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回顾:上一章,陈宇面临军区处分,同时根据地物资运输队屡遭伏击,他怀疑日军启用“紫电”新型密码系统。
此刻,陈宇正在办公室里写入党申请书,而情报站那边,王秀兰正为破解密码绞尽脑汁。
阜平情报站的办公室里,陈宇坐在桌前,桌上铺着一张纸,他手中的钢笔在纸上缓缓移动。
窗外,警卫排操练的口号声阵阵传来,“一二一,一二一”,整齐而有力。陈宇写着写着,钢笔尖在“为人民服务”几个字处停顿了一下。
他抬起头,目光透过窗户,望向远方,心中想着这段时间的经历,那些牺牲的战士,还有日军层出不穷的阴谋。
“为人民服务,这不仅仅是几个字,更是我一生的追求。
无论遇到多少困难,我都要为了人民,为了革命事业奋斗到底。”陈宇低声自语道,眼神中透着坚定。
随后,他又低下头,继续认真地书写着入党申请书。
与此同时,情报站里,军区电台多次截获日军密电,电报机“滴滴”作响,声音在安静的房间里格外清晰。
王秀兰眉头紧锁,手中拿着密码纸,“啪”的一声拍在了算盘上。
“连续七天,每组数字都带小数点。”王秀兰一边拨着算珠,一边自言自语。
突然,她想起陈宇之前说的话,“日军信气象迷信——”她的指尖顿住,眼睛一亮,“这组数字是昨天的降雨量!3.7毫米, exactly(精确地)对应‘进攻’!”
王秀兰立刻联想到 1945 年八路军成立的“气象情报小组”,她仿佛从那些历史人物的智慧中汲取了力量。
她开始用算珠模拟密码本页码,嘴里念叨着:“第三档算珠代表密码本第 3 章……”
而在保定电台站,日军的监听人员正紧张地忙碌着。
他们头戴耳机,仔细监听着八路军的通讯信号,试图发现对方是否破解了“紫电”密码。
一个日军军官在旁边来回踱步,时不时低头查看监听设备,神色严肃。
“一定要密切注意,不能让八路军识破我们的密码。”日军军官说道。
就在王秀兰努力破解密码时,小李抱着一摞气象记录,急匆匆地冲了进来。
“王姐,1943 年的密码本里,‘风速 8 米’对应‘撤退’!”小李喘着粗气,指着其中一页,“这上面的批注笔迹,和李参谋当年的密信一样!”
王秀兰接过气象记录,仔细查看,“没错,看来这其中的关联不简单。小李,你可帮了大忙了。”
小李挠挠头,笑着说:“我也是找资料的时候突然发现的,希望能对破解密码有帮助。”
在保定电台站,宫本坐在电台前,脸上挂着冷笑。
他手指在发报机上敲下新指令:“用紫电第三套密码,让他们以为破解的是真情报。”
旁边摊着王秀兰的档案,照片上的她戴着和伪军第三十六师李参谋同款的玉佩。宫本拿起照片,轻轻摩挲着。
想起审讯李参谋时的场景,宫本嘴角露出一丝阴险的笑容。
当时,宫本用李参谋妹妹的绣鞋敲击桌面,“你妹妹在阜平算珠声响得比枪声还急,你说她要是知道你在保定……”
李参谋脸色苍白,眼中满是恐惧,“你们到底想怎么样?”
