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旅长一挥手,打断道:“疑人不用,用人不疑!宋兴华提出的作战计划,就让他来主导!论装备、论兵力、论打仗的鬼点子,他现在都是头一份!我看,就成立一个晋东南临时支队,由宋兴华担任总指挥,统一协调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的行动。告诉李云龙和空间,这次给我老老实实听命令,谁要是尥蹶子,我撤他的职!”
旅长一锤定音,电报很快发到了新二团。
【……经旅部研究决定,批准你部作战请求。即日起,成立晋东南临时支队,由你担任临时总指挥,统一指挥新一团、新二团、独立团作战。望你周密部署,坚决完成任务……】
几乎在收到电报的同时,宋兴华脑中的系统界面发生了变化:
【军衔】:晋东南临时支队总指挥(旅级)(临时) 【全景地图】:半径 120 公里(临时) 【雷达预警】:半径 120 公里(临时) 【储物空间】:1000万 立方米(临时)
宋兴华心中一震,随即涌起一股暖流。旅首长这是毫无保留的支持和信任啊!连系统都似乎认可了这种临时擢升,给予了相应的权限提升。地图和预警范围的扩大,意味着他能掌控更大的战场;而暴涨的储物空间,则为他后续的计划提供了巨大的便利。
“系统,还挺人性化。”他嘴角勾起一丝弧度。
他没有耽搁,立刻又让张平给晋冀豫边区游击纵队的倪司令发报,请求借调丁伟的28团配合作战,主要负责对潞城方向的警戒和牵制。
边区纵队司令部,倪司令看着宋兴华的请求,对身边的参谋笑道:“这个宋兴华,又要搞大动作了。开口就要借我的主力团。”
参谋也笑了:“司令,上次咱们用两百多号老兵换了他一个加强营的装备,可是解了燃眉之急啊。28团现在不少重火力,都是那时候换来的。这小子仗义,出手大方。我看这个忙可以帮,既能打击鬼子,也能让28团练练兵,说不定还能再捞点好处。”
倪司令点点头:“是啊,八路军是一家,互相支援是应该的。回电:同意28团配合作战,暂归你部指挥。望精诚合作,取得胜利。”他回忆起之前那场“交易”,宋兴华几乎是以白送的方式加强了28团,对边纵的发展帮助极大。这份情,得记。
……
小柳乡,临时纵队指挥部。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几乎前后脚赶到。一进门,李云龙的大嗓门就响了起来:“老孔,老丁,哈哈,咱们老哥仨又凑一块了!这回还得听宋小子调遣,这叫什么事儿啊!”
孔捷还是那副沉稳的样子,但眼中也带着笑意:“能打鬼子就行。兴华这小子是有本事,咱们听指挥不丢人。”
丁伟则打量着指挥部里简陋但异常整齐的布置,特别是墙上那幅极其详尽的敌我据点分布图,啧啧称奇:“我说老李,老孔,你们看看这地图,比旅部的恐怕都精细。宋团长这手笔,难怪旅长让他当总指挥。后生可畏啊!”
正说着,宋兴华大步走了进来,敬礼:“李团长,孔团长,丁团长,辛苦三位跑一趟。”
李云龙摆摆手:“行了,宋总指挥,就别客套了。快说说,怎么打?旅长可是说了,让我们都听你的。”
宋兴华也不废话,直接走到地图前,将自己的计划和盘托出:“我打算,集中我们四个团,再加上三个县的地方部队,同时发动,把襄垣、平顺、潞城三县除了县城以外的所有据点,连根拔起!”
“什么?一夜之间?”李云龙瞪大了眼睛,“宋小子,你知道那有多少据点吗?大大小小五十来个!鬼子伪军加起来差不多一个联队!你这胃口也太大了吧?”
孔捷也皱紧了眉头:“兴华,不是老哥我给你泼冷水,这会不会太冒险了?一旦哪个点打成了僵持,县城里的鬼子援军出来,我们就被动了。”
丁伟没说话,但眼神里也充满了怀疑和震惊。
宋兴华早已料到他们的反应,从容不迫地开始介绍细节:“三位老哥放心,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我之所以敢这么打,凭的是这个——”
他手指在地图上划过,将敌我兵力、火力配置、分组方案一一道来。
“……共计可集结攻坚兵力5400余人,包括我新二团主力、三个县的地方部队以及三位老哥挤出来的1000人马。”
“……集中所有攻坚重武器:山炮(24门75mm、12门105mm)、重迫击炮(12门120mm、12门150mm)共计60门,高射炮、战防炮合计24门,m2hb重机枪44挺。”
“……将所有力量分为50个攻坚小组。小型据点,砖木结构,一挺m2hb配30-50名战士,远程摧毁;中型据点,砖石结构,两门120迫或两门Flak38高炮,配100-150人;大型据点,视情况加强火力,原则就是用绝对优势的火力,瞬间砸碎它!”
