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六点,整栋楼还沉在安静里,只有保洁车轮碾过地砖的轻响从走廊传来。老夫子坐在会议室最靠里的位置,面前三份文件摊开,像拼图般排列整齐。一杯咖啡搁在右手边,杯壁微温,盖子没掀,显然是陈小姐昨晚留下的。
他没动那杯咖啡,而是盯着集团刚发来的战略调整通知函。纸面平整,但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急转弯的意味——“终止三项低效技术项目”、“资源重组”、“开辟智能生活服务生态新赛道”。这些词平时听着虚,可今天读起来,每个字都像踩着他昨夜发布的文章落笔。
他知道,风已经吹起来了。
七点四十分,会议室门被推开,大番薯探头进来,手里拎着两个饭盒。“哥!我带了早餐,新研发的‘转运猪脚加蛋双拼’,限量试吃!”他脚步一滑,差点撞上桌角,手忙脚乱扶住才没洒。
“你能不能走稳点?”老夫子抬头,“这已经是本月第三次差点把公司财产碰倒。”
“意外嘛。”大番薯嘿嘿笑着把饭盒放下,“再说了,绿萝又不是什么贵重物品。”
“它比你还值钱。”老夫子翻开文件夹,抽出一张打印出来的数据图,“看看这个。”
大番薯凑过去,眨眨眼:“这是……我们店上个月的营业额?你怎么连我偷偷加了五毛钱辣酱都记下来了?”
“这不是重点。”老夫子指着图表底部的一条波动线,“你看,每周三和周五晚上七点到八点,订单量暴涨百分之四十。原因是什么?”
“因为那天我推出了‘猜老板心情送卤蛋’活动?”
“是因为社区老人集中下班接孙子,顺路吃饭。”老夫子敲了敲屏幕,“而他们回家后,快递没人收、灯泡坏了没人换、水管漏水只能干等。需求就在那儿,只是没人打包一起做。”
大番薯挠头:“所以你是想开个……修灯泡+卖饭的连锁店?”
“是‘邻里智坊’。”老夫子打开笔记本,调出一份初步模型,“AI调度的小型服务站,集成定制餐食、快递代管、应急维修响应。选址老旧社区周边,运营成本低,用户黏性强。你的小吃店就是第一个试点。”
大番薯眼睛慢慢睁大:“等等……你是说,我要从一个卖猪脚饭的,变成……高科技企业家?”
“准确说,是‘民生科技落地执行官’。”
“这头衔太长了,我还是喜欢‘猪脚大王’。”他忽然一拍桌子,“不过!既然要转型,那我得升级菜单!新增‘鸿运当头豆腐花’、‘步步高升煎饺’、还有‘一帆风顺卤蛋’——必须双黄的!”
老夫子嘴角抽了抽:“品牌命名交给你,公司就完了。”
“我可以请陈小姐帮忙啊!”大番薯掏出手机就要拨号。
话音未落,门又被推开。陈小姐走进来,手里拿着一叠纸,神情平静,像是早就知道他们会在这儿。
“你们倒是起得早。”她把纸放在桌上,封面写着《品牌命名建议清单》,底下一行小字:“别叫‘智坊’,听起来像殡仪馆附属项目。”
大番薯当场笑出声,又被瞪了一眼,赶紧捂嘴。
“我觉得方向不错。”陈小姐坐下,“但名字要暖一点,比如‘街角盒子’、‘顺手帮’、或者‘明天见便利店’。”
“‘明天见’?”老夫子挑眉,“听着像分手台词。”
“可有人每天去取快递,就是为了听工作人员说一句‘明天见’。”她淡淡道,“人需要的不只是功能,还有被记住的感觉。”
老夫子沉默片刻,点头:“那就‘顺手帮’吧。简单,不矫情,还能体现互助本质。”
大番薯举手:“那我能不能在招牌下面加一行小字——‘附赠好运卤蛋一枚’?”
“可以。”陈小姐看着他,“前提是别让顾客吃到双黄变霉蛋。”
“我发誓!”大番薯挺胸,“从今往后,每一颗蛋都要经过我的眼神检测!”
