咖啡店的焦糖玛奇朵已经凉透,沈墨心指尖捏着手机,李叔发来的消息还停留在屏幕上:“跟踪车的微型摄像头里,发现了半张《秋林图》的扫描件,跟你拍卖会上识破的那幅一模一样。另外,市局重案组的陆明轩警官想跟你见一面,他手里有‘收藏家’的新线索。”
窗外的雨彻底停了,阳光透过玻璃在桌面上投下斑驳的光斑。沈墨心刚把线装笔记塞进包里,就看见一个穿藏青色警服的男人走进咖啡店——肩宽腰挺,眉眼锐利,胸前的警号在阳光下反光,手里攥着一个黑色文件夹,径直朝她的位置走来。
“沈墨心小姐?”男人拉开椅子坐下,声音沉稳,“我是市局重案组陆明轩,负责‘收藏家’系列艺术品仿冒案。”他打开文件夹,抽出一张照片推到沈墨心面前:照片里是一间地下室,墙上贴满了傅抱石画作的复印件,角落堆着几罐丙烯酰胺树脂——正是她在拍卖会上识破的假画做旧材料。
“这是上周我们突袭的一个仿画窝点,”陆明轩的手指在照片上点了点,“现场没抓到人,但找到的账本里,多次出现‘墨印画’的记录,还有你沈家老宅的照片。”他又拿出另一张纸,是沈父1985年补记的笔记复印件,“我们查了2001年那起仿冒案,当年涉案人员提到的‘收藏家’,和现在跟踪你的是同一伙人——他们一直在找带‘护真印’的真画,找不到就伪造,目的不明。”
沈墨心端起凉掉的咖啡抿了一口,苦味顺着喉咙往下沉:“陆警官找我,不是只为了说这些吧?”
“是想跟你合作。”陆明轩身体微微前倾,“我们需要你配合制作一幅带‘护真印’的假《秋林图》,用它做诱饵,引‘收藏家’现身。你是沈家鉴藏传人,只有你能做出让他们相信的‘墨印’,也只有你能识破他们后续可能拿出的真画——毕竟,沈家的‘护真印’,除了你没人懂其中的门道。”
“让我做假画?”沈墨心的声音陡然提高,手指无意识地攥紧了笔记,“陆警官应该知道,沈家百年基业,靠的就是‘鉴真’二字。我父亲当年宁可把真画捐给博物馆,也不愿让它落入仿冒者手里,现在你让我亲手做假画?不可能。”
“这不是普通的假画,是诱饵。”陆明轩的语气没有变,但眼神里多了几分恳切,“‘收藏家’已经盯上你了,你以为躲得过吗?上周我们收到线报,他们准备对你的老宅动手。只有抓住他们,你才能真正安全,也才能查清你父亲当年为什么会预见AI仿画——这些事,都跟‘收藏家’脱不了关系。”
沈墨心沉默了。她想起父亲临终前的眼神,想起笔记里“护真印”的使命,手指在笔记封面上的“真”字上反复摩挲。但让她亲手违背沈家原则,她做不到。“抱歉,陆警官,”她把文件夹推回去,“我不能帮你。如果你们需要鉴定假画,我随时可以配合,但做假画,不行。”
陆明轩看着她坚定的眼神,没再劝说,只是把一张名片放在桌上:“想通了可以打我电话,你的安全,我们会负责。”说完,他收起文件夹,转身走出了咖啡店,阳光把他的影子拉得很长。
同一时间,“星图科技”的工作室里,江寻正盯着屏幕上跳动的绿色代码——他的“诱饵程序”有了反应,冰岛服务器的加密层被破开了两层,露出一个位于新加坡的中转节点。但就在他准备继续追踪时,工作室的门被敲响了。
打开门,站着的正是陆明轩,身后还跟着两个穿便衣的警察。江寻心里一紧,下意识地想关掉电脑屏幕,却被陆明轩按住了手:“江工程师,别紧张,我们不是来抓你的。”他指了指屏幕上的代码,“你在追踪‘收藏家’的服务器?我们已经关注你很久了——从他们威胁你复制《秋林图》开始。”
江寻愣了一下,随即皱起眉:“你们怎么知道?”
“你的客户报了案,说核心数据被加密,我们通过技术追踪,查到了‘收藏家’对你的威胁。”陆明轩走到电脑前,看着屏幕上的中转节点,“我们需要你的技术。‘收藏家’要你做的假《秋林图》,我们需要你按他们的要求做,但要在代码里植入追踪程序——只要他们接收画作,我们就能锁定他们的位置。”
江寻的手指在键盘上顿了顿,屏幕右下角的加密进度条还停在60%。“我凭什么信你们?”他的声音带着疲惫,“万一你们抓不到人,他们泄露了客户的数据,谁来负责?而且,制作假画本身就是违法的,我不能做。”
“数据我们已经安排技术人员在解密,最多两天就能恢复。”陆明轩拿出一个U盘,“这里面是‘收藏家’的犯罪记录,他们不仅仿冒艺术品,还涉及文物走私,手上有三条命案。你帮我们做的不是假画,是证据——能把他们送进监狱的证据。”
江寻拿起U盘,却没有插进电脑。他想起神秘组织发来的沈墨心照片,想起追踪代码里偶尔出现的“墨印”关键词,心里像压了一块石头。“就算数据能恢复,”他看着陆明轩,“你们能保证我的安全吗?能保证那个叫沈墨心的人的安全吗?”他顿了顿,补充道,“我查到你们在跟踪她,她也被‘收藏家’盯上了。”
陆明轩的眼神闪过一丝惊讶,随即点了点头:“我刚见过沈小姐,她的安全我们会安排人保护。至于你,我们可以给你提供安全屋,直到案件结束。”
江寻关掉了追踪界面,靠在椅背上,看着天花板上的灯管:“让我想想。”他需要时间,一边是客户的数据,一边是可能涉及人命的案件,还有那个素未谋面却被卷入其中的沈墨心——他不知道自己的技术,到底该用来保护数据,还是用来做“诱饵”。
陆明轩没有再逼他,把名片放在桌上,和给沈墨心的那张一样:“想好了打电话,我们时间不多,‘收藏家’给你的期限是一周,他们不会等太久。”
警察走后,工作室里只剩下服务器的嗡鸣。江寻拿起名片,指尖在陆明轩的电话上反复摩挲,屏幕上的中转节点还在闪烁,像一个等待被按下的开关。他不知道,此刻在咖啡店的沈墨心,也正拿着同样的名片,陷入了和他一样的两难。
阳光透过玻璃窗照进来,两个拒绝合作的人,在同一座城市的两端,都被同一个难题困住——是坚守自己的原则,还是为了真相和安全,迈出违背初心的一步?而他们都没意识到,陆明轩的“设局”计划,早已把他们的命运,紧紧绑在了一起。
第四章已通过陆明轩的介入,将两位主角的困境与“设局计划”深度绑定,同时保留了“强烈抗拒”的核心冲突。接下来第五章将推进两人态度的转变——或许会因“收藏家”的新威胁(如老宅被搜、数据加密加速),让他们不得不重新考虑陆明轩的提议,最终在警方的协调下产生首次间接关联。你是否想调整第五章中“威胁事件”的具体形式,或是侧重刻画某一位主角的心理转变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