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了一大单生意,陈婉清也没直接关门回家。
眼下已经到了午膳的时间,陈婉清准备带着小堂妹去吃鲜肉馄饨。
玉珠不想让堂姐破费,就一个劲儿道,“去我家吃饭吧,我家的饭肯定快做好了。要清客也是我请,我还没贺姐姐定亲之喜呢。”
玉珠人小鬼大,一本一眼说话时,真真让人恨不能生个和她一模一样的女儿。
陈婉清就爱的什么似的,含笑与她说,“你小人家家,心意到了就好,阿姐不收你的礼。况且,我定亲那天,二叔二婶可是送了我一支银簪子。再来了,阿姐刚做成了一大单生意,心里高兴,请你吃顿饭你都不给面子么?”
“可是,可是……”
“可是还要与家里人说一声对不对?那阿姐领你去。”
清水县有娘家人在孕妇生产五天后方可登门的传统,着叫“瞧五天”。
二婶就在自家住,不存在什么娘家人登门不登门。
但二叔是入赘过去的,老宅众人不与他做脸,她爹这个大哥却一直给二叔撑着腰。
这些年但凡钱家有事儿,爹娘出钱出力,从来没让二叔难堪过。
就比如这瞧五天,她爹顾不上,她娘也从来没缺过这个礼。
今天是二婶生产后第四天,他们一家人还没有登门,她是小辈儿,更是未出嫁的姑娘,自然更不好过去。如此,只能在钱家门口打问上几句了。
熟料才将铺子上了锁,钱家的老爷子就过来了。
钱玉珠一蹦三尺高,直接就冲着老人家去了,“外祖父,我都说了会自己回家,不用你接我。”
“要接的,还是小娃娃哩。”
玉珠哈哈笑,挽着老爷子的胳膊,说今天不回家吃饭,要和堂姐一起去吃馄饨。
这时候陈婉清也走到了跟前,她行了礼,就喊了人,随后说,“我许久没带玉珠出去走动了,今天带她出去逛逛。”
“你是玉珠的堂姐,想怎么带她玩都行。只家里饭都做好了,咱们先回家吃了饭再上街。婉清啊,走,跟我一道家去。你外祖母知道你今天开铺子,专门做了你喜欢吃的菜,还特意烧了一只鸡,又炖了一条鱼。”
陈婉清自然推辞,老爷子又劝说,陈婉清只不去,老爷子见说不动他们,便溜溜达达回去了。
陈婉清领着玉珠,去一家“鲜肉馄饨”吃饭。
铺子上边挂着的匾额就是这四个字,别看门头小,连张招子也没有,甚至就连这“鲜肉馄饨”的匾额,都是惯常来的老饕送的。
但只看有人还给食肆送匾,这食肆的美味就可见一斑。
“鲜肉馄饨”铺子,主营三种馄饨,一种是鲜肉馄饨,一种叫鱼肉鲜肉馄饨,再有一种便是虾泥鲜肉馄饨。
鲜肉馄饨,顾名思义里边全是猪肉;鱼肉鲜肉馄饨,则是将鱼肉剁成糜与一定比例的猪肉混在一起;虾泥鲜肉馄饨是一样的道理,不过是把鱼肉,换成虾肉罢了。
陈婉清最喜欢虾泥鲜肉馄饨,玉珠则明显更偏爱纯猪肉的馄饨。陈婉清两样各要了一碗,另买了些小酥饼和小凉菜先垫吧两口。
熟料,这厢馄饨还没端上来,酥饼也才吃了一口,一道眼熟的身影突然映入眼帘。
那人看见她也是一愣,顿了一下后,当即便朝她走过来。
玉珠见堂姐愣了一瞬,便焦急的问说,“堂姐噎住了么?你慢点吃啊,这酥饼是好吃,就是太酥了,酥皮总是会卡住嗓子眼……咦,堂姐你看谁?”
玉珠终于意识到不对,扭过头往后头,结果这一看,玉珠惊喜的眼睛都瞪圆了。
她心里有个猜测,便试探的喊了一声,“姐夫?”
人群熙攘中,赵璟脚步险些踉跄一下,红晕便入大潮时涌到岸边的潮水似的,当即便布满了他的面颊。
他轻咳一声,冲玉珠颔了颔首,并没有纠正她,现在喊“姐夫”喊太早了。
赵璟只努力端住了,轻声问玉珠说,“是钱家的堂妹么?”
