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11.1-2020.1.31
地点:宇宙中心高维能量区·重启避难所外围临时观测据点
警报是猝不及防的。
2019年11月7日,凌晨03:17,宇宙标准时。
季勃达的视网膜上突然炸开一片猩红的警示框,系统冰冷的电子音在意识深处短促响起,没有外放——这是“极致隐蔽”原则下的最高优先级设置。
【警告:探测到未知空间曲率波动,距离1.2光年,正在快速逼近。】
【警告:目标具备维度探测特征,能量信号强度等级b+,疑似高维文明探测飞船。】
心脏猛地攥紧,像是被一只无形的手扼住,季勃达几乎是本能地屏住呼吸,指尖在控制台下方的应急按钮上悬停,没有丝毫犹豫,按下。
“全员静默。”
低沉的指令通过内部神经连接同步传递到据点每一个成员的意识中,没有声音,没有电波,只有意识层面的强制约束。
临时观测据点是依托一颗废弃的矮行星搭建的半地下结构,外层覆盖着百米厚的星岩,表面喷涂了全维度伪装涂层,能模拟宇宙尘埃的能量辐射与空间波动。此刻,随着季勃达的指令,据点内所有非核心系统瞬间关停:生态循环系统降至最低功耗,仅维持基础氧气供应;维度探测设备切换为被动接收模式,彻底切断主动扫描信号;甚至连成员们的生命体征都被系统微调,呼吸放缓,心率压低,趋近于宇宙环境下的“伪休眠”状态。
季勃达的视线死死锁定主屏幕,屏幕上,代表未知目标的红点正以惊人的速度跨越光年距离,轨迹笔直,直指临时观测据点所在的星域。
“罗辑先生,”季勃达的意识通讯仅定向传递给身边的老人,语气平静得近乎冷漠,只有指尖微微的颤抖暴露了他的紧绷,“目标速度0.8倍光速,预计72小时后抵达我方星域边缘,能量信号稳定,未携带武器特征,但探测阵列功率极强。”
罗辑坐在旁边的观测椅上,苍老的面庞在屏幕冷光的映照下没有丝毫波澜,只是眼底的皱纹更深了几分。他没有回应意识通讯,而是缓缓抬手,指了指屏幕角落的一组数据——那是目标飞船的空间曲率痕迹,扭曲度极高,远超“苟命号”当前的技术水平。
不需要言语,季勃达瞬间读懂了他的意思:对方的技术层级远在他们之上,任何反抗或逃离都是徒劳,唯有极致的伪装与静默,才有可能蒙混过关。
2019年11月9日,上午09:43。
未知探测飞船进入据点所在星域,速度降至0.3倍光速,开始减速绕行。
主屏幕上的画面被放大,那是一艘通体银灰色的梭形飞船,长度约300米,船体表面布满细密的维度探测阵列,像是睁开的无数只眼睛,扫描着周围的每一寸空间。飞船尾部没有明显的推进器喷口,而是通过持续扭曲空间实现移动,尾部残留的高维能量痕迹如同拖着一条发光的尾巴,在黑暗的宇宙中格外刺眼。
“系统,分析目标探测频率与范围。”季勃达在意识中下达指令。
【目标采用全频段维度扫描,覆盖1-11维空间,扫描周期10分钟\/次,当前扫描半径500万公里,已覆盖我方据点所在区域。】
【伪装涂层能量损耗加剧,当前剩余防护效率87%,预计持续扫描48小时后降至临界值。】
季勃达抿紧嘴唇,指尖在控制台的隐蔽处轻轻敲击,这是他极度紧张时的习惯性动作。他能清晰地感觉到,那无形的扫描波如同潮水般一遍遍冲刷着临时据点,每一次扫描都像是在刮擦着他们的神经,稍有不慎,就是万劫不复。
据点深处,几名年轻的科研人员已经开始出现生理应激反应,额头渗出冷汗,呼吸不自觉地加快。季勃达通过生命监测系统捕捉到这些异常,立刻发送意识安抚信号:“保持冷静,呼吸放缓,想象自己是一块没有生命的星岩,不要产生任何额外的意识波动。”
他知道,高维文明的探测技术或许已经能捕捉到意识层面的能量辐射,任何恐惧、焦虑的情绪,都可能成为暴露的破绽。
罗辑缓缓起身,走到季勃达身边,目光落在屏幕上的探测飞船,意识通讯里传来他沉稳的声音:“看它的航线,不是随机扫描,像是在寻找什么。”
季勃达点头,调出目标的航线轨迹图,果然,飞船的绕行路线并非无序,而是围绕着高维能量区的核心边缘,像是在排查潜在的文明据点。“可能是在清理周边的低维文明,避免威胁,或者……掠夺高维能量资源。”
