军训汇报表演的掌声还在耳畔回响,医学院的课堂便已如期而至。清晨的阳光透过教学楼的落地窗,洒在崭新的课桌上,映得《系统解剖学》的封面泛着微光。林野坐在教室第三排,身旁是同样提前十分钟到场的陈思远,两人面前的笔记本早已摊开,笔尖悬在纸端,静待开课。
“没想到解剖学课本这么厚,光骨骼系统就有一百多页。”陈思远推了推眼镜,指尖划过书页上密密麻麻的注解,语气里带着几分忐忑。他虽提前预习,却仍被复杂的人体结构绕得头晕。
林野笑了笑,翻开课本。得益于赵天成主任的灵息传承,人体骨骼、肌肉、脏器的位置与关联早已刻在他脑海里,课本上的文字更像是对记忆的梳理与印证。“别急,我们可以结合图谱来记,比如肱骨和肩胛骨的连接方式,就像一把钥匙插入锁孔,这样更容易理解。”他一边说,一边在笔记本上快速画出简化图谱,线条精准,标注清晰。
正说着,教室门被推开,一位头发花白、身着白大褂的老教授走了进来,胸前的铭牌上写着“张教授 解剖学教研室主任”。张教授放下教案,目光扫过全场,声音洪亮而沉稳:“从今天起,我来教你们解剖学。这门课是医学的基础,就像盖房子的地基,地基不牢,后续的临床课程都是空中楼阁。你们未来要握手术刀,要判断病情,首先得知道人体的每一根骨头、每一条血管、每一束神经在哪里。”
话音刚落,张教授便打开ppt,屏幕上出现一幅完整的人体骨骼标本图。“今天我们先学骨骼系统,谁能说说,成年人有多少块骨头?”
教室里瞬间安静下来,新生们面面相觑,显然没料到第一节课就有提问。林野毫不犹豫地举手:“报告教授,成年人有206块骨头,其中颅骨29块,躯干骨51块,四肢骨126块。”
张教授眼中闪过一丝赞许:“回答得很准确。那我再问你,股骨是人体最长的长骨,它的解剖结构包括哪些部分?”
“股骨分为股骨头、股骨颈、股骨干和股骨远端,股骨头与髋臼构成髋关节,股骨远端与胫骨、髌骨构成膝关节……”林野条理清晰地回答,甚至补充了股骨的血液供应特点,这些细节正是赵天成灵息中关于骨科手术的基础知识点。
张教授连连点头,语气中满是欣赏:“很好!看来你提前做了充分的准备,比很多老生掌握得还要扎实。以后这门课的课代表,就由你担任吧。”
全班同学的目光瞬间聚焦在林野身上,有惊讶,有敬佩,也有几分羡慕。陈思远悄悄竖起大拇指:“林野,你太牛了!不愧是学霸!”
接下来的课程中,张教授结合标本和动画,生动地讲解着骨骼的结构与功能。林野听得格外专注,他发现课本上的知识与灵息传承中的临床应用相互印证,让他对人体结构的理解更加深刻。遇到重点难点,他会快速记下,偶尔还会结合外科手术的视角,标注出骨骼损伤的常见部位与修复要点。
上午的最后一节课是《生理学》,授课的李教授年轻干练,擅长用生活案例讲解复杂的生理机制。“我们的心脏就像一台泵体,每分钟跳动70次左右,一天要泵出约8吨血液……”李教授的声音通俗易懂,ppt上的动态示意图更是直观清晰。
林野听得认真,脑海中却不由自主地调动陈景明主任的灵息技能。生理学中的血液循环、神经调节等知识,正是感染性疾病诊治的基础,比如感染时心率加快的机制、体温调节的原理,都与临床用药密切相关。他一边听课,一边在笔记本上梳理“生理机制-病理变化-临床症状-用药原则”的逻辑链,将理论知识与临床应用紧密结合。
中午下课铃响,林野和舍友们一起前往二食堂。赵磊端着餐盘,狼吞虎咽地吃着红烧肉,含糊不清地说:“上午的解剖课也太硬核了,那些骨头的名字绕得我头都大了,还是林野你厉害,居然能对答如流。”
“我只是提前预习了一下,再加上以前学过一点相关知识。”林野笑了笑,没有提及灵息传承的秘密。
王浩咬了一口鸡腿,好奇地问:“林野,你当了解剖课代表,以后是不是要经常跟教授打交道?能不能帮我们多争取点复习资料啊?”
