译文: 中途独自返回。
含义: 在群体中,独自坚持回归正道(中行独复),即使他人仍在迷途,也能洁身自好。象征在复杂环境中,保持独立判断,毅然复归。
六四故事:
初夏的联盟大会,设在千里之外的大泽之畔。那里水草丰美,是十几个大小部落传统的集会之地。启明带着大长老和一小队精锐护卫,跋涉了十余日,方才抵达。
大会的气氛,从最初就带着一种莫名的躁动。往年,各部首领相聚,多是商议通商、调解纠纷,或是共同应对天灾。但这一次,似乎有些不同。
集会主帐内,皮革与泥土的气息混合着燃烧油脂的味道。各部首领围坐在巨大的篝火旁,火光映照着他们神色各异的脸。
“诸位!”一个洪亮的声音压过了嘈杂的议论,是实力最强的苍熊部落首领,敖。他身材魁梧,声若洪钟,站起身时,投下的阴影几乎能覆盖小半个帐幕,“如今我们各部,守着祖地,辛苦耕作,放牧渔猎,一年所得,不过温饱!为何要如此辛苦?”
他环视众人,目光灼灼:“我得到确切消息!东南方向,翻过三座大山,有一片富庶的谷地,那里的人自称‘有缗氏’。他们不善征战,却拥有堆积如山的粮食、精美的陶器、还有阳光下会闪光的金属!他们的战士,拿着木棍和石矛,穿着柔软的麻布,根本不堪一击!”
帐内响起一片吸气声,不少首领的眼睛亮了起来。
“敖首领,你的意思是?”有人急切地问。
“我的意思?”敖狞笑一声,挥舞着粗壮的手臂,“联合起来!我们十几个部落,能凑出数千勇士!组成联军,像洪水一样冲过去!抢了他们的粮食,夺了他们的财宝,占了他们的土地和女人!到时候,我们人人都能过上首领般富足的生活,再也不用在这片贫瘠的土地上苦苦挣扎!”
“联军远征!”
“抢光他们!”
“敖首领说得对!”
好几个部落首领立刻兴奋地附和起来,帐内充满了贪婪和好战的狂热。他们仿佛已经看到了金山银山,看到了自己满载而归的场景。
启明的心,却在这一片喧嚣中,一点点沉了下去。
远征?掠夺?
他脑海中瞬间浮现出许多画面:部落的勇士们远离故土,在陌生的土地上流血、死去;留守的老弱妇孺提心吊胆,田地荒芜;而那个所谓的“有缗氏”,他们的家园在战火中化为焦土,族人在刀锋下哀嚎……这根本不是荣耀,这是一场不义的杀戮,是为了满足贪婪而发动的强盗行径!
更何况,敖的描述真的可信吗?一个拥有大量财富的部族,会如此不堪一击?这背后,会不会是陷阱?即便成功,战利品如何分配?联军内部会不会因此产生新的矛盾和厮杀?将部落的命运寄托在一次遥远且不义的掠夺上,这简直是疯狂的赌博!
他深吸一口气,正准备开口,身旁的大长老却轻轻拉了一下他的衣角,低声道:“首领,众意如此,此刻反对,恐成众矢之的……”
启明看了大长老一眼,明白他的担忧。此刻站出来,确实会立刻成为所有被利益冲昏头脑者的公敌。
这时,敖的目光扫了过来,落在一直沉默的启明身上:“启明首领,你部族勇士骁勇,此次联军,你当为前锋!如何?这可是发财的好机会!”他的话语带着一种不容置疑的逼迫,周围的目光也齐刷刷聚焦在启明脸上,有期待,有审视,更有几分看他是否“识时务”的意味。
启明缓缓站起身。帐内安静了一些,所有人都想听听这位年轻却已颇具声望的首领如何回应。
“敖首领,各位首领。”启明的声音清晰而平稳,听不出喜怒,“远征掠夺,听起来确实诱人。”
一些人脸上露出“果然如此”的笑容。
但启明话锋一转:“然而,我有三问,请诸位思量。”
“其一,我们对有缗氏所知多少?敖首领之言,是否尽实?其战力、地形、有无援军,我们一概不知,贸然远征,岂非以身饲虎?”
“其二,联军数千,来自各部,号令如何统一?补给如何维持?战利品又如何确保公平分配?若生内乱,谁可压制?”
“其三,也是最重要的一点,”启明的目光扫过众人,带着一种穿透人心的力量,“我等皆为部族首领,职责在于守护族人,安居乐业。兴不义之师,远涉险地,纵然一时得利,必结深仇,招致无穷后患。此举,与强盗何异?岂是长久安族之道?”
他的话音刚落,帐内顿时一片哗然。
“启明!你这是什么意思?指责我们是强盗吗?”一个首领拍案而起。
“哼,我看你是胆小如鼠!被黑石、风岩吓破了胆,如今连出征都不敢了!”另一个首领讥讽道。
“没错!如此怯懦,怎配为一族之首?”