这是黑暗森林法则在高维空间的延伸,季勃达很清楚,对于高阶文明而言,低维文明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潜在威胁,哪怕对方此刻只是在蛰伏,也可能被彻底清除。
2019年11月12日,凌晨01:15。
未知探测飞船已经在据点周边星域盘旋了三天三夜,扫描频率从10分钟\/次提升至5分钟\/次,能量强度也提升了15%。
伪装涂层的防护效率降至62%,据点外层的星岩开始出现细微的能量龟裂,部分区域的维度信号出现微弱泄漏。
“科研组,立刻启动备用伪装方案,释放模拟宇宙尘埃的维度干扰弹,坐标:据点外围10万公里,呈环形分布。”季勃达的指令果断而精准,意识中同时调出干扰弹的部署参数,“干扰弹释放后,立刻关闭表层能量屏障,减少信号反射。”
“收到!”科研组组长的意识回应带着一丝颤抖,但动作毫不拖沓。
十枚小型干扰弹从据点的隐蔽发射口悄无声息地射出,在据点外围形成一道环形的尘埃云。干扰弹释放的高维能量与宇宙尘埃混合,模拟出与周边环境完全一致的空间波动,如同给据点穿上了一层更厚的“隐身衣”。
就在干扰弹生效的瞬间,探测飞船的扫描波恰好扫过据点区域,屏幕上的能量泄漏警示瞬间减弱,伪装防护效率暂时回升至75%。
季勃达松了口气,但神经依旧紧绷。他知道,这只是权宜之计,干扰弹的能量只能维持72小时,一旦失效,他们将再次暴露在对方的探测之下。
罗辑看着屏幕上的探测飞船,突然开口,意识通讯里带着一丝担忧:“它好像察觉到了异常,航线调整了。”
果然,探测飞船的速度放缓至0.1倍光速,航线微微偏转,朝着干扰弹形成的尘埃云方向靠近,船体表面的探测阵列亮度明显增强,开始进行定点精准扫描。
“全员进入深度静默,关闭所有非必要神经连接,仅保留核心监测通道。”季勃达咬牙下达指令,“系统,降低据点内部所有能量源的辐射强度,包括我们的生物能量。”
【正在执行深度静默方案,生物能量抑制启动,预计30秒后完成。】
冰冷的电子音落下,季勃达感觉到一股微弱的能量场笼罩全身,体内的维度融合能量被强行压制,心率降至每分钟30次,呼吸变得极其微弱,几乎与周围的星岩环境融为一体。他能清晰地听到自己血液流动的声音,每一次心跳都像是在黑暗中敲响的鼓点,沉重而缓慢。
探测飞船距离尘埃云越来越近,不足5万公里,屏幕上已经能清晰看到船体表面的细节——那些探测阵列并非机械结构,而是由某种活体组织构成,闪烁着幽蓝色的光芒,如同一只只冰冷的瞳孔,死死盯着尘埃云覆盖的区域。
时间一分一秒地流逝,每一秒都像是一个世纪那么漫长。
2019年11月15日,下午16:40。
干扰弹能量耗尽,尘埃云逐渐消散,据点再次暴露在探测飞船的扫描范围内。
伪装涂层的防护效率已经降至41%,据点内部的温度开始缓慢下降,生态系统的氧气浓度也降至临界值,部分成员出现轻微的缺氧症状,但没有一个人发出任何声音,甚至连意识波动都控制到了极致。
探测飞船在据点上空不足1万公里的高度悬停,开始进行全方位的立体扫描,每一次扫描都像是一把锋利的刀,试图剖开星岩的伪装,窥见内部的秘密。
季勃达的视网膜上,系统提示不断弹出:
【警告:探测能量强度提升30%,伪装涂层即将失效。】
【警告:据点东侧星岩出现结构性破损,维度信号泄漏风险加剧。】
【警告:目标探测阵列锁定我方据点,疑似发现异常。】
心脏提到了嗓子眼,季勃达的指尖已经按在了最后一道应急按钮上——那是维度自爆装置的启动键,一旦暴露,他会毫不犹豫地启动装置,彻底销毁据点的所有痕迹,不让对方获取任何关于人类文明的信息。
罗辑的目光落在季勃达的手上,轻轻摇了摇头,意识通讯里只有两个字:“再等等。”
季勃达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下来。他知道罗辑的意思,不到最后一刻,不能放弃,哪怕只有万分之一的机会,也要赌一把。
