轻人举着“欢迎回家”的灯牌。钢琴前奏响起,他开口唱“一玉口中国,一瓦顶成家”,声音比练歌时稳得多,尾音里不自觉带上了粤语的软糯。
唱到“国的家住在心里,家的国以和矗立”,大屏幕突然切出香港街景:穿校服的孩子举着小旗奔跑,茶楼里的阿婆对着镜头笑。陈阳望着那些鲜活的脸,忽然加重了语气,副歌部分的高音穿透全场,惊得远处的海鸟扑棱棱飞起。
收尾时,他抬手朝台下鞠躬,身后的大屏幕正闪过“00:00”的字样——1997年7月1日到了。退场时,张学友拍着他的背笑:“后生仔,这嗓子里有股劲儿。”陈阳摸了摸发烫的麦克风,远处的五星红旗在晨风中舒展,像极了歌词里那句“国是荣誉的毅力,家是幸福的洋溢”。
7月的纽约,公告牌更新半年度榜单,《horizon of Echoes》以1800万张销量登顶“年度专辑”,成为唯一一张在欧美、亚洲、拉美同时破百万的唱片。《I want It that way》的彩铃下载量破了吉尼斯纪录,连华尔街的交易员都在晨会前哼两句——有财经记者写专栏,说这首歌的旋律比K线图还让人上头。
8月底,香港金融保卫战落幕那天,陈阳正在伦敦温布利球场收尾巡演。当《You Raise me Up》的前奏响起,大屏幕突然切进香港街头的画面:市民举着国旗欢呼,交易所的电子屏亮着红色的上涨曲线。全场八万人自发站起来合唱,副歌部分的和声里,混进了粤语、英语、法语的腔调,像一场跨越山海的拥抱。
后台的电视里,财经新闻正在报“恒生指数站稳7829点”,手机上弹出华纳的消息:《horizon of Echoes》全球销量突破2300万张,7首歌全部进入过各国榜单前十。陈阳看着屏幕上滚动的数字,忽然想起去年10月在港岛办公室里,那些冰冷的汇率曲线和此刻温热的旋律,原来都在诉说同一件事——有些东西,永远值得被坚守。
“接下来歇一阵?”林志成递过来一杯水,远处的舞台还在响着安可的欢呼。
陈阳摇头,望着窗外伦敦的夜空:“再等等,让这张专辑,陪更多人走一段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