老夫子翻白眼:“你的眼神上周还看不出米饭烧糊了。”
三人正说着,会议室的投影突然亮起,高层视频会议准时接入。cEo出现在画面中央,身后是其他几位管理层。
“各位,今天召集大家,是为了宣布公司战略调整后的首个重点项目。”cEo语气平稳,“经过评估,我们将正式成立‘智慧民生服务事业部’,由老夫子担任负责人,主导‘邻里智坊’试点规划。”
镜头扫过众人。有人点头,有人低头看资料,还有一个角落里的中层干部悄悄关掉了摄像头。
老夫子平静回应:“我会在三天内提交完整方案。”
“时间紧,任务重。”cEo提醒,“董事会希望看到快速验证的可能。”
“明白。”老夫子合上笔记本,“我们会用最小成本,做出最大回响。”
会议结束,大番薯兴奋地跳起来:“哥!咱们真的要搞大事了!”
“现在只是开始。”老夫子起身,快步走回办公室,打开电脑,立即启动金手指系统。
数据流瞬间涌入:近五年城市便民服务投诉率、社区人口结构变化、中小企业合作意向指数、外卖平台末端配送盲区地图……屏幕上迅速生成动态趋势模型,最终聚焦在一个交叉点上——“小型复合服务站,在老龄化社区与年轻租户混居地带具备最高存活概率”。
他调出大番薯小吃店的地理位置,叠加周边三公里内的物业类型、快递柜分布、维修服务平台接单密度,再结合陈小姐提出的“情感化交互”理念,初步划定了五个试点候选区。
“东城新村、南湖一巷、西桥工人宿舍……”他一边标注,一边念出名字。
大番薯趴在桌边看:“第三个地方我熟!那边王阿姨家的猫天天蹲门口等我带饭,我都叫它‘VIp客户’了。”
“那就把它算进用户画像。”老夫子记录,“宠物家庭优先投放自动喂食联动模块。”
陈小姐站在一旁,拿起便签本画了几笔,递过来一张草图:一个方形小屋,屋顶是斜坡设计,门口挂着红灯笼,门牌写着“顺手帮”,底下一行小字:“您的事,我顺路。”
“不错。”老夫子点头,“不像科技公司,倒像个老街坊。”
“本来就是。”她说,“你要做的不是颠覆,是填补。”
老夫子深吸一口气,开始撰写方案框架。标题定为《“顺手帮”智慧便民服务站建设与运营草案》。内容涵盖选址逻辑、功能模块、成本测算、风险预案,甚至包括“如何防止大爷大妈把服务站当成棋牌室”的特别条款。
写到一半,大番薯忽然问:“哥,你说这次会不会有人挡路?”
老夫子笔尖一顿。
“我是说……以前那些项目,明明做得好好的,最后都黄了。”大番薯声音低了些,“这次咱们动静这么大,保不准又有人不想让它成。”
“不一样了。”老夫子抬眼,“上次是暗地里查,这次是明面上推。所有流程公开,每一步留痕,数据实时同步审计云盘。谁想动手脚,就得面对整个系统的警报。”
陈小姐补充:“而且这次有用户期待。一旦试点落地,第一天就会有人拍照发朋友圈。舆论在我们这边。”
大番薯咧嘴笑了:“那我明天就把新菜单打出来!‘开业首日,凡进店者皆送转运卤蛋’!”
“你对卤蛋的执念太深了。”老夫子摇头,却还是在方案末尾加了一句:“试点首周,推出限定福利套餐,增强用户参与感。”
时间不知不觉滑向傍晚。窗外天色渐暗,办公室灯光逐一亮起。老夫子终于停下敲击键盘的手,回头看了一眼。
桌上摆着大番薯留下的空饭盒,旁边是陈小姐画的品牌草图,还有一张她顺手贴上的便利贴:“别熬太晚,饭凉了不可怕,心凉了才难热。”
他笑了笑,重新看向屏幕。
方案已完成初稿,只差最后一页总结尚未填写。光标在文档底部闪烁,像在等待一声出发的号令。
这时,手机震动了一下。
是系统提示:【您申请的“近三年超支项目共性分析”权限已通过,数据包将于今晚十点自动推送。】
老夫子盯着那条消息,没立刻回复。
他转而打开邮箱,准备将草案备份发送给自己。手指悬在发送键上方,停顿两秒,又收了回来。
不能发。
他重新保存文件,命名为《“顺手帮”草案_v1_仅本地》,关闭电脑,却没有起身。
大番薯临走前的话还在耳边:“哥,你说这次……真能做成吗?”
他望着桌面,轻声说:“不是能不能,是必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