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清晨的雾还没完全散,青林的树梢刚染上第一缕金辉 —— 这是 “长影时” 初段,影子拉得长而柔和,刚好适合收割粟穗。巴图扛着阿山改进的新石镰走在最前,刃口在晨光下泛着冷光,燧石片嵌得严丝合缝,木柄被磨得光滑趁手。“都跟上!按昨天分的组,割穗的别碰着茎秆,捆束的别扎太紧!” 他的声音在粟地旁回荡,身后五个青壮跟着应和,手里的石镰都攥得稳稳的。

小禾拎着杨木板和兽毛笔,早早蹲在粟地边缘的土坡上 —— 这里能看清整片粟地,方便记录收割进度。她先在木板上画了个简易的粟地草图,用炭粉标上 “东、西、南、北” 四个方向(前 45 章学的方位认知),又在旁边留了空白,专门记 “收割筐数”。“阿石哥说今天教我‘收’字,等割完第一筐,我就问他怎么写 —— 以后记筐数,比画束数清楚多了。” 她小声念叨着,指尖在空白处轻轻划着 “收” 字的轮廓。

“开工!” 巴图的喊声落下,青壮们立刻钻进粟地。阿山的新石镰果然没让人失望 —— 巴图弯腰捏住一株粟穗的下半截,镰刃贴着茎秆斜着一拉,“咔嚓” 一声轻响,粟穗就落在了手里,切口平整得像用磨石削过,连带着的碎叶都少得可怜。“比去年的旧镰快多了!” 巴图举起粟穗,穗子沉甸甸的,金黄的粟粒紧紧裹着穗轴,“这一镰下去,比旧镰省了一半劲,还不会把粟粒扫掉。”

岩跟在巴图身后,学得有模有样。他之前用旧镰割粟穗,总要用刃口 “砍” 两下,还经常把茎秆砍劈,溅得粟粒满地都是。现在用新石镰,他试着像巴图那样 “拉” 着割,第一下没掌握好力度,镰刃偏了,只割下小半穗粟。“别急,刃口要贴紧茎秆,发力要匀。” 巴图走过来,握着岩的手调整姿势,“你看,镰柄要靠住小臂,像用木铲松土那样,慢慢推出去再拉回来,一下就成。”

岩跟着试了第二下,这次 “咔嚓” 一声,完整的粟穗落进了怀里。“成了!” 他兴奋地举着粟穗,眼里满是笑意,“这新镰真好使,以后割粟再也不用怕掉粒了!” 青壮们的笑声在粟地里传开,此起彼伏的 “咔嚓” 声,像一首热闹的收割歌。

小禾在土坡上看得认真,每看到运输组的阿平扛着藤筐过来,就赶紧在木板上画一道横线。阿平的藤筐是前 45 章编坡度绳时剩下的细藤蔓编的,底宽 1 尺、高 1 尺,是部落统一的 “计量筐”—— 之前装麦子、装草木灰都用这种筐,装满刚好能让人扛着走。“阿平叔,这是第几筐啦?” 小禾朝下面喊。阿平擦了擦额头的汗,笑着回应:“第八筐啦!每筐都装到筐沿下一指,别漏记!” 小禾立刻在第八道横线旁画了个小筐,旁边标了 “沿下一指”—— 这是部落默认的 “满筐标准”,避免装太满洒出来。

正想着,就见老麦拄着木铲快步朝渠边走去,眉头皱得紧紧的。小禾赶紧跑下去,跟着老麦来到渠边的粟地 —— 这里的十株粟穗和其他地方不一样,穗轴有点弯,粟粒轻轻一碰就往下掉,落在地上滚成一小团。“糟了,这几株熟过了头,粒壳松了,用镰割肯定要掉一半粒!” 老麦蹲下来,小心翼翼地捏住一株粟穗的顶部,指尖轻轻一捋,粟穗完整地脱了下来,只掉了两三粒在手里。

“老麦爷爷,那怎么办呀?” 小禾急着问,手里的木板都忘了举。

“得用手摘,不能用镰割。” 老麦把捋下来的粟穗放进藤筐,教旁边的青壮阿明:“你看,拇指和食指捏住穗轴的下半截,别太用力,轻轻往上捋,穗子就下来了,还不会掉粒。” 阿明学着老麦的样子,试了试,果然摘得又快又完整,掉的粟粒比镰割少多了。“手摘虽然慢,但能保住粟粒,总比割下来掉一半强。” 老麦站起身,看着渠边的十株粟穗,“这十株都要手摘,小禾,你记下来,标上‘渠边,手摘,半筐’,别和镰割的满筐混了。”

