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的青龙山镇,笼罩在一片闷热的湿气中。镇政府大院里的老榕树上,知了声嘶力竭地鸣叫着,更添了几分烦躁。
凌云从组织部的车上下来,整了整衬衫领口。组织部副部长李强跟着下车,笑着拍了拍他的肩膀:凌镇长,青龙山是个好地方,就是眼下这摊子事有点棘手,你得多费心了。
谢谢李部长,我会尽快进入角色。凌云点头道。
党政办主任周伟就快步迎了上来,热情地握住李强的手:李部长一路辛苦!凌镇长,欢迎欢迎!李书记和班子成员都在会议室等着呢。
推开二楼会议室的门,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已经坐满了人。见他们进来,李国华率先站起身,其他人也跟着站起来。
李强笑着摆手:大家都坐,都坐。国华书记,我可是把凌云同志及时的送过来了。
李国华上前握住凌云的手:凌云同志,可算把你盼来了!咱们青龙山现在正是用人之际啊!
李书记太客气了,我一定尽快熟悉工作,还请您多指点。凌云不卑不亢地回应。
周伟适时上前:各位领导,请就座吧。
李强主位坐下,左侧李国华,右侧空位显然是留给凌云的。
周伟清了清嗓子:现在举行青龙山镇新任镇长凌云同志的欢迎会。首先,请县委组织部李强副部长宣读任命文件。
李强从公文包里取出文件,郑重地宣读起来。会议室里静悄悄的,只有空调运行的声音和窗外的蝉鸣。
宣读完毕,周伟接着说:下面,请镇党委李国华书记致欢迎辞。
李国华环视会场,声音洪亮:我代表青龙山镇党委政府,热烈欢迎凌云同志的到来。凌云同志虽然年轻,但在林业工作站工作时就表现突出,特别是在林下经济项目上取得了显着成效。相信他的到来,一定能给青龙山的发展带来新气象......
轮到凌云发言时,他站起身,目光扫过在场的每一张面孔:感谢组织的信任,也感谢李书记和各位同志的欢迎。我深知自己年轻,缺乏乡镇全面工作经验,但我有一颗干事创业的热心,有一股不怕困难的闯劲。我会尽快熟悉情况,深入基层调研,向在座的各位老同志学习......
欢迎会简短而庄重。结束后,李强起身告辞:国华书记,凌云同志,我的任务完成了,得赶回县里开会。
送走李强,李国华对凌云说:走,先去你办公室看看,咱们聊聊。
周伟连忙上前引路:凌镇长的办公室在三楼最东头,采光最好的一间,我都安排人打扫干净了。
来到办公室,李国华环顾一周:条件有限,委屈凌镇长了。
已经很好了。凌云真诚地说。
周伟识趣地退出去:两位领导先聊,我去准备下午党政联席会的材料。
门一关上,李国华的神色就凝重起来。他在沙发上坐下,递给凌云一支烟,见凌云摆手,便自己点上,深吸了一口。
凌云啊,这里没外人,咱们说点实在的。李国华揉了揉太阳穴,青龙山现在这个局面,说是个烂摊子也不为过。
凌云在他对面坐下,认真倾听。
周为民留下的问题太多了。李国华叹了口气,光是镇财政就是个无底洞,外面欠着不少工程款,这个月的干部工资都快要发不出来了。几个重点项目,特别是镇区那条主干道,修了一半摆在那里,老百姓天天骂娘。还有山林纠纷、征地补偿这些历史遗留问题......唉,水深得很哪!
李书记,我来之前看过一些材料,对情况有所了解。凌云说道。
纸上谈兵和实际面对是两回事。李国华摇摇头,就说那条路吧,修了停,停了修,反反复复折腾了两年。老百姓说我们是挖路政府,难听啊!可这里面的关系盘根错节,不是那么容易解决的。
他深深看了凌云一眼:你年轻,有学历,有干劲,这是好事。但在这里工作,光有干劲是不够的。有些人,有些关系,比你想象的要复杂得多。我的建议是,先熟悉情况,不要贸然动作。
凌云迎上他的目光:李书记,我理解您的良苦用心。但组织派我来,就是要解决问题的。该面对的,总要面对。
李国华盯着他看了几秒钟,终于点点头:好,既然你有这个决心,那我支持你。下午的党政联席会,就算是你正式亮相了。
中午在食堂吃饭时,周伟特意坐到了凌云对面:凌镇长,食堂条件有限,您多包涵。要不要我让师傅给您单独炒两个菜?
不用麻烦,这样就很好。凌云摆摆手,周主任在青龙山工作多久了?
