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书河书屋 >  明末改革 >   第3章 困难

李岩的融入倒是颇为顺利。他本是读书人出身,知书达理,言行有度,加之确实颇有才学见识,无论是与孙传庭商讨军务,还是同范景文议论地方政事,都能言之有物,很快便赢得了两位上官的欣赏和尊重。

然而,其妻红娘子——如今已更名李华——却让孙传庭感到颇为头痛。这头痛倒并非因为她不守规矩、桀骜难驯。事实上,自被陛下授予总兵衔后,她在丈夫李岩的悉心劝导下,言行举止已收敛了许多,努力学着符合朝廷命官的身份。

问题在于,这位新晋的李总兵,年纪不过二十出头,容貌本就十分出众,昔日江湖闯荡磨砺出的那股飒爽英气,并未因身份转变而消散,反而与官袍玉带形成一种独特而耀眼的气质。她即便只是寻常巡营、督导操练,所到之处,也必然成为全场军士目光追随的焦点。

幸而孙传庭麾下这些兵马,多是他在军屯中一手带出的精锐,军纪远胜寻常明军,尚能保持克制,谨守本分。若换作其他地方那些军纪涣散的官兵,见到如此一位年轻貌美的女总兵,恐怕早已心思浮动,难以管束了。

可即便如此,李华的存在本身,就如同一块投入平静湖面的石子,在严谨的军营中激荡起层层难以言喻的涟漪。孙传庭不得不分出更多心神,时刻留意着军营中的风气,既怕部下行为失当,也怕李华处理不当引发事端。

这位素来以威严冷峻着称的总督,偶尔在夜深人静处理完公务时,会忍不住揉着发痛的额头,冒出一个近乎大不敬的念头:“陛下将此等棘手人物塞到我军中,又屡次来信关切询问……这该不会是因我平日劝诫过多,陛下故意以此来‘磨练’我的耐性吧?”

当然,这念头也只是一闪而过。孙传庭终究是国之干臣,苦笑之后,便又将心思放回了如何更好地“使用”和“保护”这位特殊的女总兵上,毕竟,这也是陛下交付的重任之一。

真正让孙传庭感到如芒在背、寝食难安的,自然并非李华带来的那些许“麻烦”,而是盘踞在河南之地,势力根深蒂固、恶名昭彰的“四凶”——曹、褚、苗、范四大豪强家族,以及那位拥兵自重、嚣张跋扈的总兵官左良玉。

这四大家族,在地方上经营多年,彼此联姻勾结,党羽遍布州县衙门,操纵讼狱,兼并土地,豢养私兵,几乎形同国中之国。朝廷政令往往出了府城便大打折扣,甚至需要看这几家的脸色行事。他们是滋生流寇的土壤,亦是推行新政最大的绊脚石。

至于左良玉,此人虽名义上受朝廷节制,实则拥兵自重,其部下军纪败坏,劫掠百姓之事时有发生,但其麾下兵卒甚众,是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所幸,左良玉对孙传庭本人倒还保持着表面上的恭敬与服从。他深知孙传庭手握的三万精锐,是真正能征善战的虎狼之师,绝非他自己那些军纪涣散、只会欺压良善的部队所能抗衡。若真惹恼了孙传庭,对方以雷霆手段收拾他,并非难事。

然而,孙传庭虽对左良玉的跋扈和四大家族的恶行深恶痛绝,却不得不强压怒火,隐忍不发。眼下河南最大的威胁仍是四处流窜的高迎祥、张献忠等巨寇。此刻若以强力手段清算左良玉或铲除四凶,必将引发河南内部巨大的动荡和混乱,甚至可能逼反左良玉,导致官兵内讧,这无异于给流寇可乘之机。

