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玉华的灵感
赵大成的阴招风波过去后,嫂子学院的口碑更响亮了。可是玉华心里明白:
“光靠做嫁妆还不够,咱得有自己的特色,做出别人做不来的东西!”
她盯着院里晒着的一排军装,突然灵机一动。
“要是能在军嫂制服里加些细巧的绣花,让军嫂们既庄重又体面,不是更好么?”
二、嫂子们的讨论
刘翠一听,皱起了眉头:“军装可是严肃的东西,能乱改吗?”
玉华摇头:“我不是改军装,而是做军嫂制服。嫂子们在队伍里总得出席活动,不能总穿旧衣裳。咱们给她们做一些既得体又美观的衣服,哪怕加一点点绣花,也能让她们与众不同。”
二妮眼睛一亮:“嫂子这主意好!就像咱们去参加集体活动,有统一的衣裳,显得多精神!”
三嫂子也笑:“要是再绣上点寓意的花纹,比如鸽子、松柏,既吉祥又大方!”
三、第一次尝试
玉华挑了一块蓝色细布,裁成了军嫂制服的款式。她只在领口与袖口各绣了一朵小小的梅花。
“这样既不花哨,也不破坏规整。”
嫂子们围过来一看,眼睛都亮了。
“哎呀,这衣裳一上身,精神气儿都出来了!”
“这梅花绣得真巧,越看越好看!”
四、送到部队
正好有几位军嫂来学院帮忙看孩子,玉华就把新制服拿出来,笑着提议:“要不要试一试?”
军嫂们半信半疑地穿上,照了照镜子,一个个都笑开了。
“真好看!这才叫军嫂的体面!”
“回头咱们开大会,要是都穿这衣裳,肯定倍儿有面子!”
其中一位军嫂回部队时,特意穿着新制服,结果引来了不少羡慕的目光。连营长夫人也忍不住问:“这是哪儿做的?”
五、消息传开
没过几天,嫂子学院就接到了军嫂们的集体订单。
“咱们要三十件军嫂制服,要一样的颜色、一样的款式!”
“再加点小花样,但不能太招摇。”
嫂子们忙得不亦乐乎,院子里到处是踩缝纫机的声音。
六、创新扩展
刘翠一边做一边琢磨:“嫂子,这制服能不能做个春秋款?天冷了还能加个坎肩。”
二妮也插话:“我会绣鸽子,要不在袖口绣两只,象征和平喜庆。”
玉华听了,点头笑道:“对!咱们可以分款式,有春秋的,也有夏季的。绣花可以挑寓意好的,像松鹤延年、鸽子和梅花,都行。”
嫂子们的热情被彻底点燃,人人都想贡献点巧思。
七、赵大成的眼红
赵大成眼睁睁看着嫂子学院又接了一大批活计,心里直痒痒。
“这群娘们,还真能折腾!连军嫂的衣裳都能做生意?不行,我得想办法插一脚!”
可这一次,他没那么容易下手了。嫂子学院已经建立起了口碑和信任,他若贸然插手,只怕更丢脸。
他只能在一旁干瞪眼,心里暗暗盘算:“哼,总有机会的!”
八、嫂子们的自豪
当一批批军嫂制服做好、送到部队时,嫂子们站在院子里,看着整齐挂起的蓝色衣裳,心里满是成就感。
二妮感慨:“以前咱们做针线活,只是糊口。现在呢?是为了体面,也是为了给男人们争光。”
玉华笑着点头:“咱们做的不是衣裳,而是军嫂的气派!”
嫂子们眼睛都亮了,心里那股凝聚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