快十年喽!周伟笑道,从普通干事干起,对这的一草一木都有感情了。凌镇长以后有什么需要了解的,随时找我。
那正好,凌云放下筷子,下午要研究的镇区道路工程,周主任了解多少?
周伟的笑容略微僵硬了一下:这个工程啊......情况比较复杂。周镇长在的时候亲自抓的,后来出了事就停下来了。具体的情况,下午吴镇长汇报时您就清楚了。
凌云注意到周伟眼神的闪烁,心里有了数。
下午三点,党政联席会在小会议室准时召开。椭圆形的会议桌旁坐满了人,空气中弥漫着烟味和一种微妙的紧张感。
李国华在主位坐下,朝坐在门口的周伟示意了一下。
周伟立即起身:各位领导,现在召开党政联席会议。首先,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欢迎凌云镇长正式到任!
掌声过后,周伟继续说道:下面进行第一项议题,研究镇区主干道修复工程后续事宜,请分管城建交通的吴志强副镇长汇报。
吴志强推了推眼镜,翻开文件夹开始照本宣科:在镇党委的坚强领导下,在各相关部门的通力协作下,工程前期进展顺利,已完成总工程量的百分之六十......目前主要问题是资金出现缺口,初步测算还需要两百万元左右......另外,部分群众对施工期间出行不便有些意见......
他的汇报避重就轻,泛泛而谈。凌云在笔记本上快速记录着要点。
待吴志强汇报完毕,凌云抬起头,目光平静地看向对方:吴镇长,你刚才提到资金缺口两百万。我想具体了解一下,这个缺口数额是如何测算出来的?依据是什么?
吴志强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新镇长会问得这么具体:这个......是根据剩余工程量和当前市场价格估算的。
那么最初的项目总预算是多少?预算编制的依据又是什么?凌云继续追问。
总预算五百万,是按照设计方案的工程量估算的。吴志强的声音开始有些不自然。
有五百万的批复文件吗?县发改局的文号是多少?凌云的问题一个接一个。
有的......具体文号要查一下。吴志强掏出手帕擦了擦额头。
招投标环节呢?是公开招标还是邀请招标?有几家公司参与投标?最终的中标价格是多少?
公开招标,三家投标,宏远建筑公司中标,中标价四百八十万。
宏远公司的资质如何?过往业绩怎么样?招标过程的档案资料是否齐全?
资质......应该符合要求。业绩......这个要看具体资料。档案都在城建办。吴志强的回答越来越勉强。
还有,凌云的目光变得锐利,工程实施过程中,我注意到有几次比较大的设计变更和工程量增加。这些变更有没有履行正式的审批手续?相关的会议纪要、签证单据是否齐全?目前工程款支付了多少?支付到了哪个阶段?支付依据是什么?
这一连串专业且切中要害的问题,让吴志强脸色由红转白,拿着材料的手微微发颤,支支吾吾再也无法给出清晰的回答。
就在这时,张明慢悠悠地端起茶杯,吹了吹浮沫,呷了一口茶,然后才放下杯子,脸上带着看似宽容实则疏离的微笑。
凌镇长啊,他拉长了声调,你刚来,可能对我们乡镇工作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难处还不太了解。基层工作千头万绪,很多项目历史遗留问题比较多,各种因素盘根错节,不像上面机关那么条条框框分明。
他目光扫过在场一些人,看到有人微微点头,才继续道:这个道路工程,是周镇长在任时为了尽快改善镇容镇貌,提升发展环境而大力推进的。当时时间紧、任务重,为了抢在雨季前完成基础部分,有些程序上可能走得就比较......灵活一些,这也是情有可原嘛。
他顿了顿,观察着凌云的反应:现在周镇长不在了,工程停了,老百姓出行确实不方便,怨声很大。我认为,当务之急不是去纠结过去那些一时半会儿也说不清的细枝末节,而是要面向未来,想办法争取县里的资金支持,把缺口补上,让工程尽快复工,这才是平息民怨、维护稳定、取信于民的关键所在!
他身体微微前倾,语气带着几分:至于之前的那些过程嘛......老话都说新官不理旧账,凌镇长你初来乍到,又何必自找麻烦,去捅那个马蜂窝呢?
会议室里响起了几声低低的附和。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凌云身上,想看看这位年轻的镇长会如何应对。
凌云面色不变,等张明完全说完,会议室重新安静下来,才缓缓开口:张书记,非常感谢您的提醒。您说的对,乡镇工作的特殊性和复杂性,我确实需要深入学习,慢慢体会。我也充分理解,各位同志在实际工作开展过程中,可能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客观困难和一些不得已的情况。
他先礼后兵,随即话锋一转,语气变得严肃而强硬:但是,张书记,各位同志,我认为,越是历史遗留问题,越要把里面的账目算清楚、弄明白!越是情况复杂、盘根错节,越要坚持原则、严守规矩、守住各项法律法规和政策底线!