“放心吧,有好的资料肯定会分享给大家。”林野点点头,“不过最重要的还是自己努力,这两门课都是基础,必须学扎实。”
下午是实验课,解剖实验室里整齐排列着标本罐和解剖器械,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福尔马林气味。第一次接触实体标本,不少女生面露难色,甚至有些同学忍不住捂住了鼻子。
张教授站在讲台前,严肃地说:“这些标本都是无声的老师,是前辈们为医学事业做出的贡献。我们必须心怀敬畏,认真对待每一次实验,因为你们未来面对的,是活生生的生命。”
实验任务是观察骨骼标本,识别主要骨骼的结构。林野戴上手套,拿起一块股骨标本,指尖抚过骨骼的纹理,脑海中瞬间浮现出对应的解剖结构和临床意义。他不仅快速完成了自己的任务,还主动帮助身边的同学识别标本。
“你看,这里是股骨大转子,是肌肉附着的重要部位,骨折后很容易影响髋关节功能。”林野耐心地为一位女生讲解,手指精准地指向标本上的结构。
女生感激地说:“谢谢你,林野同学,我之前一直分不清大转子和小转子,经你一说就清楚了。”
陈思远拿着标本,对照着课本反复观察,遇到不懂的地方就向林野请教。林野结合灵息中的知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为他讲解,还画出简单的受力示意图,帮助他理解骨骼的生理功能。
实验课结束时,张教授看着林野忙碌的身影,满意地说:“林野同学不仅自己掌握得好,还主动帮助同学,这种精神值得大家学习。学医不仅要自身优秀,还要有团队精神,未来在临床上,团队协作至关重要。”
回到宿舍,四人都拿出课本和笔记,开始复习当天的课程。赵磊对着骨骼图谱死记硬背,时不时抱怨几句;王浩则用手机App刷题,通过趣味答题巩固知识点;陈思远整理了详细的笔记,用不同颜色的笔标注重点和难点。
林野坐在书桌前,闭上眼睛,进入玄幽搜灵境。他来到赵天成主任的灵体居所,请教解剖学与外科手术结合的要点。“人体骨骼是手术的基础,比如骨科手术中,了解骨骼的血供的解剖结构,才能避免损伤血管神经;腹部手术中,熟悉肋骨与脏器的位置关系,才能精准定位手术切口。”赵天成主任的讲解深入浅出,让林野对解剖学的重要性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随后,他又前往陈景明主任的灵体居所,探讨生理学与临床用药的关联。“生理学中的药物代谢动力学,直接决定了用药剂量和给药间隔;神经调节机制,是理解药物副作用的关键……”陈景明主任的讲解,让林野将生理学知识与临床用药指导技能完美结合。
【检测到宿主深入学习基础医学知识,触发灵息共鸣:赵天成“腹腔外科手术”与陈景明“临床用药指导”技能融合,解锁新技能“基础医学应用(精通)”——可将解剖学、生理学等基础知识与临床技能快速结合,提升知识应用效率】
【当前支线任务“杏林筑基”进度更新:完成首日基础课程学习,获得经验值200点,灵韵值100点】
【当前状态:搜灵者等级2(灵境),经验4900\/5000,灵韵值2209点】
系统提示音响起,林野心中一喜。距离升级仅差100点经验,这让他学习的动力更足了。
接下来的日子里,林野每天都沉浸在紧张而充实的学习中。清晨,他会提前来到教室,预习当天的课程;课堂上,他认真听讲,积极回答问题,笔记记得详细而有条理;课后,他会泡在图书馆,查阅相关文献,拓展知识面;晚上,他会和舍友们一起复习,互相提问,共同进步。
他的表现不仅赢得了老师的认可,也收获了同学们的好感。苏晚学姐偶尔会来教室看望他们,看到林野认真学习的样子,笑着说:“林野,你真是我们专业的榜样!继续加油,未来一定能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
林溪也适应了大学生活,兄妹俩经常一起吃饭、复习,互相鼓励。“哥,《生物化学》也太难了,那些代谢途径我总是记不住。”林溪皱着眉头,一脸苦恼。
林野耐心地为她讲解:“其实可以把代谢途径想象成工厂的生产线,每个酶就是一个工人,底物是原料,产物是成品,这样记起来就容易多了。”他一边说,一边在纸上画出代谢途径的简化示意图,标注出关键酶和产物。
林溪看着示意图,恍然大悟:“原来是这样!哥,你太聪明了!”
