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万块奖金的支票,并未如想象中那般顺利转化为“逸文科技”的启动资金。当林逸和博文带着获奖证书和身份证明,满怀希望地来到银行柜台时,得到的却是一盆冷水。
“对不起,林先生,您这张支票需要经过大赛组委会和市教育局的联合核验盖章,并且需要指定兑付支行,流程走完至少需要十五个工作日。”柜台后的职员语气公式化,眼神里带着一丝不易察觉的审视,仿佛在怀疑这两个年轻人支票的来源。
十五个工作日!还要核验盖章!林逸的心沉了下去。他清楚地记得,大赛章程里并没有如此繁琐的规定。这背后,很难说没有沈明辉无形的手在施加影响——他不需要明目张胆地阻拦,只需在规则范围内,轻轻设置一道延迟的关卡,就足以扼杀许多缺乏韧性的初创团队。
“妈的!这不是刁难人吗!”走出银行,博文忍不住骂了一句,满脸愤懑,“肯定是沈雨涵她爸搞的鬼!”
林逸沉默着,看着街上川流不息的人群和车辆。沈明辉的“忠告”言犹在耳,这第一道枷锁,已经悄无声息地套了上来。没有这笔启动资金,他们租不起像样的办公场地,买不起小批量试产的元器件,甚至连博文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太久。
“逸哥,现在怎么办?”博文看着林逸,语气带着焦虑。成功的喜悦被现实的冰冷迅速冲淡。
林逸深吸一口气,强迫自己冷静。“资金到位前,空档期不能浪费。我们回‘实验室’(指那个出租屋),继续优化设计,降低成本,同时……寻找其他可能的机会。”
他将“实验室”二字咬得微重。无论环境多简陋,他们前进的脚步不能停。
回到那个兼具仓库、宿舍和实验室功能的出租屋,气氛有些沉闷。博文闷头擦拭着工具,林逸则对着电路图,试图寻找可以替代的、更廉价的元器件方案,但效果甚微。核心技术芯片的成本摆在那里,短期内难以大幅压缩。
没有资金,一切宏图都像是空中楼阁。
就在两人一筹莫展之际,楼下传来了房东太太大嗓门的喊声:“308的林逸!有人找!说是看到报纸来找你们谈生意的!”
报纸?谈生意?
林逸和博文对视一眼,都看到了对方眼中的疑惑。他们还没注册公司,也没做过任何宣传,谁会通过报纸找到这个破旧的出租屋?
带着警惕,林逸下了楼。只见门口站着一个穿着朴素的工装夹克、面带愁容的中年男人,他手里紧紧攥着一份几天前的《深圳商报》,上面正好刊登了青年科技创新大赛的获奖名单和简短报道,“逸文科技mp3项目”赫然在列。
“您就是林逸林先生?”中年男人看到林逸,连忙上前,语气带着急切和一丝不确定,“我叫赵德柱,是‘德鑫电子配件厂’的老板,哦,以前是……我在报纸上看到你们获奖的消息,说你们做那个……mp3?”
“是我。赵老板您好。”林逸不动声色地打量着对方。赵德柱看起来四十多岁,皮肤黝黑,手指粗糙,眼袋很深,一副长期操劳、心力交瘁的模样。他的“德鑫电子厂”,林逸有点印象,似乎是给一些中小型音响设备厂供应外壳和连接件的小作坊。
“林先生,冒昧打扰。”赵德柱搓着手,显得有些局促,“我……我想问问,你们那个mp3,需不需要外壳?我们厂可以做!价格绝对公道!”
他像是抓住了救命稻草,语速很快:“我们厂设备齐全,老师傅手艺也好,就是……就是最近生意不好,快撑不下去了。只要你们能给订单,什么要求我们都尽量满足!”
一个主动上门寻求合作的供应商?在这他们最需要供应链支持的时候?
林逸心中疑窦丛生。这未免也太巧合了。
林逸没有立刻答应,而是将赵德柱请上了楼。狭小杂乱的空间让赵德柱愣了一下,但很快他的注意力就被工作台上那个裸露着电路板、连接着各种仪器的mp3原型机吸引了。
“这就是……mp3?”赵德柱凑近了些,仔细看着,眼中既有好奇,也有一丝资深从业者的审视,“结构确实比随身听简单很多……核心就是这个解码板和闪存吧?”
林逸心中微动,这个赵老板,似乎不像他表现出来的那么“土气”,至少对电子产品的结构有基本认知。
“赵老板,”林逸给他倒了杯水,试探着问道,“据我所知,华强北那边做外壳的厂子很多,您怎么找到我们这儿来了?我们这还只是个原型,离量产还早。”
赵德柱接过水杯,重重叹了口气,脸上的愁苦更深了:“不瞒你说,林先生,华强北那些大厂,现在根本看不上我们这种小单子,就算接,价格也压得极低。我本来主要是给‘声宝电子’做配套的,可他们……他们上个月突然取消了所有订单,转向别的供应商了。”
声宝电子?林逸知道这家公司,是沈氏集团旗下的一家子公司,主要生产低端收音机和录音机。
“突然取消?为什么?”博文忍不住插嘴问道。
赵德柱的脸上露出一丝愤懑和无奈:“为什么?还不是因为他们换了采购部的经理!新官上任三把火,说要‘优化供应链’,其实就是把我们这些合作多年的老厂子一脚踢开,换成了他们自己关系户的厂子!连违约金都没给够!”他越说越激动,“我投入那么多,买了新设备,扩了工人,就为了接他们的单子,现在……全完了!”