“唉,皆是国之蛀虫!”孙传庭时常在心中暗叹,“然则此刻,却动不得,至少不能大动。” 他的策略是先稳住左良玉,利用其兵力协同剿匪,同时对四大家族暂时采取怀柔策略,避免正面冲突。一切需待主要流寇势力被扑灭,大局稳定之后,再腾出手来,以秋风扫落叶之势,将这些毒瘤一一铲除。

此刻的大明王朝虽内忧外患,风雨飘摇,但远在盛京(沈阳)的皇太极,却并未感到丝毫轻松,反而有种难以言喻的焦灼感。

自崇祯二年那次入关劫掠后,他和他所建立的大金政权,日子其实并不好过。上次抢掠所得的财物人口,经过数年消耗,已逐渐见底。辽东苦寒,产出有限,庞大的战争机器和迅速膨胀的人口,时刻面临着资源匮乏的压力。

他原本精心谋划,想趁着明朝陕西爆发大规模叛乱、中原腹地空虚之际,再次挥师南下,里应外合,给明朝致命一击,以获取急需的补给。

然而,当他将目光投向南方时,却不得不面对两个冰冷的事实:那如同铜墙铁壁般的关宁防线,以及镇守其后的那位老对手——袁崇焕。此人用兵持重,深得军心,将其经营得固若金汤,让皇太极无隙可乘。

游弋于渤海湾的两艘庞然大物——来自西班牙的炮舰。这些装备了大量重炮的巨舰,犹如海上移动的堡垒,不仅彻底扭转了明军在近海的优势,其强大的火力甚至能威胁到辽东沿岸地区。一想到明军可能依托这些战舰炮击大金的后方,皇太极就如芒在背。

内有袁崇焕坚壁拒守,外有巨舰虎视眈眈。皇太极那颗渴望入关劫掠的心,不得不一次次冷静下来。他意识到,此刻贸然南下,非但可能无功而返,甚至可能遭遇前所未有的挫败。

“唉……”皇太极望着南方,发出一声不甘又无奈的叹息。原本看似最佳的时机,却因为明朝意想不到的抵抗力量和外部援助,变得危机四伏。他只能暂时按下躁动的兵马,继续等待,等待一个真正属于他的时机。

他皇太极需要等待时机,我们的袁崇焕袁都督会给他吗?当然不会了。袁崇焕仗着朱由检给他的两艘西班牙炮舰,不停的在皇太极的眼皮子下劫掠他的“大金”。

如今的袁崇焕,早已非昔日只能凭坚城利炮固守的统帅。自得到皇帝拨付的两艘西班牙巨舰及那原本的水师战船,他的辽东水师实力大增,战术也随之变得极具侵略性。他仗着舰炮射程远、威力猛的绝对优势,竟主动出击,频频率领舰队迫近辽东海岸,在皇太极的眼皮子底下,肆无忌惮地“劫掠”起这位大金汗王的领土。

皇太极几乎被袁崇焕这种无赖般的战术打得没了脾气。那袁都督俨然将袭扰变成了例行公事,隔三差五便率舰队来“打秋风”。巨舰列阵,先用重炮对着岸上防御工事、聚居点或疑似军营的地方进行一轮又一轮的狂轰滥炸,炸得尘土飞扬,人仰马翻。

炮火延伸或停歇后,袁崇焕甚至敢派出精锐水师士卒乘小艇登陆,清剿被炸懵的零散守军,破坏设施,最后还不忘顺手牵羊,将沿岸能带走的物资——无论是晾晒的鱼获、堆放的木材、乃至一些来不及转移的牲畜——洗劫一空,真正做到“贼不走空”。

面对这种打法,彪悍的八旗铁骑陷入了前所未有的尴尬境地:冲上去反击?明军战舰早已退至海上,以猛烈的舰炮织成一道死亡火网,骑兵冲锋无异于自杀。不冲?难道就眼睁睁看着对方在自己的地盘上炸完抢完,然后扬长而去?偶尔几门费尽心力运到前线的红夷大炮试图还击,却往往因射程或精度不足,难以对移动的巨舰构成致命威胁,反而招致更凶狠的炮火覆盖。

