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提与冥河静立不语。他们见证过这个青年在血海持刀而战的模样,也目睹他自东方远遁而来的身影。
而今十二品金莲绽放,意味着新的传说正在诞生。
该走了。
接引衣袖轻拂,圣辉渐隐。
三圣身影消散时,陆天的金莲仍在吞吐天劫。那劫雷非但没有摧毁莲花,反而化作滋养的养分......
通天心的神奇力量再次显现,使他的体魄在天雷洗礼中突飞猛进。
万年光阴转瞬即逝。
陆天缓缓吐息,周身气韵较之往昔已判若云泥。这段岁月里,他不仅稳固了境界,更将多年修行心得细细梳理,又生出诸多崭新领悟。
或许是因圣人本源庇佑,
他感知大道愈发通透,与天地法则的共鸣也更为紧密。
整肃衣冠后,他朝两位恩师与冥河尊者所在方位郑重行礼。
徒儿既已功行圆满,速来紫霄宫一叙。
接引的传音在耳畔回荡。陆天身形闪动,顷刻间已至殿前。
踏入宫门时却见济济一堂:
接引、准提、冥河三位教主端坐莲台;
药师、大势至等七大亲传尽数列席;
另有数十外门 ** 见他到来,纷纷稽首致意。
** 拜见师尊、副教主。
陆天立于亲传序列,向三位圣人执礼。
来得正好。吾与师弟新近参透玄机,将本门根本 ** 《三世摩诃无量经》予以革新。
虽承旧法根基,却另辟新径。今日便为尔等宣讲。
陆天肃然应诺,随众师兄盘坐静听。
心中却掀起惊涛——
这部镇教宝典可谓万法之源,
牵系西方教所有神通根基,
二位圣人竟能推陈出新?
凝神静听!
接引声如洪钟,霎时涤尽众人杂念。
此经自创制以来,吾等不断修缮补益。
今日终有所成,尔等潜心参悟,必获无量功德!
话音方落,
灵山顿现奇观:
天花乱坠,金莲喷涌,
鹤唳清霄,道韵绵延。
陆天凭借超凡悟性,
顷刻间便沉浸在新经玄奥之中。
细细体味之下,
但觉旧经尚存玄门痕迹,
而新经已自成格局,
别开天地!
西方教正在悄然蜕变,朝着未来佛门的方向演进。
陆天敏锐察觉到,接引与准提的道法已逐渐脱离玄门框架,正在开创属于他们自己的道路。他不敢有丝毫懈怠,全神贯注地参悟着接引讲述的每一句真言。
讲道之时,接引周身泛起淡淡功德光晕。他的气质既非纯粹的佛陀,也非传统的道人,而是介于两者之间的独特存在。准提亦是如此。毕竟二人根基源于玄门,想要完全跳脱并非易事,但变革的迹象已然显现。
冥河目睹此景,心中掀起惊涛骇浪。虽未修习三世摩诃无量经,但作为曾在道祖座下听讲的玄门修士,他清晰感知到其中与玄门道法的显着差异。照此发展,接引准提或将如同道祖那般,开创全新的修行体系!
就在冥河震惊之际,陆天的金刚法相不自觉地显现出来。冥河立即发现其变化:原本双头四臂的法相,此刻竟在凝聚第三首——赫然是一尊怒目金刚的佛门形象!
陆天竟在听闻接引讲道的瞬间,就参透了经中奥义,使金刚法相臻至圆满!他六臂合十,三首低垂,呈现虔诚之态。这金刚法相的修行可谓历经波折:最初本是金刚形态,后因接引准提道法尚属玄门体系,演化出道家天王与魔道恶鬼之相。如今随着西方教根本道法的革新,陆天终于补全了缺失的佛门金刚法相。
其二,后世的佛门多是欺世盗名之徒,早已背离佛法真谛,岂能与当下相提并论。
陆天阖上六眼,听到妙处,不禁低声诵念起来。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与 ** 丘众……”
他与接引同时开口,却互不干扰。
接引的讲道声依旧传入众人耳中,引导他们参悟。
陆天的诵经声,唯有接引、准提、冥河及他自己能听见。
他所念的,正是《金刚经》!
这是他修炼金刚法身的根基。
原本的金刚经,较之后世尚有不足。
如今陆天聆听接引讲道,对佛门奥义领悟愈深,开始以自身理解补全金刚经。
冥河未参透三世摩诃无量经,反倒将陆天的金刚经听了进去。
很快也陷入沉思,时而与陆天探讨金刚经要义。
行宫内,一派祥和景象。
三千年后。
接引讲道戛然而止。
这段时日已不算短,足够其他 ** 参悟多年。
至于陆天……
他仍未结束。
那三头六臂的金刚法相,愈发凝实强大。
接引欣慰颔首。
陆天的悟性从未令人失望。
这金刚法身已在原有基础上脱胎换骨。
昔日的金刚身、菩萨法相、佛陀金身等,皆源于玄门法相,形异而根同。
如今陆天的金刚身,已将玄门、魔道、佛理熔于一炉,可随心转化。
三者浑然一体,非但毫无滞碍,反令金刚身更上层楼。
莫说他们惯于兼收并蓄,接引准提本就不是固步自封之人。
二人乐见这般变化。
若能融汇玄魔二道精髓,自辟蹊径,对他们而言自是求之不得!