宫本凑近李参谋,低声说:“很简单,按照我们说的做,把情报传递给八路军。不然,你妹妹的命可就没了。”
李参谋犹豫了一下,最终还是无奈地点了点头。
宫本看着李参谋,满意地说:“识趣就好,只要你好好配合,等事情成功了,你和你妹妹都能平安无事。”
王秀兰继续用算盘破解密码,算到最后一组数字时,算盘突然卡住。
那组数字是:“24,17”——正是她和失踪哥哥的生日。
王秀兰愣住了,心中涌起一阵疑惑和不安。“为什么会出现我和哥哥生日的数字?这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王秀兰喃喃自语道。
她盯着算盘上的数字,眉头皱得更紧了,试图从这神秘的数字中找到线索。
忙碌了一阵后,林悦来到陈宇的办公室送文件,轻轻推开门,走进房间。
林悦将文件放在桌上,递文件时用“三短两长”的叩指暗号敲了敲桌面。陈宇抬头,两人视线交汇,林悦低声说:“这是刚整理好的资料。”
陈宇接过文件,指尖碰到林悦的手,两人同时缩回。
陈宇喉结动了动,“谢了。”林悦低头理了理衣角,没有说话,转身轻轻走出了办公室。
在日军特高课办公室里,井上今村和渡边麻友正在交谈。
井上今村说:“这次的‘紫电’密码,一定要让八路军摸不着头脑。宫本那边已经安排好了,就等八路军上钩。”
渡边麻友点了点头,“哈依!不过,八路军也不傻,我们还是要小心。”
井上今村冷笑一声,“哼,他们就算破解了一部分,也是我们故意泄露的假情报。这次,一定要给他们致命一击。”
在根据地的客栈里,客栈老板正往腌菜坛里塞油纸包。坛沿的盐粒沾了半张字条,他却浑然不觉。
这时,一位客人走过来,问道:“老板,你这是在做什么呢?”
客栈老板笑着回答:“哦,这是自家腌的咸菜,准备给客人吃的。”
客人点了点头,没有再多问。而客栈老板继续忙碌着,他的举动,似乎隐藏着什么秘密。
【互动提问】
你认为日军“紫电”密码中出现王秀兰和她哥哥生日数字的意图是什么?
A. 这是一个巧合,与密码无关
b. 日军故意以此扰乱王秀兰的破解思路
c. 这背后隐藏着与王秀兰哥哥相关的重要线索
请在评论区留言。
【悬疑彩蛋】
本章提到与李参谋密信一样笔迹的批注,这将如何影响密码的破解以及后续剧情?下章为你揭晓。
【追更引导】
下章陈宇将如何利用现有的线索,应对日军的假情报?
双面间谍又将在这场赌命局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速点追更 + 订阅,看陈宇如何带领战术小队破解“樱花行动”! 双面间谍的赌命局!假情报喂给日军。
真实历史彩蛋:
抗战密码战冷知识:日军「书籍密码」与《大地》迷局
1939年,重庆防空警报频繁响起。军统破译专家雅德利(herbert Yardley)发现,日军轰炸指令竟藏在一本英文小说里——诺贝尔文学奖得主赛珍珠的《大地》 。
日军间谍将小说页码、行数、单词位置转化为密码:如第17页第3行第5个词对应“重庆”,第18页第7行第2词代表“轰炸时间”。
这种“无限不重复式”加密让军统一度束手无策。直到雅德利通过内线潜入间谍书房,发现《大地》书页上被红笔圈出的关键词,才揭开谜底 。
更讽刺的是,日军密码本的“灵感”竟来自中国古籍。
甲午战争期间,清军曾用《康熙字典》页码加密,被日军截获后反向破解,导致北洋水师惨败。
抗战时期,日军将这种传统密码术与西方文学结合,试图制造双重壁垒,却因《大地》在中国发行量较大,最终被雅德利团队突破。
类似的“书籍密码”还出现在延安。1944年,中央社会部通过密取国民党联络参谋的密码本,成功破译其与重庆的往来电文,为毛泽东赴重庆谈判争取了主动权 。
而八路军为防止日军监听,甚至直接用俄语明码通话——左权将军在太行山指挥作战时,曾用流利俄语与总部联络,气得日军监听员摔耳机。
这些被尘封的密码战细节,揭示了一个残酷现实:在情报战场上,一本看似普通的书、一句日常对话,都可能成为决定生死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