皇太极的八旗劲旅,竟在这来自海上的持续骚扰下,陷入了一种“冲也挨炮,不冲也挨炮”的被动闭环之中,徒有陆战之勇,却难施展,令这位雄心勃勃的后金之主郁闷不已。

当然了,袁都督这般豪横的打法,代价自然极其高昂。只不过,这沉重的账单,最终都堆到了我们的崇祯皇帝朱由检的案头。那些西班牙巨舰每一次轰鸣,消耗的都是真金白银——昂贵的炮弹、磨损迅速的炮管、精密的船只维护,以及那批被高薪聘用的西班牙船长和水手的酬劳,无一不是巨大的开销。

朱由检望着户部呈送上来的、一项项与舰队相关的报销条目,只觉得心头滴血。内帑本就捉襟见肘,但他深知这是遏制皇太极、争取战略主动的关键投资,只能咬紧牙关,苦哈哈地一次次批准拨款,让王承恩去与西班牙大使阿隆索结算。

那西班牙大使阿隆索每次入宫领取银票时,脸上都堆满了发自内心的笑容,操着半生不熟的汉语,对朱由检躬身奉承:“皇帝陛下真乃旷世明君,为了国家与百姓,实在是……太慷慨了!我西班牙王国,愿永远成为陛下最忠诚的朋友!” 他嘴上说着漂亮话,心里盘算的却是如何将这些源源不断的白银运回国内,填充那因“欧洲三十年战争”而濒临枯竭的国库。

这一幕,让常驻京师的法国、英格兰等国使者看得眼红心热,妒火中烧。在他们看来,西班牙人仅仅靠着两艘在其本国舰队中根本排不上号的“不入流”护卫舰,就在这遥远的东方帝国赚取了远超船只本身价值数倍的惊人财富!

“西班牙人定是想用这些钱,回去继续资助他们的哈布斯堡家族在欧洲大陆上打仗!” 法国大使在给本国的紧急报告中这样写道。

英格兰使者同样心急如焚,在密信中惊呼:“不能再让卡斯蒂利亚人独吞这块肥肉了!我们必须立刻行动,将更多、更好的战舰派往大明!否则,市场将被他们彻底垄断!”

一场围绕着大明皇帝钱袋子的、无声的欧洲海上竞争,正在紫禁城外悄然加剧。而我们的崇祯皇帝,则在为他那“昂贵”的海防策略,继续默默地“慷慨”着。

然而,就在英格兰、法国等国大使为如何分一杯羹而心急如焚、频频向国内去信催促之际,一个出乎所有人意料的身影,悄然出现在了皇城之外。

来自丹麦-挪威联合王国的使者,沉稳地递上了自己的名帖,请求觐见大明皇帝。当他被引至谨身殿,面对朱由检及其身旁一脸错愕的西班牙、英格兰等国使者时,他并未像其他人那样急于推销战舰或火器,而是说出了一番截然不同、却更具冲击力的话:

“尊贵的大明皇帝陛下,我谨代表丹麦国王克里斯蒂安四世陛下,向您致以最诚挚的问候。国王陛下深切关注远东的和平与繁荣,并愿为此提供切实的帮助。”

他顿了顿,在众人疑惑的目光中,抛出了一项令人震惊的提议:“我国愿向大明帝国提供一笔总额五百万两白银的无息贷款,专项用于资助贵国在天津港的扩建与现代化改造工程。我国拥有欧洲首屈一指的港口建设技术与经验,愿倾力相助,将天津港打造为远东最繁荣、最坚固的贸易与海军要塞。”

此言一出,殿内顿时一片寂静。

西班牙大使阿隆索脸上的笑容僵住了。

法国和英格兰的使者们更是目瞪口呆,几乎不敢相信自己的耳朵。

五百万两!还是无息贷款!这手笔远超他们零敲碎打的军火买卖,直接上升到了国家级的基础设施投资和金融层面!丹麦人此举,分明是跳出了军售竞赛的层面,想要从根本上夺取在大明的战略影响力和发展主导权!

