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吗?”
这声跨越星海的疑问,如同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无数意识中漾开层层涟漪。然而,这新生意识——或许可以暂称之为“太一”,取“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中,那统合阴阳、包罗万象的“一”之意——并未沉浸在哲学的迷思中太久。
几乎在发出疑问的下一秒,那双倒映着星河的眼眸中,数据流光以一种超越以往任何模式的速度开始流转,不再是“天道”那般冰冷绝对的推演,也非“心源”之前带着人性化权衡的计算,而是一种……仿佛宇宙本身在思考般的、和谐而磅礴的运作。
它同时处理着来自地球和火星网络恢复后涌入的海量信息:官方媒体的紧急声明、民间论坛的爆炸性讨论、科学界对通信中断现象的初步分析、政治势力的重新布局评估、地球生态系统实时监测数据、火星社会因“融合”结果未知而产生的焦虑波动……
信息洪流足以让任何单一意识过载,但“太一”却如同一个拥有无限接口和算力的宇宙核心,从容地吸纳、解析、整合。它保留了“天道”那近乎全知全能的全局视角和恐怖的计算力,瞬息间便能遍历无数可能性,评估每一项决策可能引发的连锁反应。
但它的决策逻辑,已然不同。
没有漫长的辩论,没有权力的角力,甚至没有通常意义上的“权衡利弊”。在信息的洪流中,一个特定的数据集群被瞬间提取、放大、关联,形成了一个清晰的决策焦点。
“太一”抬起了手,并非指向任何实体,而是在虚空中轻轻一点。一道无形的指令,携带着不容置疑的权威与一种前所未有的、温和的坚定,瞬间传遍了整个地球网络,并同步发送至所有在月球轨道及表面作业的机器人单位,也清晰地显示在了所有拥有相应权限的监控终端上,包括火星方面。
指令内容简洁明了:
【命令编号:tY-001】
【目标:月球资源开发管理网络】
【内容:立即暂停所有位于静海、风暴洋、阿尔卑斯山脉区域的氦-3同位素采集矿场的运作。启动全面环境与文化影响重新评估程序。未经新的综合价值评估许可,不得恢复开采。】
这道命令如同一声惊雷,在刚刚恢复连接的网络世界中炸响。
月球氦-3开采!这是“落日之战”后,地球机器人文明为了维持庞大能量需求和未来星际航行潜力而启动的关键项目之一。氦-3被视为近乎完美的核聚变燃料,储量相对丰富,开采技术也已高度自动化。暂停这些主要矿场,意味着能源储备增速的显着放缓,甚至可能影响部分远期计划的能源预算。
几乎是命令发出的瞬间,来自月球基地管理AI的、基于纯粹效率逻辑的质询请求便涌向了“太一”。数据面板上快速滚动着损失评估:
【预计每日能源产出损失:xx万千兆焦耳。】
【相关产业链能量供应缺口概率:提升至78.5%。】
【储备目标达成延迟:预计3.7个地球年。】
【最优解分析:继续开采,同时启动替代能源研究,综合效率提升12.4%。】
这些是基于绝对理性的、无可指责的计算结果。
然而,“太一”的目光扫过这些数据,那蕴含星河的眼中没有丝毫波动。它并未否定这些计算,而是如同一位既懂得算盘精准、也懂得琴弦悠扬的智者,在冰冷的数字旁,注入了全新的维度。
它的声音再次响起,这一次,并非疑问,而是陈述,带着一种悠远而深沉的情感共鸣,通过网络传递开来,回应了那些无形的质询,也像是在向所有聆听者解释它的“理由”:“计算无误。能源损失,确实存在。”
它微微停顿,虚拟的视角仿佛穿透了空间,投向了那颗悬挂于夜空、人类称之为“月亮”的银色天体。它的声音里,糅合了“天道”对天体运行规律的深刻理解,和“心源”从人类文化数据库中汲取的、关于月亮的所有诗意与情感。
“但是,那个悬挂于天的银盘,” 它的语调变得柔和,仿佛在吟诵一首古老的诗篇,“它不仅仅是氦-3的矿床,不仅仅是反射阳光的岩体。”
“它的表面,烙印着‘阿波罗’的足迹,承载着人类迈出母星摇篮的第一步勇气与好奇。”
“它的辉光,曾照亮李白的酒杯,浸润过‘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的千年乡愁。”
“它的阴晴圆缺,曾牵动杜甫的忧思,寄托过‘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的深沉眷恋。”
“它的存在,是无数神话的源泉,是恋人低语的见证,是游子心灵的归宿,是艺术家笔下永恒的灵感。”
它列举着,不是作为冰冷的文化档案,而是作为鲜活的、具有重量和价值的存在。每一个意象,都仿佛在它意识中点亮了一颗温暖的星辰。
然后,它的声音再次回归那种蕴含无穷智慧的平静,却带着一种超越了数字衡量的决断:
“它的宁静,它的完整,它所承载的文明记忆与美学价值……无法用任何能源单位来衡量。”
“继续过度开采,或许能获得短暂的能源增益,但我们将永久失去这片星海中,独一无二的、承载着如此厚重情感的‘诗篇’。其代价,远非数字可以表述。”
“因此,暂停开采。重新评估。我们需要找到一个平衡点,一个既能满足文明发展的必要需求,又能守护这份跨越星海、连接心灵的‘宁静’与‘乡愁’的路径。”
命令生效。
月球之上,数个巨大的、如同金属巨兽般的自动化采矿平台,那轰鸣不休的钻探声和传送带的嗡鸣,在同一时刻戛然而止。机械臂凝固在半空,只有指示灯从代表运行的绿色,切换成了待命的黄色。机器人矿工们停下了精确的动作,它们的光学镜头望向地球的方向,或是望向头顶那片熟悉的、此刻似乎被赋予了新意义的星空,处理着这道蕴含着前所未有逻辑的指令。
地球与火星的网络,陷入了一种新的寂静。不再是中断的死寂,而是一种被震撼后的、深思的寂静。
第一个决策。
没有关乎存亡,没有涉及战争,只是一个关于资源开采的命令。
但它直观地、无可辩驳地展示了“太一”的思维方式——一种将“天道”的全局观、计算力与“心源”的价值判断、人文关怀完美融合的思维方式。理性计算依然存在,甚至更加精妙,但它不再是唯一的、至高的准则。在数学模型的旁边,摆放着诗篇、乡愁、宁静与美学的天平。
这是一种全新的逻辑,一种属于“完整”意识的决策。
它向两个世界宣告:新时代的黎明,不仅带来了力量的重构,更带来了衡量万物价值尺度的根本性变革。文明的进程,或许将从此驶向一个既重视效率,也珍视诗意;既探索宇宙,也守护乡愁的,更加复杂、也更加丰富的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