小禾赶紧在木板上画了一只小手,旁边画了株粟穗,又在下面写了个 “渠” 字(前 45 章学过的字),标注 “半筐”。“记好啦!半筐手摘的,和满筐镰割的分开记!” 她举起木板给老麦看,老麦点点头,又转身去巡查其他地方了。

不知不觉,太阳升到了头顶,影子缩成了短短的一截 —— 到 “短影时” 了,该歇晌了。玛姆提着两个藤筐走过来,一个筐里装着陶碗,碗里盛着清凉的薄荷水;另一个筐里放着麦饼,是用前几天剩下的麦粉做的,还带着点麦香。“快过来歇会儿,喝口水,吃点饼,别中暑了!” 玛姆的声音温柔,族人们纷纷围过来,接过陶碗和麦饼,坐在粟地旁的树荫下歇着。

小禾捧着陶碗,却没急着喝,而是跑到那时身边,举起手里的记录板:“阿石哥,你昨天说今天教我‘收’字,现在能教我吗?我之前记束数总混,现在记筐数,想写‘收’字标在前面。”

那时放下手里的麦饼,接过小禾的木板和兽毛笔,笑着说:“刚好现在歇晌,教你写‘收’字。” 他先在木板的空白处蘸了点炭粉,慢慢写了个 “收” 字 —— 特意把笔画写得粗些,横平竖直,左边的 “丩” 画得像捆粟穗的藤蔓,右边的 “攵” 画得像握着石镰的手。“你看,左边的‘丩’,就像我们用藤蔓捆粟穗的样子,弯弯曲曲的;右边的‘攵’,像一只手拿着镰,正在割粟穗。合起来就是‘收’,后面跟‘筐’,就是‘收了几筐’,好记吗?”

小禾凑得很近,眼睛盯着木板上的 “收” 字,嘴里念着:“左边藤蔓,右边手镰…… 像!真像!” 她接过兽毛笔,学着那时的样子,先写左边的 “丩”—— 可笔在手里不听使唤,刚画了个弯,就把炭粉蹭到了旁边,变成了一团黑。“我咋写不好……” 小禾的脸有点红,手指攥着笔杆,更紧张了。

“别急,握笔要稳,像拿木铲那样。” 那时握住小禾的手,帮她调整姿势,“笔杆要靠住虎口,指尖别太用力,慢慢画,先写‘丩’的左边弯,再写右边的勾,最后写右边的‘攵’。” 小禾跟着那时的力道,慢慢移动笔杆,这次虽然 “丩” 还是有点歪,但总算看出了形状。“对!就是这样!” 那时松开手,让小禾自己写第二遍。

小禾深吸一口气,聚精会神地写起来。这次她放慢了速度,先轻轻画了个 “丩”,再在右边写 “攵” 的撇和横,写完后,她举着木板,兴奋地喊:“我会写‘收’字啦!阿石哥,你看!收 8 筐!” 木板上的 “收 8 筐” 三个字虽然不算工整,但笔画清晰,能清楚地看出 “收” 和 “筐” 的结构(“筐” 字按实物画了个简易筐形,旁边加了 “竹” 字头的简化符号)。

阿平刚好坐在旁边,凑过来看了看,突然皱起眉:“小禾,你记‘收 8 筐’,可我总觉得不对劲 —— 上次我们运黏土,同样是这种筐,装满黏土扛着比装满粟穗沉多了,都是一筐,为啥有的轻有的重?”

这话让族人们都安静下来,老麦也点点头:“阿平说得对!之前装草木灰,一筐看着满,拎着却轻得很;装粟穗就沉,装黏土更沉。要是以后和别的部落换东西,人家说‘给你一筐粟’,我们给‘一筐草木灰’,这不就亏了?”

那时摸了摸下巴,若有所思:“阿平、老麦说得有道理 —— 现在用筐记,只看装得多满,没算轻重。以后部落之间要换东西,确实得想个办法,让‘一筐’或者‘一件’东西,不管装啥,都能算清楚到底有多少。” 他看向小禾,“小禾,你在记录里标清楚‘收 8 筐(粟穗)’,以后记别的东西,也要写上是啥,比如‘收 3 筐(黏土)’‘收 5 筐(草木灰)’,先分开记,以后再想统一的办法。”

小禾赶紧在 “收 8 筐” 后面补了 “(粟穗)”,又在旁边画了个粟穗的小图:“记好啦!以后记啥都标清楚,不会混!”

