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蕙堂在京郊悄然立定,八名经过陆云晚亲自遴选、赐予药草之名的少女,怀揣着懵懂的希望与对未来的忐忑,正式开始了她们在堂中的新生活。堂内规矩分明,起居有常。每日清晨,在掌事姜嬷嬷的督促下起身梳洗,洒扫庭院,而后用简单的早膳。上午,由秋月特意请来的一位性情温和、通晓文墨的寡居女先生教授她们认字、习算,以及《女诫》、《千字文》等蒙学读物,重在明理修身。下午,则是重头戏——由陆云晚亲自设计并督导的“技艺”课。
这一日,午后阳光正好,透过新糊的窗纸,在收拾得干干净净的西厢房内洒下斑驳的光影。这里已被布置成临时的授课之所,墙上挂着陆云晚亲手绘制的常见草药图谱,墙角木架上整齐摆放着各式洗净晾干的草药、小石臼、药秤、棉纱、简单模具等物事。八名少女——灵枢、素问、白芷、茯苓、半夏、泽兰、佩兰、苏叶,穿着统一发放的干净青布衣裙,头发梳得整整齐齐,端坐在小杌子上,神情既紧张又期待。她们知道,今日要来授课的,是那位身份尊贵、心善人美的“夫人”。
门帘轻动,陆云晚在秋月和姜嬷嬷的陪同下走了进来。她今日依旧穿着素雅,未戴珠翠,只腕间笼着一只温润的玉镯,神色平和,目光温润地扫过堂下肃立的少女们。
“夫人安好。”少女们齐声问安,声音尚带稚嫩,却比初来时整齐了不少。
“都坐吧。”陆云晚在临时设的讲案后坐下,案上已摆好了她带来的几样东西:一小捆带着泥土清香的艾叶,几片肥厚的薄荷,一包晒干的菊花,还有一小罐色泽清亮的蜂蜜。
“今日,我们不认字,不算数,来认几样我们身边常见,却有大用处的宝贝。”陆云晚开口,声音不高,却清晰柔和,瞬间吸引了所有少女的注意力。她没有直接灌输高深医理,而是从最寻常、最贴近生活的物事入手。
她拿起那束艾叶,问道:“有谁认得此物?”
灵枢(原招娣)眼睛一亮,抢先答道:“夫人,这是艾草!端午的时候,俺娘会采来挂在门上,说能驱邪避瘟哩!”
“说得不错。”陆云晚赞许地点头,拿起艾叶,让少女们传看,“艾草,味辛苦,性温。不仅能驱虫避秽,晒干捣绒,制成艾条,点燃后熏灸穴位,可温通经络,祛除寒湿,缓解腹痛、风寒。若是不慎受了凉,用艾叶煮水泡脚,亦能发汗散寒。”她讲解得浅显易懂,将功效与日常生活紧密联系。
接着,她又拿起薄荷:“这个呢?谁闻过它的味道?”
几个女孩都点头,白芷(原春杏)小声道:“闻过,凉凉的,很提神。”
“对,薄荷,味辛,性凉。功效是疏散风热,清利头目。若是夏日中了暑气,头晕脑胀,摘几片新鲜薄荷叶揉碎,闻一闻,或者泡水喝,便能舒服许多。它还能解鱼蟹之毒,若吃了不新鲜的东西,恶心呕吐,含片薄荷叶也能缓解。”陆云晚一边说,一边将薄荷叶分给她们,让她们亲自嗅闻感受。
她又拿起干菊花:“这个想必都见过。菊花,味甘苦,性微寒。能散风清热,平肝明目。读书习字久了,眼睛酸涩,用菊花泡茶喝,对眼睛好。秋季燥热,容易咳嗽,喝些菊花茶也能润肺。”
最后,她指着那罐蜂蜜:“蜂蜜,味甘,性平。能补中润燥,止痛解毒。日常调水喝,可润泽肌肤,润肠通便。若是咳嗽不止,取一勺蜂蜜,兑些温水慢慢咽下,亦有缓解之效。它还能调和药性,让一些苦涩的药物变得容易入口。”
她娓娓道来,将每样寻常之物的特性、功效、适用情形,用最朴实的语言道出,如同一位耐心的长姐在教导妹妹们生活常识。少女们听得入了神,她们从未想过,这些田间地头、山野常见的普通花草,竟有如此多的妙用。
“识其性,方能善其用。”陆云晚总结道,“今日认识了它们,日后我们便要学着如何让它们变得更有用。”她示意秋月将准备好的小石臼、棉纱分发给两人一组。
“现在,我们试着做一味最简单的‘驱蚊安神香囊’。”陆云晚演示道,“取干燥的艾叶、薄荷叶各一小把,放入石臼中,轻轻捣碎,不必成粉,保持些许纤维,香气更持久。然后,用棉纱包裹起来,扎紧口,便成了。”她动作轻柔,步骤清晰。
少女们兴奋又小心地开始动手尝试。屋内顿时响起了轻轻的捣药声和窸窣的交谈声。陆云晚走下讲案,在她们中间缓步巡视,不时停下指导。
“灵枢,手要稳,力度均匀些。”
“素问,艾叶放得多了些,薄荷香气便淡了,需比例得当。”
“白芷,做得很好,包裹得很严实。”
她注意到,名唤素问(原石丫)的女孩,虽然话少,但手指极其灵巧,捣药的动作不急不缓,力度恰到好处,分包时分量拿捏得很准。而白芷则神情专注,学得极快,做完自己的,还小声提醒旁边的茯苓。灵枢虽略显毛躁,但悟性高,一点就通。
香囊初步制成,虽简陋,却散发着艾草和薄荷混合的清新气息。陆云晚又教她们用剩下的布头缝制简单的外囊,将药包装入。一时间,屋内充满了草药的清香和少女们初试身手的成就感。
“这只是第一步。”陆云晚看着她们脸上洋溢的光彩,微笑道,“日后,我们还会认识更多的草药,学习制作沐浴的药皂、洁面的香膏、缓解跌打损伤的药油。这些手艺,不指望你们成为神医,但求能照顾自身,惠及家人,若学得精了,日后开个小小的胭脂铺、药香铺,亦能安身立命。”
她的话语,为这些身处困境的少女描绘了一幅切实可行的未来图景,让她们眼中燃起了希望的火光。
授课结束,少女们珍而重之地将自己制作的第一个香囊收好,向陆云晚行礼告退,叽叽喳喳地讨论着今日所学,脸上是前所未有的生动神采。
陆云晚站在窗前,望着她们雀跃的背影融入院落的春光里,心中欣慰。倾囊相授,并非毫无保留地传授核心机密,而是授人以渔,点燃希望。她播下的种子,已在这慈蕙堂的沃土中,开始孕育生机。而这些璞玉,也将在她的精心雕琢下,逐渐显露出各自独特的光华。这不仅仅是慈善,更是一项着眼于长远、蕴含着智慧与温情的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