他的目光扫过吴志强,又扫过在场每一个人:这,绝不是纠结细枝末节,更不是自找麻烦!这是对我们青龙山镇的工作负责!对宝贵的财政资金和国有资产负责!对青龙山镇老百姓的切身利益和长远福祉负责!同时,这也是对我们班子每一位同志的政治生命和纪律底线负责!
他转向吴志强,斩钉截铁地部署道:吴镇长!请你散会后立即组织城建办和财政所的所有相关人员,把所有关于这个项目的资料——从项目立项批复到预算明细,从招投标全流程档案到施工合同,从设计变更签证到工程款支付凭证,以及所有相关的会议纪要——全部、无条件地整理出来!明天上午上班前,必须整齐地摆在我的办公桌上!
然后他转向李国华,语气转为尊重但同样坚定:李书记,我在这里郑重提议,并请您最终审定:成立一个由我亲自牵头,镇纪委、财政所、以及邀请两位镇人大代表参加的工作组,立即介入,对这个镇区主干道修复项目进行全面审核!我们的目的很明确:有问题就整改,有违规就纠正,有责任必追究!只有把情况彻底摸清,才能制定出真正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这番话掷地有声,直接将所有试图模糊处理的借口击得粉碎。会议室里瞬间安静得落针可闻。
吴志强脸色惨白,嘴唇哆嗦着说不出话。张明端着茶杯的手停在半空,脸上的笑容消失不见,眼神中闪过一丝阴霾。
这时,李国华轻轻咳嗽了一声,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他面色沉稳,目光扫过全场,最后落在凌云身上:凌云同志的意见很中肯,成立工作组的建议也十分必要。面对遗留问题,回避和掩盖解决不了问题。查明情况、厘清责任,既是对事业负责,也是对干部负责。工作组的事情,我同意。就按凌云同志说的办!
书记一锤定音。接下来的防汛抗旱工作部署显得波澜不惊。凌云凭借对青龙山镇地理气候的深入了解,提出的几点意见专业且具有针对性,让一些原本对他抱有怀疑态度的干部,眼神里多了几分惊讶。
散会后,凌云回到办公室,关上门,才感觉后背已经湿了一片。这种心智上的高强度对抗,远比在山上劳作一天更耗费心神。
他站在窗前,望着远处如黛的青山。那个停滞的道路工程,如同一个巨大的问号,横亘在他的面前。
犹豫片刻,他拿出手机,拨通了李叔的电话。
李叔,是我,凌云。
小凌啊?今天去报到了吧?感觉怎么样?李叔关切地问。
凌云把下午会议上的交锋详细说了一遍:......张明直接用新官不理旧账来压我,吴志强更是一问三不知。李叔,我感觉这里面的水很深。
电话那头沉默了一会儿,随即传来李叔沉稳的声音:你做得对!这第一步很关键!乡镇就是这样,有些人总想用、这些借口来模糊视线,让你知难而退。你一定要记住,无论什么时候,守住本心、坚持规矩都是最重要的。
我明白。凌云点头,就是感觉一上来就硬碰硬,会不会太急了?
该硬的时候就要硬!李叔语气坚定,不过,方式方法上也要注意。你刚去,立足未稳,查问题要讲究策略。工作组是个好办法,把纪委、财政和人大代表都拉进来,这是阳谋,让人无话可说。
他顿了顿,继续指点:在具体推动中,一定要多向李国华书记汇报沟通,争取他最大的支持。同时,要注意团结那些对周为民做法有意见、真心想干事的干部。工作是靠人干的,孤立了自己,寸步难行。
懂了,谢谢李叔。凌云心中暖流涌动。
记住,胆大还要心细。放手去干,但也要步步为营。遇到难处,随时给我打电话。
挂了电话,凌云深吸一口气,目光重新变得坚定。
这时,门外传来敲门声。周伟推门进来,脸上堆着笑:凌镇长,晚上班子给您接风,安排在镇上的山水酒楼,您看......
周主任,替我谢谢大家的好意。凌云打断他,不过这些天我要集中精力熟悉道路工程的情况,接风宴就免了吧。
周伟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凌镇长,这都是惯例,班子成员都等着呢......
现在是特殊时期,凌云语气平和但不容置疑,老百姓的眼睛都盯着这个工程,我们在这时候大吃大喝影响不好。等工程问题解决了,我请大家吃饭。
周伟盯着凌云看了几秒,终于点头:好,那就按凌镇长的意思办。
看着周伟离开的背影,凌云知道,这场硬仗,才刚刚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