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宁宫内,朱元璋大步流星地走了进来,人未至声先到,语气略显轻松:
“妹子,晚膳可准备下酒菜了没?咱今日心情好,想喝两杯!”
脸上还带着处理好大儿尾巴的疲惫,眼神多了几分家常的随意。
一进殿,就看见小雄英像只小燕子似的扑过来,一把抱住他的腿,仰着小脸兴奋地喊:“皇爷爷!皇爷爷!窝给你带了好吃的!”
朱元璋被孙儿的热情感染,脸上的线条彻底柔和下来,弯腰将小家伙抱起来,笑道:
“哦?咱大孙又给皇爷爷带什么好东西了?让皇爷爷猜猜,是蜜饯还是糖糕?”
“都不是!是更好的!”小雄英献宝似的将一直紧紧攥在手里的油纸包举到朱元璋眼前,“皇爷爷你看!”
朱元璋疑惑地接过,在众人注视下打开了油纸包。顿时,几串炸得金黄、形状依稀可辨的——蝗虫!——呈现在眼前。
“这……”朱元璋眉头一挑,有些愕然,下意识地转头看向马皇后。
马皇后也是一脸茫然,目光不由地看向正满眼期待的大孙子。
朱元璋一时有些不知该说什么。
这时,小雄英已经迫不及待地自己拿起一串炸蝗虫,直接塞进了嘴里,“嘎吱嘎吱” 的脆响立刻在殿内响起。
“英儿不可!”一旁的常氏见状,吓得低呼一声,想要阻止却已来不及。
只见小雄英嚼得津津有味,小脸上满是享受,咽下去后,又拿起一串,努力踮起脚递到朱元璋嘴边:“皇爷爷,你吃!可香啦!”
朱元璋看着孙儿清澈明亮的眼睛和那串炸虫子,没有立刻动作,而是将目光转向了站在一旁、一直笑眯眯看着朱雄英献宝却未出声的朱晴。
朱晴见父皇看向自己,这才上前一步,微笑着解释道:“父皇,您尝尝看,炸蝗虫,可以食用,味道确实香脆可口。”
听到朱晴也这么说,朱元璋不再犹豫。
行军打仗什么苦没吃过,饿极了连生田鼠肉都啃过,岂会怕这小小的虫子?
接过竹签,一口就撸下来两只,放入口中咀嚼起来。
酥脆的口感和特有的香气瞬间弥漫开来,确实别有一番风味。
品尝到滋味后,朱元璋看着怀里一脸“我没骗你吧”表情的大孙子,心中了然,这孩子巴巴等着自己,绝不仅仅是为了让自己尝个鲜这么简单。
咽下食物,故意问道:“大孙啊,你为何非要等皇爷爷来,才肯把这好吃的拿出来呢?”
小雄英见皇爷爷问到了关键,立刻挺起小胸脯,用他奶声奶气的语言说道:
“皇爷爷!姐姐跟窝说,这个蝗虫可以吃!还可以抓来喂鸡、喂鸭子!”
“养好多好多的鸡鸭,就可以帮我们吃掉田里的坏虫子!这样坏虫子就不能祸害庄稼啦!”
话虽简单稚嫩,但朱元璋何等人物,立刻抓住了核心:变害为宝,生物治蝗!
也瞬间想到了实施的难点,于是反问道:
“大孙,你这个想法很好。可是你知不知道,寻常百姓家,连果腹都艰难,哪里有多余的粮食去圈养大量的鸡鸭呢?”
小雄英被问住了,歪着小脑袋想了想,突然眼睛一亮,想起了姐姐的话,急忙道:
“有办法!朱爷爷种的新种子!它们的叶子藤蔓可以喂鸭鸭! 就不用浪费好多粮食啦!”
朱元璋闻言,眼中精光一闪,立刻再次看向朱晴求证:“晴丫头,英儿所言当真?那土豆红薯的藤蔓枝叶,果真能喂养禽畜?”