朱由检也被这突如其来的“大礼包”砸得有些发懵。他本能地警惕起来,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丹麦人开出如此优厚的条件,所图必然不小。但这笔巨款和港口技术,对他而言,诱惑力实在太大。

朱由检听完丹麦使者优厚的条件,并未立刻被喜悦冲昏头脑,而是冷静地追问核心问题:“五百万两无息贷款,确实慷慨。那么,贵国国王希望从朕这里,得到什么样的回报呢?”

丹麦使者似乎早有准备,从容躬身答道:“陛下明鉴。我王所求,正如陛下一直以来对各国商使所言——唯愿与大明公平互利,畅通贸易。我王只恳请陛下,能给予我国商人为期五年的税收优惠,令其货物进入大明市场时,关税能得以减免。这便是我国唯一的请求。”

这个要求,听起来确实并不过分,似乎是一场纯粹的双赢交易。

然而,朱由检尚未开口,一旁的西班牙大使阿隆索如同被踩了尾巴的猫,猛地跳了出来,激动地大声驳斥:“陛下!万万不可轻信!这些丹麦人在欧洲是出了名的毫无信义!他们为了利益,背弃了原有的天主教信仰,改宗新教;他们更在战场上屡屡背叛盟友,反复无常!其言其行,绝不可信!”

他的话音未落,众人的目光下意识地投向了法国大使。法国作为天主教国家,本该在宗教立场上与西班牙同仇敌忾,但政治现实却是,法国正致力于对抗西班牙背后的哈布斯堡家族。这位法国大使顿时陷入了极度尴尬的境地,帮西班牙说话等于资敌,帮丹麦说话又违背宗教情感,他张了张嘴,最终只能面色古怪地保持沉默,恨不得找个地缝钻进去。

英格兰大使则毫不犹豫地站在了西班牙这边(尽管这让他自己都觉得有些别扭),连忙附和道:“阿隆索大使所言极是!陛下,丹麦人包藏祸心!他们此举绝非为了简单的贸易,其真正目的是妄图垄断与东方的贸易通道,并利用由此获得的巨额财富,去资助欧洲的新教联盟,争夺新教世界的领导权!其志非小,陛下不可不察!”

一时之间,殿内各国使者争论不休,将欧洲复杂的宗教矛盾与政治博弈,全然暴露在了大明皇帝的面前。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鬼王爷卧龙北伐:开局召唤万界名将商朝开局,建立千年世家我自己搞,新大魏!大明工业导师大梁好声音穿越之乱世明君我都还没开始,你们好感度就爆了双穿门,带着咱妈去历史做外交!晋商风云:蒲州王氏传奇铸运天秦穿越三国,系统却让我当反贼穿越明末争霸大海在大唐苟活三国之从成曹穆开始五姐扶我青云志,我送她们诰命身明末改革软饭硬吃?女帝夫君是苟王红楼:聚宝盆助我纳群芳穿越穆顺,三国第一肉盾大明执政官民国茶圣:从零开始建商业帝国成长之红颜助我我,刘协,三造大汉董卓刚死,朕就收了西凉军大明:系统太毒舌,陛下受不了大秦:从县长到千古一帝玄黄十二域双界穿梭:此门入大虞杀手崇祯蓝鸮之恋春秋风云,我乃华夏第一谋士重生三国,请叫我蔡文帝大唐风流小厨师隋唐:家兄程咬金这就是你的宿命大明:我朱老三,解锁吕布模版!最后的一位将军我,天罗煞星,镇守人间五十年铁血使节:一人灭一国别家皇帝追求长生,朕只求速死全球统一系统黑风寨主成帝路这个师爷很科学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