在学习的同时,林野也没有忘记灵体的传承。他利用空闲时间,在玄幽搜灵境中与李白、杜甫交流,李白的剑术让他保持着敏锐的反应和坚韧的意志,杜甫的文字让他始终怀揣着悲悯之心和正义之志。
一天晚上,宿舍里的四人正在复习解剖学,王浩突然捂着肚子,脸色苍白地说:“我……我肚子好痛,好像是阑尾炎犯了。”
林野心中一紧,立刻让王浩躺下,轻轻按压他的右下腹。“这里痛吗?”“松手的时候痛不痛?”林野的动作专业而轻柔,结合解剖学知识和急救护理技能,快速判断出王浩很可能是急性阑尾炎。
“不能耽误,必须马上送医院!”林野果断地说,“赵磊,你赶紧联系辅导员,叫救护车;陈思远,你收拾一下王浩的证件和生活用品;我先帮他缓解一下疼痛。”
他让王浩侧卧,屈膝卧位,减轻腹部张力,然后用手轻轻按摩他的腹部,缓解肌肉痉挛。“别紧张,救护车很快就到,你会没事的。”林野轻声安抚道,语气沉稳,让王浩渐渐平静下来。
救护车很快赶到,将王浩送往附属医院。林野和舍友们一路陪同,直到王浩被送进手术室。医生说,幸好送来得及时,再晚一点阑尾就可能穿孔,引发腹膜炎。
手术后,王浩躺在病床上,感激地看着林野:“林野,谢谢你!要不是你,我真不知道会怎么样。你不仅懂解剖学,还会急救,太厉害了!”
“我们是舍友,互相帮助是应该的。”林野笑了笑,“好好休息,我会帮你补习落下的课程。”
【检测到宿主成功识别急性阑尾炎症状并及时处置,支线任务“杏林筑基”进度更新:获得经验值100点,灵韵值50点】
【恭喜宿主!经验值已满,等级提升至3(灵境)!】
【解锁新功能:灵息具象化——可将已收容灵体的技能临时具象化,辅助临床操作与应急处置】
【解锁新区域:“医圣堂”——可在此模拟临床病例,提升诊疗技能熟练度】
系统提示音在脑海中响起,林野心中一喜。等级提升带来的新功能,将让他在医学学习和临床实践中如虎添翼。
他看着病床上的王浩,又看了看身边的赵磊和陈思远,心中满是感慨。学医的道路注定充满挑战,但他有舍友的陪伴,有灵体的相助,有家人的支持,更有一颗守护生命的初心。
出院后,王浩对林野更加敬佩,宿舍里的四人关系也更加亲密。他们一起学习,一起进步,互相扶持,在杏林之路携手前行。
林野站在图书馆的窗前,看着窗外的夕阳,心中充满了对未来的憧憬。他知道,医学院的课程只是起点,未来还有更漫长的路要走,还有更复杂的病例要面对。但他充满了信心,因为他不仅在学习专业的医学知识,更在传承着无数前辈的智慧与精神。
他握紧拳头,在心中默念:“以仁心为基,以医术为翼,以侠骨为护,以文心为刃,我一定会成为一名优秀的医生,守护生命,不负初心!”
月光洒进图书馆,照亮了林野专注的脸庞,也照亮了他手中的医学课本。新的征程已经开启,这位身负灵体传承的少年,必将在杏林之中,绽放出耀眼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