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星展上的大放异彩,如同为洛曦的人生推开了一扇全新的门。
赞誉、邀约、合作意向如同雪花般纷至沓来,他不再是依附于顾家光环下的“养子”,而是凭借自身才华崭露头角的“天才画家洛曦”。
面对这突如其来的关注与机遇,洛曦在兴奋之余,也不免有些手足无措。纷繁复杂的合约条款、各类媒体的采访请求、画廊抛出的展览企划……这一切都远超出一个刚毕业学生的经验范围。
然而,他从未真正感到慌乱。因为他知道,他的身后,永远站着那座名为顾言琛的、最坚实的靠山。哥哥的支持,从未缺席,却悄然换了一种更为深沉、更尊重他成长的方式。
顾言琛没有大包大揽地替他拒绝或接受一切,而是为他组建了一个小而精的专业团队——一位经验丰富、手腕老道的经纪人,一位精通艺术领域法律的律师,一位负责媒体公关和形象管理的顾问。
团队的唯一核心,就是洛曦本人的意愿。
“所有的决定,最终都由你来做。”顾言琛将团队介绍给洛曦时,语气平静而肯定,“他们只提供专业建议和执行方案,不会强迫你做任何不喜欢的事。”
他给予洛曦最大的自主权和选择空间,却又在他可能跌倒的地方,悄无声息地铺好了软垫。
当有不开眼的画廊试图用模糊条款算计新人时,律师函会以最快速度、最专业的措辞送达对方案头;当有媒体想挖取博眼球的隐私八卦时,公关顾问会提前拦截,并巧妙地将话题引导回艺术本身;当洛曦对某个国际交流项目心动却又犹豫时,经纪人早已将一份详尽的风险评估和收益分析报告放在了他的画桌上。
顾言琛自己,则退到了更后方,却并非漠不关心。
他会在深夜洛曦为创作瓶颈而烦躁时,默默递上一杯温热的牛奶,听他絮絮叨叨,偶尔给出几句一针见血、极具洞见的点评;他会仔细阅读团队提交的每一项重要汇报,确保洛曦的利益得到最大程度的保障;他更会在洛曦每一次小小的成功——比如第一次独立谈下合作、第一次作品拍出高价、第一次获得权威评论家的好评时,送上早已准备好的、恰到好处的礼物,有时是一支绝版的古董画笔,有时是一本珍贵的孤本画册,有时只是一个漫长的、带着骄傲与鼓励的拥抱。
他的支持,不再是全方位的庇护,而是化为无处不在的底气。
洛曦可以放心地去闯,去尝试,甚至去碰壁,因为他知道,无论结果如何,回头时,永远有一个温暖的怀抱和一套能解决任何问题的方案在等待他。
这种无声而强大的守护,让洛曦得以在复杂的艺术圈里保持着他那份难得的纯净与专注,心无旁骛地投入到创作中。他的作品也因此愈发显得纯粹而充满力量,迅速赢得了更多人的尊重与喜爱。
首个个人画展的筹备工作紧锣密鼓地进行着。
洛曦事必躬亲,从主题确定、作品筛选、展陈设计到宣传策划,都投入了极大的热情。顾言琛则如同一个最有耐心的观众和最深藏不露的策展人,只在最关键的时刻提出建议。
“这里的光线角度,可以再调整15度,更能突出画作的肌理。”他站在空旷的布展现场,指着其中一面墙对灯光师说。
“开幕酒会的宾客名单,这几个名字划掉。”他扫了一眼公关提交的名单,语气不容置疑,“他们的口碑不好,不适合出现在曦曦的第一次个展上。”
他的每一个细微的举动,都在为洛曦的前路扫清障碍,保驾护航。
画展前夕,洛曦看着已初具规模的展厅,看着自己的作品被精心悬挂、点亮,心中充满了激动与感激。他转过身,看向一直陪在身边、默默注视着他的顾言琛,灯光勾勒出男人冷硬却柔和的侧脸轮廓。
“哥哥,谢谢你。”千言万语,最终化作这一句。他知道,没有顾言琛,绝不会有今天的洛曦。
顾言琛走上前,轻轻拂去他肩头并不存在的灰尘,深邃的目光落在他亮晶晶的眼睛里:“是你自己值得。”
无需更多言语,彼此心意早已相通。无声的守护,铸就了最坚实的翅膀,托举着怀中的珍宝,飞向他应有的高度。
【目标支持方式进化,情感联结更趋成熟稳固。奖励生存时间:96小时。】
【宿主独立性及社会成就显着提升,任务完成度巩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