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东部海域 · 高空突防空域 · 午夜23:45
六架轰-6N战略轰炸机在八架歼-20隐形战机的护航下,组成两个攻击编队,以1.5万米高度悄然突入日本领空。每架轰炸机都挂载着24枚特种石墨炸弹,修长的弹体在月光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泽,弹身上喷涂着断电-7型的黑色标识。
鹰群报告,已抵达投掷点,坐标:北纬35°41,东经139°46编队指挥官赵翼大校的声音通过量子加密信道清晰传出,目标:东京电网核心枢纽——新丰洲变电站、埼玉主变电所、千叶电力调度中心。气象条件适宜,风速4级,湿度65%,石墨纤维可达到最佳扩散效果。
后舱投弹手迅速确认目标参数:炸弹舱开启,投掷程序启动。投掷间隔0.5秒,散布模式c。让这座不夜城见识什么叫做真正的黑暗。
死神降临
23:58,144枚石墨炸弹以精确的间隔从弹舱中落下,在3000米预定高度自动解体,释放出数亿根经过特殊镀铜处理的碳纤维丝。这些直径仅7微米的纤维在空气中形成巨大的,随着东南风向整个东京都市圈飘散。
那是什么?好像下雪了?涩谷街头的夜归人看到空中飘落的,好奇地伸手触摸。
电网崩溃
00:03,灾难以连锁反应的形式瞬间发生:
新丰洲变电站:石墨纤维导致500千伏主变压器短路爆炸,巨大的火球照亮夜空
埼玉主变电所:控制室所有屏幕瞬间蓝屏,应急电源启动失败
千叶调度中心:电网自动化系统全面宕机,无法进行负荷切换
东京都市圈:23个区同时断电,霓虹灯瞬间熄灭,城市陷入死寂
全域停电!全域停电!东京电力公司社长山田在应急指挥中心惊呼,所有主干线路同时跳闸!备用系统无法启动!立即启动一级应急预案!
技术原理
这种断电-7型石墨炸弹展现出恐怖效能:
超导特性:碳纤维经过镀铜处理,导电率达到60mS\/m,远超普通金属
粘附设计:纤维表面带有静电荷,能牢牢附着在任何设备表面
难清除性:微米级纤维渗入设备内部,常规清理方法完全无效
环境适配:智能引信根据气象数据自动调整纤维长度和散布密度
连锁反应
停电立即引发灾难性后果:
交通运输:新干线列车瘫痪在轨道上,超过10万人被困;地铁系统停运,乘客被迫疏散
医疗系统:大型医院备用电源仅能维持4小时,手术被迫中断,重症患者生命垂危
金融交易:东京证券交易所数据全部丢失,日经指数期货交易完全中断
民生保障:供水系统因水泵停转逐渐中断,2000万人面临断水危机
这是我们建社以来遭遇过最严重的电网攻击!日本经济产业大臣在紧急内阁会议上报告,东京都市圈完全瘫痪,恢复至少需要72小时!
应急失败
日方采取的应急措施全部失效:
传统清理:维修人员尝试用压缩空气清理,反而使纤维扩散更广
消防介入:消防队喷水灭火导致大面积短路,加剧设备损坏
专家建议:专家提出的干冰清理法效率太低,无法应对如此大范围污染
美军援助:横田美军基地派出的专家团队也束手无策
战略效果评估
72小时后的统计显示惊人战果:
工业生产:东京都市圈工业生产完全停滞,丰田、索尼等巨头工厂停产
人口影响:超过4000万人口陷入黑暗,社会秩序濒临崩溃
军事基地:美军横田基地成为电力孤岛,作战能力下降80%
经济损失: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00亿美元,供应链中断影响全球
全球关注与反应
bbc紧急新闻:「石墨炸弹让东京陷入黑暗,现代文明脆弱性暴露无遗!」
《金融时报》头版:「全球供应链遭遇致命打击,日系汽车全球停产!」
《华尔街日报》社论:「非致命武器展现战略威力,战争形态发生革命性变化!」
技术突破细节
战后技术评估显示:
纤维优化:碳纤维长度精确控制在5-8毫米,确保最佳短路效果
扩散控制:使用可生物降解材料,48小时后自动分解,避免永久环境污染
精准打击:通过气象卫星实时监测数据,自动调整投掷参数
智能识别:基于AI算法优先攻击关键电力节点,最大化打击效果
人道主义考量
值得注意的技术细节:
使用可降解材料,避免永久性环境污染
避开医院、供水厂等关键民生设施
弹头添加荧光标识,便于后续识别清理
通过国际渠道提前30分钟发出预警
最终恢复
五天后,当最后一片石墨纤维分解完毕,东京电网开始逐步恢复。但这场硅火焚天让日本付出了沉重代价,首相在电视讲话中承认:我们在电力安全领域存在严重漏洞,必须进行全面反思和重建。
历史意义与深层影响
这场没有造成人员伤亡的电力战争,用最残酷的方式证明:现代文明最脆弱的命脉,就是那张看不见的电网。当碳纤维取代炮弹成为武器时,战争已经进入一个全新的维度——打击基础设施比消灭军队更能决定战争胜负。
一位军事战略家在战后分析中指出:中国人没有使用一枚杀伤性弹药,就让亚洲最大的都市圈陷入瘫痪。这不仅是军事胜利,更是对现代国家运行基础的完美解剖。从此以后,每个国家都要重新思考:什么才是真正的国家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