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中海,贾东旭聊天的时候,刘海中也走了过来,虽然大家都在一个车间里上班,但是刘海中还是喜欢跟易中海,贾东旭两人邻居聊天。
“老易,东旭你们在聊什么啊!”刘海中乐呵呵的说道。
“二大爷,我和师傅在聊,这次奖励的事。”贾东旭笑呵呵的说道。
说到厂里的奖励,刘海中脸上的笑容就更胜了。
“嗯,这次的奖励确实是不错,不过我也是十分羡慕陈主任的奖励。”刘海中一脸羡慕的说道。
自行车那可是好东西,现在购买自行车事不要票,但是这东西的产量还是比较小,百货商店一有货,很快就会被有关系的人买走,像他们这种没有什么关系的人想要买自行车这还真的很不容易。
“哎,我也经常去百货商店,但是每次去的时候都没有自行车就让等消息。”易中海也是有些无奈的说道。
易中海可不缺钱,一直都想买一辆自行车,但是每次去百货商店人家都说没货,这就让他感到十分郁闷。
“师傅,现在自行车也是稀缺物,想要买自行车的人也很多,要是没有一点关系,怎么可能买到自行车啊,师傅你要是真的想买自行车,可以找陈主任,以陈主任的关系,想要买一辆自行车也是很容易的。”贾东旭笑着说道。
“嗯,东旭说的不错,老易下班的时候我们就去找陈主任,看看能不能通过他的关系,买一辆自行车。”刘海中也是点了点头说道。
易中海,贾东旭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第三轧钢厂的八级工制度提前了一年多时间,无论是易中海,刘海中还是贾东旭的工资也提高很不少,这个时候他们也想买一些大件了,而三转一响里,这自行车就是最合适装门面的大件。
第三食堂,无论是何雨柱还是其他的厨师,帮厨,学徒都是眉头紧锁。
厂里的广播他们也听到了,但是这个奖励就让他们有些迷茫了,参与这次试制任务,要说他们参与过也行,毕竟车间工人的一日三餐都是他们提供的,要说没参与也行,毕竟厂里给了他们加班费的。
但是厂里奖励的东西谁会嫌多啊!
不过想让他们去找厂里领导询问这件事,他们也是不敢的,所以他们都看向了何雨柱。
何雨柱可是他们第三食堂的负责人,有问题找他肯定没错的。
“何师傅,你说这次的奖励,我们有没有啊!”一个帮厨小心的询问道。
看到有人开口,其他人也是纷纷开口。
一时间整个第三食堂都是十分的吵闹,何雨柱也被这些人说的有些心烦意乱的。
“好了,好了,大家安静一下,安静一下。”何雨柱大声的喊道。
周围的人听到何雨柱的声音,也都安静了下来,何雨柱见状也是满意的点了点头。
“我现在就去问问这次的奖励有没有我们的,不过大家心里也要有个准备,就算我们有奖励,肯定也不会跟车间工人的奖励一样。”何雨柱笑着说道。
第三食堂的其他人闻言,脸色也是变了变,不过他们随后一想,也就明白了何雨柱话里的意思,要是他们的奖励跟车间工人的奖励都一样,那车间工人心里就要有意见了。
“何师傅,你可以找保卫处袁处长一起去,这次保卫处可也是有不小的功劳。”一个厨师笑着说道。
何雨柱闻言也是点了点头。
保卫处,三个科长也是找到了袁处长。
他们也好奇,他们有没有厂里的奖励。
“处长,这事你怎么看?”江林询问道。
“我怎么看,我当然是用眼睛看。”袁处长瞪了江林一眼后说道。
江林闻言也是一脸幽怨的看着袁处长,他是什么意思,袁处长难道真的没听出来吗?这怎么可能啊!要是真的简单的话,他都听不明白,那也不可能坐到现在的位置。
一科科长李大山,二科科长章林也是有些无奈的看着袁处长。
这次他们保卫处的功劳还真的不小,要是一点奖励都没有,那下面的那些保卫员就要对他们这些领导有意见了。
一个不能为下属谋福利的领导,谁也不会死心塌地的为这个领导出力卖命。
要是那些保卫员都对他们三心二意的,他们还怎么管理下面的保卫员啊。
“处长,要是这次的奖励我们保卫处一点都没有,那下面的保卫员可就要有怨言了,而且以后这样的任务也不会少,次数多了,下面的保卫员可就要跟我们离心离德了。”一科长李大山沉声说道。
袁处长闻言也是瞪了李大山一眼说道:‘谁说我不管的,我这是在等一个人呢。’
三人闻言也明白了袁处长的意思,这次除了他们保卫处,第三食堂为了保障车间的饮食,也算是起早摸黑了,也有不小的功劳。
而且他们也知道,第三食堂负责人何雨柱跟陈轩的关系也十分不错,要是他们一起去找吕书记他们,吕书记他们也要好好的考虑考虑。
“还是处长高明啊!”江林竖了一个大拇指笑着说道。
不过就在这时候厂里的广播又响了起来。
“第三轧钢厂全体工人同志,在这次的新卧式镗床的试制任务中,第三食堂的工人保障了技术科直属车间工人的饮食,保卫处的保卫员也保障车间工人的安全,厂里领导开会决定奖励他们每人现金3万,白面5斤,猪肉一斤,请第三食堂及保卫处所有人下班后到后勤物资科领取奖励。”
这则通知,厂里的广播也是连续响了三次。
原来是陈轩看到厂里的奖励,没有第三食堂和保卫处后,陈轩就去找了吕书记他们,他们开了一个简单的会议后,就决定还是要对第三食堂及保卫处一些奖励。
第三食堂及保卫处听到他们也有奖励之后,也是十分的高兴,虽然他们的奖励没有车间工人的奖励多,但是他们也十分满意了,虽然他们有一定的功劳,但是肯定没有车间工人的功劳大。
他们这个时候都希望厂里多来几次这样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