探测飞船的扫描持续了整整两个小时,船体表面的幽蓝色光芒忽明忽暗,像是在判断眼前的星岩到底是自然形成,还是文明的伪装。
就在季勃达以为一切都要结束的时候,探测飞船的扫描强度突然减弱,船体缓缓转向,朝着高维能量区的核心方向飞去,速度逐渐提升至0.5倍光速,最终消失在黑暗的宇宙中。
【目标已撤离,距离我方据点5光年,能量信号持续减弱,未发现追踪迹象。】
系统的提示音响起,季勃达紧绷的神经瞬间松弛下来,后背已经被冷汗浸透,双腿微微发软,几乎要瘫坐在椅子上。
他转头看向罗辑,老人的脸上终于露出一丝疲惫的笑容,意识通讯里带着一丝庆幸:“我们赌赢了。”
季勃达点了点头,喉咙干涩得发不出声音,只能通过意识回应:“是‘极致隐蔽’救了我们。”
2019年12月20日,上午10:00。
距离未知探测飞船撤离已经过去一个月,临时观测据点的系统逐步恢复正常,成员们也从深度静默中苏醒,开始修复受损的伪装涂层和星岩结构。
但空气中的压抑感并未消散,每个人的脸上都带着劫后余生的后怕,以及对宇宙未知威胁的更深恐惧。
季勃达站在观测窗前,看着外面黑暗的宇宙,高维能量区的淡紫色光晕在远处闪烁,像是死神的眼睛。他的意识中,系统正在复盘这次遭遇的所有数据,分析对方的技术特征、探测模式,以及他们成功规避的关键因素。
“这次能躲过去,是运气,也是我们的‘苟命’策略起到了作用。”罗辑走到他身边,声音带着一丝沉重,“但宇宙中这样的高阶文明还有多少?我们不可能每次都这么幸运。”
季勃达沉默着,他知道罗辑说得对。这次遭遇的文明,只是探测飞船,就已经让他们险象环生,如果遇到携带武器的作战飞船,他们连反抗的机会都没有。
“所以,我们必须更快地提升技术,尤其是维度锚定和全维度伪装技术。”季勃达的语气坚定,眼神中带着一丝狠厉,“只有把‘苟命’做到极致,把自己藏得更深、更隐蔽,才能在这个残酷的宇宙中活下去。”
他调出系统面板,维度科技的解锁进度已经达到73%,维度锚定技术的研发进入了关键阶段。只要掌握了这项技术,他们就能在高维能量区建立真正安全的永久避难所,彻底摆脱被探测、被毁灭的风险。
2020年1月31日,晚上22:00。
临时观测据点的修复工作全部完成,伪装涂层的防护效率恢复至98%,核心系统运行稳定。
季勃达召开了全员会议,通过意识通讯向所有成员复盘了这次遭遇战,强调了“极致隐蔽、绝对静默”的生存原则,同时公布了下一步的技术研发计划,将维度锚定技术和全维度伪装优化列为最高优先级。
“这次的遭遇,是一次警告,也是一次考验。”季勃达的意识通讯传遍整个据点,带着不容置疑的力量,“它告诉我们,宇宙的残酷远超我们的想象,高阶文明的威胁无处不在。但我们活下来了,因为我们懂得如何‘苟命’,懂得如何在黑暗中隐藏自己。”
“接下来的日子里,我们会面临更多的风险,更多的未知挑战。但我希望,每个人都能记住今天的恐惧,记住这份劫后余生的庆幸,把‘苟命优先’刻进骨子里,融入意识里。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带着人类文明的火种,熬过宇宙的轮回,等到新宇宙的黎明。”
会议结束后,据点再次恢复了静默,只有核心监测系统的指示灯在黑暗中闪烁,如同黑暗宇宙中警惕的眼睛。
季勃达依旧站在观测窗前,目光投向未知探测飞船离去的方向,眼底没有恐惧,只有更加坚定的决心。他知道,这只是漫长逃亡路上的一个小插曲,未来还有无数的危机在等待着他们,但他不会退缩,也不能退缩。
因为他是季勃达,是人类文明最执着的苟命者,他的使命,就是带着这2000名幸存者,在黑暗的宇宙中,一直苟下去,直到永远。
宇宙深处,黑暗依旧,高维能量区的光晕忽明忽暗,仿佛在诉说着宇宙的残酷与无常。而临时观测据点里,一盏名为“生存”的灯火,正在极致的静默中,顽强地燃烧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