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饭的时候很是热闹,如意的两个嫂子都是健谈的女人,和秦月娘一块说起东家长西家短的时候一点都看不出来她们关系不好。
本来如意是只听着不插话的,毕竟她们说的大部分她都不知道是谁。
也不知道是不是二嫂看出来了她的状态,突然凑近了问了一句。
“如意,隔壁杏花村的闯娃也在山上吧?”
如意愣了一下,然后才想起来,闯娃是明真以前的名字。
这还多亏了她平日里关注明真比较多,要不然还搞不清楚呢。
她点了点头,问:“二嫂怎么想起来了他了?”
二嫂一副终于找到共同话题的庆幸样子,说:“闯娃也不容易,他爹死得早,他娘身体也就那样,性子还有些软弱,两人要不是山上收人都要饿死了。”
如意对这个还是知道的,当初上山的二十人,不管男孩还是女孩都是家里特别困难的。
于是如意点了点头,没多说什么。她知道她二嫂肯定没说完,她只要继续听就行。
而且二嫂娘家就是隔壁杏花村的,消息肯定也更灵通一些。
果然,二嫂已经继续八卦下去了,“本来闯娃一走,他娘一个人可算能喘口气了。但那时候大家都说上山的孩子以后是有大造化的,他娘就被人盯上了。”
她二嫂说到这里本来还想卖个关子,让小姑子追问一下。
但她突然就看到小姑子眼神一凝,面色已经沉了下来,就知道小姑子是想歪了。
吓得她赶紧继续,“那啥,是好事!就是有人想给他娘做媒,娶了他娘以后就多个有出息的儿子,这多划算啊!”
如意:…
别说,这样比直接动手之类的好多了。
只能说,大家都很有生存智慧。
不过事关明真,她也没忍住多问了两句:“那后来怎么样了?”
二嫂表情有些一言难尽,“还能怎么样,闯娃他娘这人有些立不起来,以前儿子在家的时候觉得自己有依靠还好。现在儿子走了觉得自己一个人特别可怜,被人哄了几句就跟人好了!”
说完还吐槽:“要我说她就是不会想,儿子以后又不是不下山了,现在就相当于去山上当个学徒,她在家把家给守好了,以后孩子回来她就只管享福了,结果她还跟人家成亲伺候一家子去了!”
如意意外地看了她二嫂一眼,这个时候的社会情况就是女人都会想要个男人依靠,明真他娘那种才是大多数,倒是她二嫂这种想法的人少见一些。
这不,她大嫂就已经插话了:“弟妹可说错了,人家闯娃他娘这样也挺好的,她又找一家,以后闯娃也能多些帮衬的人。”
二嫂听到这话偏过头去撇了撇嘴,不过也没有硬顶回去,而是说:“大嫂的话也有道理,但是她想再找一家也得找个好点的吧,苏家那可是个火坑,就苏家那老婆子就不是个好相与的!”
大嫂这次也没多反驳,很是认同的点了点头,看来这苏家是真不好。
倒是一旁的秦月娘说了句:“苏家固然有很多不好,可苏家只有女儿没有儿子,秦月娘嫁过去只要生个儿子就能站住脚了。”
大嫂和二嫂对视了一眼,互相笑了一下,很有些其他意味在里边。
然后大嫂说:“娘说得对,正好去年闯娃他娘生了儿子,前几天苏家老婆子又去了,以后都是她的好日子了!”
二嫂也赶紧跟上:“对,以后只要她能好好把儿子养大,别像苏家前几个女儿一样没了,肯定有好日子过!”
如意听着她话里有话,知道她还是觉得明真他娘再嫁是自讨苦吃。
如意虽然也是这样觉得的,但现在饭桌上好不容易达到了微妙的平衡,她也就没再多说什么。
不过二嫂倒是又开口了,“说起这个,你们知道吗?苏老婆子有了孙子有的时候都是笑着去的。”
显然秦月娘和大嫂还真不知道这件事,都好奇的看了过去。
二嫂看自己终于有了独家消息,显然更高兴了,压低声音说:“苏家老婆子前几天不是突然去了吗?她之前身体挺好的,突然就走了,就有人怀疑说是有问题。”
说到这里她还给了一个大家都懂得的眼神,如意知道她这话是说有人觉得苏老婆子的死有异常,可能是有人或是干脆不是人动的手。
二嫂已经继续讲下去了:“但这话很快就被人反驳了,因为苏老婆子死的时候特别高兴,嘴角都快咧到耳朵边了,怎么可能是出了意外。”
如意听到这里觉得不对,问了一句:“笑的咧到了耳朵边,确定吗?”
二嫂被她一问顿时犹豫了起来,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那啥,如意啊,我也就是听我娘说的,你也知道我娘她这个年纪的人说起来这事总喜欢带三分夸大,所以她这回说的真的假的我也不知道啊。不过是笑着死的肯定是真的!”
如意点了点头,没再说话。
她也知道很多村子里的八卦消息都是越说越离谱,可能人家最初只是嘴角微微上扬,传到后来说人家咧到耳朵边也是很正常的。
二嫂看她没有继续问,这才松了口气,也不敢再继续说苏家了。
倒是秦月娘在旁边吐槽了一句:“成天就知道和人瞎叨叨,真到了有人问的时候又一点用没有!”
二嫂明显不想这时候和秦月娘正面起冲突,听到这话当时就不太高兴,但也没说什么。
然后秦月娘又开始说起了其他的,转移了桌上的话题。
等吃完饭,大嫂和二嫂帮忙收拾好,就要告辞了。
如意干脆在商城买了几张最便宜的镇邪符,给大哥和二哥两家每人都发了一张,嘱咐他们贴身收好,这才目送他们回家。
等家里就剩方大锤和秦月娘,如意这才把她带回来的包袱打开,给他们看她带回来的东西。
又郑重跟他们说了之后别送粮食上山了,两人知道她以后能随时下山了,这才同意了。
如意又在家里睡了个午觉,她以前的房间还保留着,收拾的也很好,可见秦月娘平日里是经常打扫的。
直到天色不早了,如意估摸着时间,怕太晚了容易遇到事情,这才在家人的不舍中离开了。
她回到道观的时候天色已经有些微昏暗了,清虚子正在道馆门口,看到她明显松了一口气。
不过还是问了句:“怎么样?一切顺利吗?”
如意点了点头,“挺顺利的,什么都没看见!”
清虚子这才放心,招呼她去饭厅吃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