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原草原东部,决定筑城后,文莺安排下去,数千人一齐上阵,必须在王庭骑兵发现并派兵来袭前修好城寨。
近日,大伙儿全在各处砍树,用牛马从各个方向拉来。虽然东原树木远远比南林要少,修建一个军寨,还算够用。
男子负责砍树,女子负责挖土。若土壤实在冻到挖不动,便点上篝火用来化土。
三日,哈恩部外围便出现了连排的坑洞。那些砍回来的树木便插在这些坑洞中,用草绳加以固定,接着在抹上泥土再行加固。
待成墙后,再从里面修筑平台、阶梯、箭楼。
五千多人轮番修建,日夜赶工,终于在十日后,成功合围,寨墙修筑完毕,只剩下一些简陋阶梯的收尾工作。那些乌民们看到自己亲手修建的寨墙,心中不觉涌出一些新奇感与成就感。
与此同时,曌军也发现了乌军斥候,王庭的斥候寻到了哈恩部位置。
斥候再回去通报,王庭军队集结发兵于此,还有一些时间。
文莺又下令囤积守城之物,比如筑城留下的废料与周边的石块。至于粮草、牛羊吃食数不胜数,管够。还需大量囤积淡水。部落中那么多人丁牲畜,每日的饮水量,不可小觑。乌民们又去周边的河水中凿冰铲雪,囤积淡水。
又过了三日,城寨完全筑成。城寨方圆接近一里,寨墙下皆有供士卒站立的平台。设东西两处寨门。十二处箭楼。虽比之前哈恩部落的占地范围缩小了很多,甚至许多牛羊都要紧紧挤在一起,没有活动空间。但那份安全感,却强了太多。
最后,文莺下令用水浇城。这些水并不能大面积浇灌,只能一点一点浇,如此,才可快速结冰。待第一层水结冰后,再浇第二层,反复为之。冰层便越来越厚,原本只是木头与泥巴围成的寨墙立刻坚固数倍。
如此,东原草原上拥有了第一座“冰城”。
文莺站在寨墙上远眺西方,心中豪情万丈,王庭骑兵,静候你大驾光临。
哈恩部的乌人与曌人刚刚休息了两日,便于今日晌午,斥候快马回报,王庭骑兵来袭。
于是,城寨中号角声四起。五千多人顿时精神紧绷起来。将士们在文莺的指挥下,各就各位。原五小部落的乌人防守南北两面,曌军防守东西两面。
大长老率领一些老者、男童、健妇维持秩序。二长老带人协助王凌调度各类物资。整座城寨中除了学步的幼童和走路蹒跚的老者外,包括女子,全部被文莺动员起来,守护城寨,就是守卫自己的生命与物资。到处都是人流急速穿行后留下的淡淡烟尘。
不久,大地颤抖之声逐渐传来,一条黑线出现在西方。文莺眯起双眼瞧了瞧。待骑兵更近之后,估摸着人数大概有两千五百骑。比文莺预想的略微多一点,但有城寨依托,文莺心中便有了底气。
王庭骑兵于两百步外停下,立刻派出多股斥候朝城寨四周奔去,围着这冰筑城寨侦察敌情。
文莺并未完全暴露实力,让一千多曌乌联军大部分蹲靠在寨墙下,明面上,只保留三十步一个士卒站立于寨墙上。看了许久,熬恩察也未看出个虚实来。
熬恩察对草原上出现一座“冰城”颇为惊愕,这种“冰城”只有在曌人的西疆见过。果然,传言不假,有一支曌军出现于东原。但从何而来?莫不是真的像谣言中所言,有神明相助,从天而降?
思索再三,熬恩察还是率先派出一骑于城下,大声问话:“城内何人主事?可是曌人?”
文莺乌语说的并不流利,便让阿图鲁上前回话:“正是,要打便打,莫要聒噪!”
城下乌骑心中恼怒,耐着性子继续喊话:“勐艮塔、左岭、孟川三部可是你等所破?”
阿图鲁的回答便是不仅是曌军,还将那五座小部落的名字全部加了进去。
原五座小部落头人暗暗叫苦,这是要彻底断了我等后路啊。
“你等曌军从而何来?”
“你管呢?娘们唧唧的,到底打不打?”
这句回话将城下熬恩察气得瞬间火起。看城寨大小,应该人口不多。但能灭了三部,不可小觑。
老子冒着严寒辛辛苦苦行了四百里路,险些没冻死。来了怎能不打?一支曌军出现在东原,不除掉如何向东原王交待?
管他怎么出现的,先打再说。
主意已定,王庭骑兵便派出数十骑接近寨墙,向里面射箭,试探寨中虚实。
几十箭射进去,曌军丝毫不还手,那些冒头的士卒只是蹲了下去,躲藏于寨墙后。箭矢射在寨墙上,竟然钉不在墙头上。厚厚的冰层很难穿入,一阵闷响,只是溅起一些冰屑。那些箭矢随后便绵软无力的掉落于城下。
几番试探,曌军均未还手。而文莺开始演起了戏。躲在寨墙下一声嚎叫:“救我!救我!我中箭了!”
于是,大伙儿会意,在接下来射进来的几轮箭矢后,哀嚎不断。从外面看不见任何人中箭,但听上去,颇为凄惨。
熬恩察大喜,派出一千多骑,围着东、南两面寨墙疯狂向城内抛射箭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