“姐夫知道我么?对啊对啊,我就是钱家的姑娘,是我阿姐的小堂妹。”
玉珠嘿嘿笑着,回过头来冲陈婉清挤眉弄眼。
那可爱娇憨的小脸上,做出了诸如“这个姐夫我喜欢”“他长的俊,和姐姐正般配,我的姐夫就是他了”。
陈婉清轻轻的瞪了玉珠一眼,让她安分一些。
小小的姑娘家,净掺和些大人之间的事情,小心回头她告诉二婶,让二婶收拾她。
小玉珠害怕的缩了缩脖子,陈婉清这厢站起身来,先与赵璟身后,笑的见牙不见眼的王掌柜打了招呼,才与赵璟问,“怎么也来吃馄饨了?墨香斋距离这边很远吧?”
“我与王掌柜方才去寻了一位长辈,鉴定一本书籍的真伪。耽搁了些功夫,肚子也饿了,便就近选了这家食肆用饭,没想到你也在。怎么这么晚才过来?今天生意如何?”
“还可以。许久不开门,接了不少定单。”
正这时,弓着腰的老伯端来了陈婉清两人点的馄饨,正好另一张食案上的客人吃完结账要走人,赵璟与王掌柜便不再多言,两人走到空桌前坐下,随即低声交流。
馄饨鲜美多汁,浓白的汤水更是熬了一夜的大骨汤。
在这寒冷的初冬吃上这样一碗馄饨,从身到心都暖融融的。
但玉珠这顿饭吃的很不用心。
她一边吃饭,一边总想扭头往后看。可那样一来动作太大了,肯定会引人注意,玉珠就非常惋惜和纠结。
“我姐夫容貌甚美,阿姐与姐夫郎才女貌,天作之合。”
陈婉月真是瞎了眼,这么好的未婚夫也不要,她就等着看她以后能嫁个什么样的神仙。
不过也多亏她退亲,不然还没阿姐什么事儿呢。
玉珠又说,“阿姐,听说姐夫书读的很好,那他明年会下场么?”
陈婉清细细的嚼碎了口中的馄饨,咽到肚子里,这才问,“小丫头一个,你关心这件事情做什么?”
“嘿嘿,我听我娘说,陈婉月后来定下的那个,明年也会下场。我就想看看,若来年我姐夫考中了秀才,李家那个没考中,陈婉月会露出怎样追悔莫及的表情。”
钱玉珠家住在县城,家里又开铺子,消息在他们哪里流通的非常快。
况且因为关心这件事,陈柏还特意打听着,去李存所在的私塾看了看。
陈柏是个老实人,有啥说啥,回来后就说,“那小子文质彬彬,他的夫子与同窗都对他评价很高。他功课学问极好,听说来年不仅有望中秀才,还有望中案首。”
案首可是秀才中的第一,玉珠私以为,她爹肯定是夸大了。
就这县城小小私塾里的学子,年纪还那么轻,能考中廪生,那都是祖上积德,中案首……她觉得她现在的大姐夫才配中案首!
玉珠还想说别的,陈婉清却开口说,“冬天天冷,馄饨一会儿就凉了。你想说什么,等吃完了饭再说。不然回头吃了冷的,再闹肚子,这罪过我可担待不起。”
小姐俩这就埋头吃起饭来。
玉珠没看见的地方,陈婉清拿着筷子的手指微僵,就连咀嚼的动作,都不太自然。
王掌柜接过了老伯送上的馄饨,开口问赵璟,“你方才偷偷摸摸做什么去了?去结账了对不对?说好的你跟我跑这一趟,我请你用一顿午饭,你这怎么还不给我兑现诺言的机会呢?”
王掌柜眉眼中都是笑意,显然这就是在打趣赵璟。
谁能想到呢,不过是几天不见,赵璟不仅退婚又订婚,如今的未婚妻,竟还是与他有些生意往来的陈姑娘。
想起上一次陈婉清去墨香斋送香,当时赵璟也在。彼时他们两个站在一起,他还曾感叹,这两人,一个清冷俊逸,一个妩媚多娇,站在一处实在般配。
无奈赵璟早早就定了娃娃亲,两人有缘无分。
他却无论如何也想不到,短短几天时间,事情急转直下。再见面,这两人竟连亲事都定下了。
联想到方才赵璟状似无意,却一眼又一眼往陈婉清哪里瞟,陡然想到什么,又起身过去结账,王掌柜啼笑皆非,忍不住指着赵璟说,“你也有上赶着的一天。璟哥儿啊,你和我说实话,你是不是早就对陈姑娘……”
赵璟说,“王掌柜,我成婚前这段时间,若有需要我润笔写拜帖、贺词以及礼单的,都可帮我接下来。我以后每三日来县城一趟,争取不让客人久等。”
王掌柜忘了自己刚才要说什么话,他只愈发压低了声音,问赵璟,“先是提亲,后是定亲,把你那荷包都掏空了吧?你这是急着先赚一笔,好把聘礼挣出来是不是?”