“……三位老哥的团,分别监视一个县城。我判断,唯有襄垣县城可能派出成建制的援军,但兵力不会超过一个中队。新二团会在外围预设阵地,以强大兵力示形,震慑其不敢出城。平顺、潞城两县,鬼子兵力空虚,若敢出援,正好伏击歼灭之!”
“……所有战斗,力争在同一时间发起,速战速决,绝不给敌人反应时间!”
宋兴华的话语清晰而自信,对每一个据点的守军人数、工事材质、火力配系都了如指掌,仿佛亲眼所见。这份恐怖的情报能力,再次让“铁三角”感到心惊。
李云龙、孔捷、丁伟三人听着,脸上的疑虑逐渐被惊讶和兴奋所取代。他们小声交换着意见。
“娘的,一百二十多门炮和重机枪……这火力,够小鬼子喝一壶的了!”李云龙舔了舔嘴唇。 “分组精细,火力配置针对性强,看来他是真下了功夫。”孔捷点头。 “用地方部队和少量主力带队,发挥火力优势,弥补其攻坚经验不足……这思路,又狠又准!”丁伟分析道。
最终,三人抬起头,眼中再无怀疑,只剩下跃跃欲试的战意和一丝对眼前这个年轻人的惊叹。
“干了!”李云龙一拍大腿,“老子打了半辈子仗,还没打过这么阔气的仗!用炮砸,用机枪扫,过瘾!” “我没意见!”孔捷表态。 “28团保证完成任务!”丁伟也郑重道。
看着热血沸腾的“铁三角”,宋兴华知道,计划成了。
……
作战计划迅速下达。宋兴华坐镇指挥部,通过电台和通讯兵,如同一个精密仪器的操控者,将一道道指令发出。各部开始紧张有序地行动起来。
李云龙、孔捷、丁伟分别联系襄垣、平顺、潞城三县的地方部队负责人。当听到八路军要集中四个主力团和所有地方武装,一夜之间端掉所有据点时,各县独立营、县大队的负责人都惊呆了,随即是巨大的兴奋和支持。他们太清楚那些据点对根据地百姓和地方武装的压迫了,立刻表示坚决服从命令,全力配合!
傍晚时分,各支队伍开始昼伏夜行,向预设的集结地点运动。宋兴华则反复叮嘱:“炮弹管够,子弹不限量!不要节省,用最快的速度,最猛的火力,给我把敌人的工事轰平!减少冲锋伤亡!”
夜色渐深,各路大军在黑暗中潜行,只有沙沙的脚步声和偶尔压低的口令声。战士们眼神坚定,尽管长途行军疲惫,但想到即将到来的雷霆一击,都充满了力量。
第五日傍晚,新一团、独立团、28团也悄然运动到位。28团按照宋兴华的指示,大张旗鼓地在潞城县城外挖掘阻击阵地,摆出强攻县城的架势,一个连甚至前出到距离城门仅一公里处进行火力侦察,成功地将县城守军牢牢震慑在城内,不敢越雷池一步。而李云龙和孔捷,则按照自己的风格,分别在襄垣、平顺城外日伪军可能增援的路径上,设下了隐蔽的伏击圈,张网以待。
五十支攻坚队伍,共计五千四百余人,全部按时到达指定攻击出发位置。一百多件攻坚重武器也部署到位。宋兴华通过全景地图,最后一次审视着每一个目标,微调着攻击方案。他甚至发现两个大型据点核心碉堡是钢筋混凝土结构,75mm山炮难以确保摧毁,便不动声色地通过空间投放,在每个碉堡地基下“赠送”了一个20公斤重的NG药包,并设置了延时起爆。
深夜十点整。
宋兴华站在指挥部外,望着三县方向,约定的总功时间到了,
刹那间,仿佛约好了一般,襄垣、平顺、潞城三县广阔的区域内,五十个攻击点,同时爆发出震耳欲聋的轰鸣!
轰!轰隆!哒哒哒哒哒——!
炮弹划破夜空的尖啸声、重机枪沉闷持续的怒吼声、爆炸震天的巨响,汇成一曲狂暴的交响乐,瞬间打破了夜的寂静。
【军功值+10…+10…+50…+250…+10…】系统的提示音开始在宋兴华脑海中密集响起,但他此刻无暇细听。
全景地图上,代表敌方据点的光点一个接一个地剧烈闪烁,然后迅速黯淡下去。
小型据点的砖木炮楼,在500米外m2hb重机枪12.7mm穿甲弹雨的持续扫射下,如同纸糊的玩具般千疮百孔,轰然倒塌,里面的伪军往往还没明白发生了什么就去见了阎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