朱晴肯定地点头:“回父皇,千真万确。土豆和红薯在成熟前,其茎叶是很好的青饲料,营养丰富,鸡鸭鹅都爱吃。”
“若能推广种植,确实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养殖家禽的部分饲料来源,节省大量粮食。”
朱元璋深吸一口气,强压下心中的激动,又问道:“那这炸蝗虫……”
朱晴微笑着接过话:“今日儿臣本打算晚膳后带英儿去……去我们那边的夜市逛逛散心,小家伙偶然看到这炸蝗虫。
“应是想起您或者太子殿下念叨过蝗虫的危害,就非要急着回来,说一定要把这个‘好消息’告诉父皇您不可。”
听到这里,朱元璋一切都明白了。
低头看着怀里这个年仅三岁、在游玩时却心系农事、忧国忧民的孙子,心中涌起一股骄傲、感动和希望!
再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荡,将小雄英高高举起,狠狠在他嫩滑的小脸上亲了一口,朗声大笑,笑声洪亮,充满了畅快和欣慰:
“好!好!真是朕的麒麟儿!哈哈哈!天佑大明,赐我老朱家如此好圣孙!好圣孙啊!”
这一次,殿内所有人,都没有丝毫觉得这话夸张。
一个三岁稚童,能有此般见识和胸怀,若非天佑,又能作何解释?
“妹子,传膳,咱要好好喝两杯,就用这炸蝗虫下酒!”身旁红玉,立即去催膳了。
“皇爷爷今天喝两杯,朱爷爷今天也喝了两杯,等窝长大了,窝也要喝两杯!”
众人轻笑:“哈哈哈,好,等大孙长大,咱爷俩好好喝两杯!”
朱元璋的笑声渐渐平息,眼中的激赏与欣慰却久久未散。
抱着小雄英,目光却变得深邃起来,仿佛穿透了宫殿的穹顶,看到了大明广袤的疆土。
轻轻叹了口气。
“英儿此念,实乃天启。眼下已入秋,据各地奏报,今年已有数十起小规模蝗虫滋扰庄稼之事。”
“依咱多年经验看,这般迹象,近几年内,恐必有大范围的蝗灾爆发。”
“天灾血仇不等人,治理蝗患,发展海上军事,必须只争朝夕!”
“但愿朱先生播下的那些新种子,真能如英儿所说,藤蔓可饲禽畜,果实可济万民。”
“若能借此形成‘以虫养禽,以禽治蝗,以新粮助民’的链条,或可大大缓解灾情,甚至化害为利!”
马皇后听着丈夫的话,脸上也浮现出忧虑。
深知蝗灾的可怕,那真是赤地千里、饿殍遍野的惨状。
走到朱元璋身边,轻轻握住他的手:
“重八,既然看到了方向,那就抓紧时间,尽快将新策落实下去吧。”
“天下的百姓,真的等不起了。”
朱元璋点头,感受到妻子手中的力量,也反手握紧了她。
沉吟片刻,目光转向一旁静立的朱晴,突然开口道:
“晴丫头,你那边……可方便咱过去一趟?”
此言一出,不仅朱晴一愣,连刚刚因父亲称赞儿子而面露喜色的朱标也顾不得屁股疼痛,惊讶地直起身:
“父皇?您……”
朱元璋抬手示意朱标稍安,目光依旧看着朱晴:
“丫头,不瞒你说。今日英儿的发现,咱越发觉得,眼下的大明,需要的是高效、集权的决策,需要咱皇家能够乾坤独断,尽快推行利国利民之策”
“你也知晓,大明目前党派林立,民间世家门阀并立!”
“若要改革变体,势必血流成河,咱目前的办法也只有先集权,再徐图民间祸患。”
话锋一转,说出了真正的顾虑:“然而此次并非万全,咱又担心……担心你母后的安危。”
“咱想亲自去你那边看看,亲眼见识一下后世安全。”
朱晴听完,心中了然。郑重地点头应道:
“父皇放心,儿臣明白。儿臣这就回去安排,定会确保一切稳妥。 待准备妥当,便来接引父皇。”
朱元璋满意地点点头:“好!咱等你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