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大会堂内灯火通明,全国科学大会颁奖典礼正在这里隆重举行。林晚星坐在前排,望着主席台上悬挂的巨幅会标,手心微微出汗。今天,她将代表星火数控机床项目组,领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下面颁发本届最高奖项——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主持人的声音在会场回荡,获奖项目:星火系列数控机床;获奖单位:红星机械制造厂;获奖代表:林晚星同志!
雷鸣般的掌声中,林晚星稳步走上主席台。当她从首长手中接过沉甸甸的奖状和奖章时,台下闪光灯亮成一片。这一刻,她想起了外公未竟的事业,想起了团队无数个奋战的日夜,眼眶不禁微微发热。
林晚星同志,首长亲切地与她握手,你们这个项目,为国家的工业现代化立了大功啊!
这是整个团队的努力。林晚星谦逊地回答,我们只是做了应该做的事。
就在这时,主持人突然提高声调:今天还有一个特别的惊喜。在刚刚结束的全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大赛中,获得金奖的是一位特殊的小选手——他就是林晚星同志的儿子,陆舟同学!
会场顿时一片哗然。在众人惊讶的目光中,十岁的舟舟穿着整洁的白衬衫,戴着红领巾,从容地走上台来。他手里捧着一个精致的木制模型,正是改进后的自动喂鸟器。
妈妈!舟舟兴奋地跑到林晚星身边,小脸因激动而泛红。
首长俯下身,亲切地问:小朋友,你这个发明有什么特别之处?
舟舟认真地回答:报告首长,我用了棘轮机构代替橡皮筋,解决了传动打滑的问题。还参考了妈妈机床上的冷却系统,给小鸟加了自动饮水装置!
稚气未脱的童声配上专业的术语,引得全场发出善意的笑声。首长开怀大笑:好啊!真是虎父无犬子,科技之家出英才!
台下,陆砚川抱着安安,牵着宁宁,眼中满是骄傲。记者们纷纷将镜头对准这难得一见的画面——母子同台领奖,成为本届科学大会最动人的一幕。
颁奖仪式结束后,一家五口在人民大会堂前合影留念。宁宁迫不及待地摸着妈妈的奖章:以后我也要得大奖!
安安则紧紧抱着哥哥的奖状,小声说:哥哥真厉害。
都是妈妈教我的。舟舟不好意思地挠头,妈妈经常带我去车间,教我看图纸。
这时,一位工作人员匆匆走来:林晚星同志,有您的一个包裹,是档案馆转交来的。
林晚星接过一个用牛皮纸包得严严实实的小盒子,心中升起一丝疑惑。她小心翼翼地拆开包装,里面竟是一块温润的白玉佩——正是外公生前一直佩戴的那块。玉佩曾经在火灾中碎裂,如今却被精心修复,只在裂纹处镶嵌了细细的金丝,更添几分古朴韵味。
这是...林晚星的手指轻轻抚过玉佩,突然在玉佩背面摸到一处微小的凸起。她仔细一看,原来是一张卷成细条的纸条,被巧妙地塞进了金丝缝隙中。
趁着家人在与记者交谈,她悄悄展开纸条。上面只有一行小字:玉佩藏秘,慎防东风。
林晚星的心猛地一沉。这块玉佩不是在那场档案馆火灾中遗失了吗?怎么会突然出现?还有这熟悉的字迹...
怎么了?陆砚川注意到她的异样,走过来轻声问道。
林晚星迅速将纸条塞进口袋,勉强笑了笑:没什么,可能是太激动了。
回家的路上,孩子们还在兴奋地讨论着今天的颁奖典礼。舟舟抱着他的金奖证书,认真地说:我以后要发明更厉害的机器,帮妈妈做研究。
哥哥真棒!宁宁叽叽喳喳地说,我们老师说了,要向你学习!
安安安静地靠在妈妈怀里,小手一直摸着那块玉佩。
当晚,等孩子们都睡下后,林晚星才把纸条的事告诉陆砚川。
这字迹...陆砚川对着台灯仔细端详,很像陈先生的笔迹。
可是陈先生不是还在昏迷中吗?林晚星不解。
陆砚川神色凝重:我明天就去医院核实。不过,当务之急是搞清楚这块玉佩到底藏着什么秘密。
林晚星拿起玉佩,对着灯光仔细察看。在灯光照射下,她突然发现玉佩内部似乎藏着极细的纹路。她连忙取来放大镜,这才看清那些纹路竟然是一组微缩的技术图纸!
这是...她倒吸一口凉气,星火二代的改进方案!
图纸上标注着几个关键参数,正好解决了他们目前遇到的技术瓶颈。更令人震惊的是,图纸的标注方式与陈先生之前使用的密码如出一辙。
看来,陈先生背后还有更深的秘密。陆砚川沉声道,他或许是在用这种方式提醒我们什么。
夜深了,林晚星却毫无睡意。她坐在书桌前,反复研究着玉佩中的图纸。这些设计思路超前而精妙,很多想法都与她不谋而合。如果这真是陈先生留下的,那他究竟是谁?是敌是友?
窗外,一轮明月高悬。林晚星轻轻摩挲着玉佩,仿佛能感受到外公留下的温度。这块传承了三代的玉佩,究竟还藏着多少不为人知的秘密?
而那个神秘的,又会在何时、以何种方式降临?
(第165章 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