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顺,海军基地。
一间没有任何多余陈设的审讯室内,空气里没有丝毫紧张感,反而弥漫着一股淡淡的茶香。
楚云飞亲手为对面的源氏辉斟满一杯热茶,青翠的茶叶在杯中舒展。
他穿着一身笔挺的军服,肩上的将星在灯光下熠熠生辉,气质比以往更加内敛、锋利。
“源氏先生,你在南美大陆的开拓计划,很宏伟。”楚云飞开口,语气平静得像是在谈论天气,却将源氏辉心中最后一道防线彻底击溃。
源氏辉端起茶杯的手,在空中停顿了一瞬,随即恢复了镇定。他看着杯中升腾的热气,自嘲地笑了笑。
“看来,楚将军已经知道了一切。是我输了,输得心服口服。”
他没有狡辩,也没有求饶,坦然地承认了失败。这种姿态,反而让楚云飞高看了他一眼。
“我只是好奇,”楚云飞靠在椅背上,手指轻轻敲击着桌面,“你和德国方面的军火交易,应该不止是几艘潜艇的技术那么简单吧?我查过,有一批特殊的工业钻石,在你计划出逃的前三天,从柏林运抵了神户港。”
源氏辉的瞳孔收缩了一下。
沉默了片刻,终于长叹一口气,仿佛卸下了千斤重担。
“楚将军的情报能力果然强大。没错,那不是工业钻石,是高纯度的浓缩铀。是他们换取我们重水技术和部分核物理数据的定金。”
他将杯中茶水一饮而尽,像是下定了某种决心。
“既然帝国已经覆灭,这些秘密,留着也毫无意义。我可以用我知道的一切,包括陆军那群蠢货藏在瑞士银行的秘密账户,来换取我的那些科学家们,一个体面的未来。”
楚云飞的嘴角,勾起一抹弧度。
他等的就是这句话。
“成交。”
沈阳,“红星之心”总指挥部。
凌天面前的电子屏幕上,一份刚刚由楚云飞团队整理、加密发送过来的清单,正缓缓展开。
《“诺亚方舟”计划核心人员及资产清单》。
他的手指在触控板上轻轻滑动,目光扫过一个个名字,呼吸都为之一滞。
“仁科芳雄的首席弟子,菊池正士,日本实验物理学界的未来……”
“三菱重工的首席航空设计师,堀越二郎,零式战机的缔造者……”
“住友金属的特种钢材专家,田中吉政,负责大和号的装甲钢板冶炼……”
“还有这个,石井四郎的副手,北野政次,虽然是个魔鬼,但他在细菌学和防疫学上的知识,是无价的……”
名单上,密密麻麻罗列了近百位日本当时最顶尖的物理学家、化学家、冶金专家、航空工程师、船舶设计师、生物学家……几乎涵盖了从基础科学到应用工程的所有关键领域。
而在清单的后半部分,是更加触目惊心的技术资料目录。
从潜艇的U型钢结构图纸,到九一式穿甲弹的详细配方;从光学玻璃的研磨工艺,到合成橡胶的化学公式。
这是一份能让一个农业国家的工业水平,在极短时间内,向前跃进至少二十年的宝藏!
“我们缴获的不是一支舰队,而是一个国家的工业未来。”赵刚站在凌天身后,看着这份清单,发出了由衷的感慨,“这比击沉一百艘大和号的意义,还要重大。”
“他娘的,这么多宝贝疙瘩!”李云龙的大嗓门在指挥室里响起,他刚从兵工厂那边赶过来,脸上还带着机油的痕迹,“这不比抢他几个师团划算多了?凌顾问,老赵,这帮家伙怎么处理?要我说,不听话的直接拉去后山毙了!听话的,给他们白面馒头吃,让他们给老子造炮!造飞机!”
他的话简单粗暴,却也直接。
“老李,杀人,是最低级的手段。”赵刚摇了摇头,扶了扶并不存在的眼镜,这是他思考时的习惯动作,“我们要的是他们的脑子,不是他们的命。得让他们心甘情愿地为我们所用。”
他看向凌天,提出了自己的想法:“我建议,在沈阳或者哈尔滨,为他们建立一个独立的科学特区。给他们提供比在日本时优越数倍的生活条件和研究环境。家属可以接过来,薪水可以用黄金支付,让他们看到,为新中国工作,能获得比为那个法西斯帝国卖命,高得多的社会地位和个人价值。”
李云龙听得一愣一愣的,挠了挠头:“这么麻烦?给他们这么好的待遇,这帮小鬼子能听话?”
“光给好处,不够。”凌天开口了,他的声音带着力量,“要彻底摧毁他们心中最后一点幻想。”
他站起身,走到巨大的电子沙盘前。
“安排一次参观。带他们去看看我们的钢铁厂,看看我们日产万吨水泥的生产线,看看我们的计算机中心。让他们亲眼见证,我们是如何在几个月内,就建立起超越他们举国之力数十年的工业体系。”
凌天的目光变得锐利。
“我要让他们从心底里明白,他们所效忠的那个帝国,已经是上个时代的腐朽遗物。未来,在这里。抵抗,是螳臂当车;合作,才是唯一的出路。”
李云龙听完,一拍大腿:“我明白了!这就跟打仗一样!不光要用炮弹炸垮他们的阵地,还要用咱们的实力,彻底碾碎他们的胆!让他们知道,跟咱们作对,就是死路一条!”
最终的方案,很快被敲定。
这批日本最顶尖的“大脑”,将以“高级技术顾问”的名义,“请”到东北,参与新中国的工业化建设。
就在这时,一名技术参谋快步走了进来,递上一份紧急报告。
“报告顾问!在清点新星号的缴获物资时,我们发现了一批用铅盒密封的资料,根据源氏辉的供述,这是他们准备用来和德国交换浓缩铀的……关于核物理裂变反应的完整研究数据!”
指挥室内的气氛,瞬间一凝。
凌天接过报告,看着上面熟悉的公式和图表,脑海中立刻浮现出那艘在南太平洋若隐若现的“幽灵”潜艇。
他看向赵刚,沉声说道:“看来,有些人,还不死心。这场战争,还没有我们想象中那么快结束。”
屏幕上,一条来自丁伟的简讯跳了出来,简洁有力。
“方舟船队已全部入港。所有船只状态良好,等待后续指令。”
凌天命令将截获日本“战犯”和“被掠夺资产”的消息,通过国际频道公之于众,但对科学家和技术资料的事情,则秘而不宣,列为最高机密。
“方舟”事件的尘埃落定,意味着登陆日本本土的最后一块绊脚石,也已被彻底清除。
指挥中心的氛围,在短暂的收获喜悦之后,再次变得肃杀起来。
所有人都明白,真正的终局之战,即将来临。
凌天站起身,缓缓走到那幅巨大的东亚电子地图前。
目光越过对马海峡,越过朝鲜半岛,最终,如同一把利剑,死死地钉在了那个名为“东京”的红点上。
他拿起指挥台上的红色加密电话,接通了李云龙和孔捷的专线。
“老李,老孔。”
凌天的声音,清晰地回响在指挥大厅的每一个角落。
“你们的部队,准备得怎么样了?”
“该送那位天皇,去见他的天照大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