“富贵险中求!像你这般畏首畏尾,活该守着那点穷家当过苦日子!”
嘲笑、指责、鄙夷的目光如同冰雹般砸来。敖的脸色也阴沉下来:“启明首领,你是打定主意,要独自清高了?”
大长老在身后紧张地几乎要窒息。
启明感受着四周的敌意,心中却异常平静。他明白了自己的位置——在这群被贪欲蒙蔽了双眼的人群中,他是唯一清醒的那个。众人皆醉,我若同醉,便是共同走向毁灭。
他迎着敖逼视的目光,坦然道:“非为清高,实为避祸。此不义之举,我启明部族,绝不参与。”
他环视众人,一字一句道:“我,退出联盟大会。”
说完,他不等众人反应,对着大长老和护卫们一挥手:“我们走。”
在所有人惊愕、愤怒、鄙夷、甚至有些难以置信的目光注视下,启明带着他的人,毅然决然地转身,走出了喧嚣燥热的主帐,将那片被贪婪笼罩的空间抛在身后。(中行独复)
回程的路上,气氛有些沉闷。护卫们虽然忠诚执行命令,但脸上难免带着些许不甘和疑惑。大长老更是忧心忡忡:“首领,我们此举,可是将各部首领都得罪光了……日后在联盟中,恐怕……”
启明望着前方蜿蜒的道路,语气坚定:“大长老,众人皆醉我独醒,非为孤高,实为避祸。那远征之事,我隐约只看到血流成河,而非金山银山。与他们同流合污,才是真正的取祸之道。”
回到部落后,启明立刻召集所有族人。他没有隐瞒,将在联盟大会上的所见所闻,以及自己独自退出的决定,原原本本地告知了大家。
起初,族人也有些不解和担忧。但启明站在高处,声音传遍全场:“族人们!别人要去掠夺,那是他们选择的道路。而我们启明部族,选择的道路是守护!守护我们的家园,守护我们的田地,守护我们凭双手创造的财富和安宁!不义之财,如同毒酒,饮下必受其害!我们要做的,是让自己变得更强大,更团结,让任何外敌都不敢觊觎我们,而不是去做那觊觎他人的强盗!”
他的坦诚和坚定,感染了族人。想到之前首领带领他们度过的一次次危机,想到如今部落内部日益和谐、生产恢复的景象,族人们选择了信任。
“听首领的!”
“我们靠自己!”
统一的信念再次凝聚。
启明随即下令:全面整顿军备,加紧训练;所有边境哨卡加倍警戒,严防一切可能的意外;同时,内部鼓励农耕畜牧,兴修小型水利,储备更多粮食。
他不再理会外界关于联盟联军的任何消息,专心致志,经营着自己的部族,如同精心耕耘一片独立的园地。
时间,证明了启明独复的正确。
一个多月后,陆续有骇人听闻的消息从东南方向传来。
联军的确找到了那个“有缗氏”,但对方并非不堪一击,而是依托险要地形,进行了殊死抵抗。联军初战受挫,伤亡不小。
紧接着,补给线过长的问题暴露,各部为了抢夺有限的物资和预期的“战利品”先行区,内讧不断,号令失灵。
最可怕的是,有缗氏并非孤立无援,他们的盟友从侧翼发动了突袭……
远征联军最终遭遇惨败,损失超过七成,仓皇逃回的残兵败将形容凄惨,带去的勇士十不存三。几个参与其中的大部族元气大伤,首领敖更是身负重伤,回来后不久便郁郁而终。
消息传到启明部族,所有当初心存疑虑的族人,此刻只剩下无尽的庆幸和后怕。
大长老找到启明,老眼含泪,深深一拜:“首领明见万里!若非当日您独排众议,坚持退出,我部族儿郎,只怕也已化为他乡枯骨!”
启明扶起大长老,望向东南方,心中并无丝毫喜悦,只有对战争残酷的更深敬畏。
他再一次,因为独自坚持回归并守护正道,使整个部族得以保全。
通过启明在联盟大会上独自反对不义远征、毅然退出联盟的经历,深刻阐释了复卦六四爻辞“中行独复”的深远含义。当所有部落首领皆被掠夺财富的短期利益所迷惑,群体做出错误决策时,启明能保持清醒的独立判断,看清其中蕴含的不义与巨大风险,并顶住压力与嘲讽,独自坚持回归并守护“正道”(中行独复)。其回归部落后,立刻整顿武备,专注内政,使部族得以在后续联军惨败的灾难中独善其身,安然无恙。此章彰显了在复杂环境和群体压力下,保持清醒头脑和独立判断的极端重要性,唯有不随波逐流,坚守内心正道,方能避开覆亡之祸,行稳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