又过两千载。
陆天与冥河的论道方告终结。
他的金刚身已然稳固,修为再攀高峰。
“善哉,看来你已深得我西方教真传。”
准提抚掌而笑。
见陆天更进一层,他自然欣喜。
“全赖师尊点拨,若凭 ** 一己之力,断难有此进境。”
陆天谦逊应答,随即与接引、准提、冥河三人,就西方教根本 ** 再度研讨起来。
西方教演化为佛教,历经漫长岁月。
这一过程需彻底革新原有教义,甚至颠覆根基。西方教虽早有佛陀、菩萨、金刚等名相,但内核仍属玄门。唯有完全转化为佛门真义,才算真正蜕变。正因如此,后世直至西游时代,佛教方才真正成形。
陆天所能做的,便是在这漫长演变中,与师尊等人不断探讨、钻研。
突破大罗后的第一个元会,陆天与众师论道。接引、准提、冥河与陆天四人畅谈许久,最终意犹未尽地结束此番论道。因修为差距,陆天大多时候只能聆听,但仍从中领悟诸多法门,推动西方教向佛门更进一步。
与此同时,昆仑山八景宫内。
三位圣人神色凝重,气氛低沉。
“三弟,此事当真再无转圜余地?”道德天尊注视着通天,眼中隐现不忍。兄弟情谊多年,竟真要走到这般地步?他看向元始天尊,后者却沉默不语。
道德天尊暗自叹息,心知此事已成定局。
果然,通天缓缓开口:“大哥不必再劝,我意已决。今日前来,只为告知此事。这些年来与二哥屡生嫌隙,让大哥费心了。”
此言一出,道德天尊面色愈发沉重。
通天教主言罢起身,径直离开八景宫。道德天尊欲言又止,最终化作一声长叹。他精于谋算,却自巫妖量劫起屡屡失策;珍视兄弟之情,反致三人分道扬镳。
“走了也好,日后倒也清净。”元始天尊冷冷道,此时才抬眼望向通天离去的方向,目光深邃难测。
道德天尊默然点头。
“罢了,随他去吧。”
……
此刻,灵山行宫内。
接引、准提、冥河与陆天仍在论道。
“妙极!徒儿这大威天龙之法颇有玄机,可直指大罗之境。”接引抚掌赞道,“此乃脱胎于三世摩诃无量经的新法,着实不凡!”
陆天境界尚浅,冥河对西方教义理解未深,多数时候仍是接引与准提主导论道。
陆天独创的大威天龙法咒虽脱胎于佛道,其威能却已堪比玄门大罗秘法。
接引、准提与冥河皆窥见佛道无穷潜力,不禁愈发珍视,喜形于色。
四人相视而笑,殿内一派祥和。
忽地——
接引三人霍然起身,目光如电射向昆仑山巅!
三清竟......分道扬镳了?
冥河心神剧震,血色长袍无风自动。
三清分家?!
陆天骤然睁眼,道韵流转的眸中映出昆仑虚影。
虽非圣人之躯,他却另辟蹊径——
双目清辉漫溢,万里气运尽收眼底。
往日昆仑山巅三教气运如擎天玉柱,此刻却见:
磅礴紫气裂作三虹,最盛那道正东渡沧海,
直指金鳌仙岛!
果然如此......
陆天指尖轻叩案几。纵有先知之明,亲见圣人割席仍觉恍然。
转念便悟:圣人之争,岂会如凡俗市井般锣鼓喧天?
掐指推演间,巫妖量劫余烬未冷,人族将兴。
那场注定席卷洪荒的封神杀劫,已在时光长河下游泛起微澜。
须得早做筹谋了。
陆天凝视西方天际,云霞深处似有十二品金莲虚影隐现。
事实上,即便他袖手旁观,自家两位师尊也能凭着一手烂牌,硬生生击败手握王炸的好牌。
他真正要做的,是替自己谋取好处。
证道成圣这条路,仍需漫长跋涉。
更何况,大道无涯,成圣远非终点。
在这条路上,一刻也不能放松。
气运、功德、灵宝……凡该争的,陆天绝不会退让。
“没想到……”
“三清居然分家了!”
冥河在一旁低语,比陆天更为震惊。
在洪荒众强者眼中,三清向来同修共进,是实打实的至亲兄弟!
谁能料到,他们竟会分道扬镳?
接引、准提也懵了。
他俩同样始料未及!
三清为何分家?
二人百思不解。
站在三位圣人身边,反倒是陆天最为镇定。
毕竟,他早已知晓此事。
实际上,何止西方教众人?
三清分家,意义非同小可!
须知这三人皆是圣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