聘礼其实陈家根本没准备要,许素英甚至已经与赵大娘与二伯娘透话,说是定亲礼足够厚重,便当做是聘礼了。
主要还是顾念着赵娘子要吃药,赵璟要科举,日常花销且不小。
陈家又不是卖闺女,不需要使劲从女婿家抠银子。
话是如此说,但赵璟不能真的一点聘礼不给。
不仅要给聘礼,他还想多给些。
阿姐嫁与他,他总舍不得她委屈。
依照他目前的条件,要阿姐的聘礼与县城的富户比,那肯定比不起。但在自己的能耐范围内,赵璟只想给陈婉清最好的。
“我不挑活儿,有什么活儿接什么活儿,在我成婚前,就有劳您了。”
王掌柜啧啧,这还是个痴情种了?
但是,“为什么是成婚前?难道成婚后你就不接了?”
“怕是不能接了。”
阿姐嫁过来,必定要严加看管他。且那时距离来年县试也很近了,他也不敢托大。因而,还是将之后的时间,都用上苦读做题上。
王掌柜听明白了他的意思,一会儿摇头,一会儿叹息,吃着馄饨还不忘意味深长的念叨一声,“原来你是这样的赵璟……”
陈婉清与玉珠吃完馄饨,先去结账,往外掏铜板时,却被店家告知,那个穿一身青色长袍的少年郎,已经替他们结过了。
老板娘笑盈盈的看着怔住的陈婉清,好笑说,“你们不是已经定亲了么?都是未婚夫了,那少年郎替你付饭钱怎么了?小姑娘,可别再把钱还回去,你要真是心里过意不去,回头给他绣个荷包,做双鞋子。他拿了东西,肯定比捡到金元宝都开心。”
话是如此说,陈婉清到底是走到了赵璟边上。
赵璟已经吃完了,此时正拿起帕子擦了嘴。
察觉到她走过来,赵璟忙站起身。
“阿姐,怎么了?”
陈婉清没问赵璟怎么帮着结账的话,只问他,“你这边什么时候能忙完?”
王掌柜笑呵呵的放下汤匙,慢悠悠的往外走,“我吃好了,先去外边转一转。璟哥儿,你随后再过来啊。”
话是这么说,但不断有食客进店,他们又免不了视线往他们身上扫,陈婉清与赵璟不自在,便转身往外走。
“可早可晚,我这边没什么要紧的,什么时候离开都行。阿姐有什么事情么?”
“那你申时初来沁香坊找我吧。我今天要买些香料回去,有些重,你帮我背一下。”
在赵璟看不见的角落,玉珠躲在堂姐背后嘿嘿笑。
什么背不动,就是一篓子香料,又能有几十斤?
堂姐从小做活,早些年还曾背着香匣子来私塾门口卖,且一卖就是一整天。她体力好着呢,背一篓子香料回赵家村完全不是问题。
但玉珠不会拆穿堂姐。
她知道堂姐这是害羞了。
嘿嘿嘿,害羞又别扭的堂姐,好可爱。
赵璟微怔过后,掩住心中的波动,微微颔首,“好,我届时去接阿姐……阿姐买香料,可需要我做陪?”
“不用你,王掌柜还在等你,你忙你的事情去吧,我带玉珠去。”
玉珠从她背后钻出来,举手发誓,“姐夫放心,我会跟紧堂姐的,坚决不让堂姐走丢。嘿嘿嘿,若我这次表现的好,等姐夫下次来县城,给我买糖葫芦吃。”
赵璟自然应“好”。
如此四人分开,往两个方向去。
陈婉清带着玉珠去卖香料的铺子,赵璟则与王掌柜往墨香斋去。
走出一段路了,王掌柜才深沉的吐了一口气,“璟哥儿啊,我知道你少年慕艾,正是心热的时候。但是,按你这个速度,咱们走到墨香斋,怕是天都要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