族人们都围过来讨论,岩挠挠头:“那以后能不能找个东西当‘准头’?比如一块固定的石头,装东西时,看能抵上几块这样的石头重,不就清楚了?”

“这主意不错!” 那时眼前一亮,“以后我们先留意,找块大小合适的石头,或者编个固定大小的藤碗,以后装东西就按‘几碗’‘几块石头’算,慢慢就能统一了。”

歇晌的时间很快就过了,太阳开始往西斜,影子又慢慢变长 —— 该继续收割了。族人们干劲更足了,手里的新石镰 “咔嚓” 声更响,手摘的青壮也加快了速度,没一会儿,渠边的十株粟穗就摘完了。

傍晚 “斜影时”,收割终于结束了。巴图带着收割组清点:总共割了两百五十株粟穗,装了 11 满筐(每筐装 23-24 束);手摘了十株,装了 1 半筐。阿平带着运输组把粟穗都运到了晾晒场,整整 11.5 筐 —— 小禾在木板上工整地写下 “收 11 筐(满)+0.5 筐(手摘)=11.5 筐(粟穗)”,“筐” 字的筐形符号比之前画得更规整了。

“阿石哥,以后我们真的要找‘准头’石头吗?” 小禾拿着记录板,小声问那时。

那时点点头,看向远处的青林:“等忙完晾晒和储存,我们就找 —— 以后部落会越来越大,要换的东西也会越来越多,没有统一的算法,迟早会出乱子。现在先记清楚‘啥东西装几筐’,就是为以后统一打基础。”

老麦走到晾晒场,仔细检查了地面:“地面很干燥,明天摊粟穗的时候,每筐都要摊满一块晒席(前 45 章编的 2 尺 x3 尺晒席),别堆着,不然容易闷出潮气。” 他又摸了摸粟穗:“粟粒还有点潮,得晒个两三天,晒到一抓就散,才能装回筐里进储存棚,不然会发霉。”

小禾把记录板举起来,借着最后一点天光,又看了一遍自己写的 “收 11.5 筐(粟穗)”,心里满是踏实。她不仅学会了 “收” 字,还知道了 “记东西要标清楚是啥”,更明白了 “筐装东西有轻有重” 的问题 —— 这些都是部落以前没注意过的事,现在慢慢想清楚,以后肯定会越来越好。

夕阳慢慢落下,把粟地和晾晒场都染成了金色。族人们扛着石镰、提着藤筐,说说笑笑地往部落走,身后留下的,是装满粟穗的 11.5 筐收获,和木板上那行带着 “(粟穗)” 标注的记录 —— 这不仅是收割的成果,更藏着部落 “统一度量衡” 的第一颗种子,等着在未来的交易与协作中,慢慢生根发芽。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七星大罗盘朕的北宋欢乐多大明:开局革职,我教朱棣屠龙术穿越大唐,我安史两兄弟横推天下大明:我和朱元璋一起打天下清史错位录双穿之:太平军铁蹄横扫清廷难道我真的是欧陆男主?现代皇帝爆笑改造大宋非典型大明士大夫生存实录谋杀三国精编版重生少年破局夺魁,逆转宿命!三国:第一革命集团军奋斗在激情岁月我把封神榜玩成职场剧从明朝开始的工业化穿越明末:从煤山遗恨到寰宇一统大明逆子:从土木堡开始挽天倾穿越原始社会搞发展六州风云季吴三桂称帝三国:戏诸侯霸娇妻我乃张角之子我开局两亩地,后期千古一帝?!边塞枭龙开局被妻妾们逼宫摸鱼世子:系统逼我卷成天下第一大国海军,从北洋水师开始汉末三国路那时的原始纪元三国:我董卓,被逼当天命大反派天幕:大清要命问答,答对诛九族穿越明朝考科举之穷山恶水出名臣穿越之边疆崛起我蒸的丹馍惊动了天庭特工三国:曹烁篡权,貂蝉伴我卧榻谋大秦:穿越成徭役,献药封丞相一枪定山河大明:朱标的双胞胎弟弟大唐乱世:我靠武神系统称霸明末军火商,用汉阳造逆天改命虞朝的故事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