林逸静静地听着,大脑在飞速分析。声宝电子是沈氏集团的产业,沈明辉刚刚打压了自己,而他旗下公司就“恰好”踢掉了一个中小供应商,这个供应商又“恰好”拿着登载自己获奖消息的报纸找上门来……
这真的只是巧合吗?
还是说,这是沈明辉设下的另一个圈套?用一个走投无路的供应商作为诱饵,引诱他们这个缺乏经验和资金的新团队上钩,然后在合作中设置陷阱?
风险极大。
但,这也是一个机会。一个可能以较低成本解决外壳供应链,并且深入了解沈氏集团底层运作模式的机会。
“赵老板,”林逸沉吟片刻,开口问道,“如果我们提供设计图,你们能严格按照图纸和公差要求来做吗?而且,我们需要先打样,样品通过后,才有可能谈小批量订单。”
“能!绝对能!”赵德柱像是看到了希望,连连保证,“我们有数控机床,老师傅看图纸没问题!打样没问题!只要你们给机会!”
送走千恩万谢的赵德柱,博文立刻关上门,急切地说:“逸哥,这人可靠吗?会不会是沈明辉派来的?”
“不确定。”林逸走到窗前,看着赵德柱骑着那辆破旧的摩托车消失在巷口,“但他的困境,大概率是真的。沈氏集团内部的门道和倾轧,看来比我们想象的更复杂。”
他转过身,眼神锐利:“不过,无论他是不是圈套,我们都必须试一试。”
“啊?为什么?”博文不解。
“因为我们没得选。”林逸的语气带着一丝无奈,但更多的是决断,“银行资金被卡,其他供应商看到我们这种没背景的小团队,要么不理,要么开高价。赵德柱是目前唯一主动上门,并且迫切希望合作的。这是我们打破供应链僵局的一个缺口。”
他走到工作台前,拿起画笔和纸张:“而且,是真是假,试过才知道。我们可以在设计图上留几个只有我们自己知道的、极其隐蔽的验证点。如果样品能完美复现,说明他们的工艺确实过硬,值得合作。如果不能,或者对方在细节上耍花样,我们也能立刻终止,损失不过是一点打样费。”
这就是阳谋。即便可能是陷阱,也要利用陷阱本身来获取需要的东西。
接下来的几天,林逸闭门不出,精心绘制了mp3外壳的详细结构图纸,并在几个关键的卡扣位置和内部加强筋设计上,设置了微米级的特殊公差要求作为“暗记”。他将图纸交给了赵德柱,并支付了一笔不多的打样费。
赵德柱如获至宝,保证一周内交出样品。
等待样品的时间里,林逸和博文继续优化内部电路,同时开始着手起草公司注册的文件。虽然资金未到位,但前期准备工作必须做起来。
一周后,赵德柱准时带着几个包装严实的样品赶来了。他看起来比上次更加疲惫,眼里的血丝更多,但精神却有些亢奋。
“林先生,你看看!这是我们连夜赶出来的样品!”
林逸接过样品,入手的感觉让他微微一愣。重量适中,表面处理光滑,接缝紧密。他拿出游标卡尺和放大镜,开始逐一测量和检查那些他设下“暗记”的地方。
一处处测下去,林逸的眼神从谨慎逐渐变为惊讶,最后变成了难以置信的凝重。
完美!
所有的“暗记”公差,全部符合图纸要求,甚至在某些非关键部位的处理上,还超出了他的预期!这工艺水平,绝对不像一个濒临倒闭的小厂能做出来的!
他抬起头,目光如炬地看向一脸期待又紧张的赵德柱:
“赵老板,这样品……做得非常好。”
赵德柱脸上瞬间绽放出笑容,像是卸下了千斤重担。
然而,林逸的下一句话,却让他的笑容僵在了脸上:
“但我很好奇,以贵厂这样的技术实力,当初‘声宝电子’,到底为什么要踢开你们?”
赵德柱的脸色瞬间变得惨白,嘴唇嗫嚅着,眼神躲闪,似乎有难言之隐。
就在这时,楼下突然传来一阵急促的刹车声,以及杂乱的脚步声。紧接着,是房东太太惊慌的喊叫和几个男人粗鲁的呵斥。
“赵德柱!滚出来!妈的,欠债不还,还敢躲到这儿来?”
“听说你接了新活儿?钱呢?今天不连本带利还清,砸了你的破厂子!”
林逸和博文的脸色同时一变。
追债的,竟然找到这里来了!
赵德柱更是吓得浑身一哆嗦,面无人色,求助般地看向林逸。
林逸的心猛地沉了下去。这个“意外的客户”,带来的不只是样品,还有甩不掉的麻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