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河书屋 通过搜索各大小说站为您自动抓取各类小说的最快更新供您阅读!

董卓废立弑逆、祸乱洛阳的消息传至成都,州牧府内群情激愤。然而,当关东各州郡纷纷起兵,讨董联盟渐成燎原之势时,刘隆面临的抉择却远比愤怒复杂。

议事厅内,巨大的地图铺展。郭嘉、戏志才、法正、赵云、李平等核心文武齐聚,气氛凝重。

“主公,”法正率先开口,语气激昂,“董卓暴虐,人神共愤!今关东义师并起,海内响应,此乃匡扶汉室、千载难逢之良机!我益州乃高祖龙兴之地,主公身为汉室宗亲,手握精兵,正当挺身而出,会盟讨贼,以正天下视听!若坐视不理,恐失天下人心,为后世所讥!”

赵云亦抱拳道:“末将附议!董卓倒行逆施,将士皆愿效死力,讨伐国贼!且我益州军新经整训,兵甲已利,正可借此大战历练,扬威天下!”

李平却面露忧色:“主公,关东联军虽众,然各怀异心,袁绍、袁术、曹操等皆非易与之辈。我军远在西陲,劳师远征,粮草转运艰难,若深入中原,恐成众矢之的,或为他人作嫁衣。不如稳守益州,静观其变,待其两败俱伤……”

“李主簿此言差矣!”戏志才打断道,“静观其变,看似稳妥,实则坐失良机!讨董乃大义所在,天下瞩目。主公若不出兵,则大义名分尽归袁绍、曹操等人,我益州虽稳,然终将被视为偏安一隅之守户犬,何以号令天下?且董卓若缓过气来,整合关中,必西图益州,届时我将独木难支!”

郭嘉轻咳一声,目光锐利:“奉孝以为,出兵利大于弊。然,如何出兵,至关重要。我军不可倾巢而出,需留重兵镇守根本,防荆州刘表、汉中张鲁(注:此处按前文应为已平定,若未平则需调整)乘虚而入。出兵规模,贵精不贵多,以示我参与大义,而非争霸中原。更关键者,需谋定后动,明确我此行目标——非为与袁绍争盟主,非为抢占中原之地,而是扬名立威,结交豪杰,观察天下形势,并……伺机取得朝廷大义名分!”

刘隆静听众人争论,手指无意识地敲击着案几,心中权衡利弊。法正、赵云主战,热血激昂,占据大义;李平主守,老成持重,顾虑实际;郭嘉、戏志才则洞察深远,指出了出兵的关键在于策略和目的。

良久,刘隆霍然起身,目光扫过众人,决然道:“诸位所言,皆有道理。然,当此国难之际,汉室倾危,我刘隆既为宗亲,受国厚恩,岂能坐视奸贼篡逆,独善其身?大丈夫立于世,当有所为,有所不为!讨董之举,义之所向,不容退缩!”

他走到地图前,手指重重地点在洛阳方向:“我意已决!亲率精锐,东出夔门,会盟讨董!”

“主公英明!”法正、赵云等人振奋不已。

“然,奉孝、志才先生所言,乃老成谋国之道!”刘隆话锋一转,“此次东出,非为浪战,乃为‘有限参与,战略投机’!”他详细阐述方略:

一、 兵力配置:精兵策略,保留主力。

“此次出征,兵力不求多,但求精!命子龙为先锋,率‘中垒营’精锐两千,‘白马义从’五百;典韦、太史慈各率‘破军营’、‘东莱营’精锐一千;另调关宁铁骑八百,陌刀军五百,神机营火铳手两百,合计六千精锐步骑,随我东征!玄甲军重骑及大秦锐士留守益州,由王翦将军统率,与仲康、吴懿、张任等镇守各要害,确保根基无虞!”

二、 战略目标:明确清晰,不为虚名。

“此行目标有三:其一,彰显大义,打出益州旗号,让天下知我刘隆乃忠义之辈,收取人心;其二,历练军队,使麾下精锐经历大战,检验战力;其三,观察形势,结交英豪,深入了解关东诸侯虚实,尤其是曹操、孙坚等辈,或可引为奥援。至于盟主之位、中原之地,非我所图,绝不强求,避免成为众矢之的。”

三、 后勤保障:预做囤积,步步为营。

“李主簿!即刻筹集粮草军械,沿长江水道,于白帝城、江州等地建立中转粮仓,确保补给畅通!另,多备金帛,以备不时之需,或赏军,或结盟。”

“属下遵命!”

四、 外交先行:传檄天下,沟通诸侯。

“孝直!即刻起草讨董檄文,以我镇西将军、益州牧名义,公告天下,尽数列举董卓罪状,申明我出兵之志!并派能言善辩之士,先行前往酸枣(联军会盟地)或袁绍、曹操处,沟通联络,表明我益州军只为讨贼而来,无意争权。”

“正明白!”

五、 进军路线:水陆并进,稳扎稳打。

“大军沿长江水道东下,经巴郡、出夔门,入荆州地界。沿途需与荆州刘表交涉,借道而过。刘表虽观望,然讨董乃大义,料其不敢公然阻拦。抵达荆州后,视情况北上南阳,再转道颍川,最终抵达酸枣会盟之地。沿途需谨慎行事,避免与地方势力冲突。”

计议已定,整个益州机器高速运转起来。成都城外校场,战旗猎猎,精选出的六千精锐将士肃立,盔明甲亮,杀气冲霄。刘隆一身戎装,登台誓师:

“将士们!董卓逆贼,祸乱京师,废立弑后,人神共愤!今我等奉天子密诏(注:可宣称获得刘协密诏,增加合法性),兴兵讨逆,上安社稷,下救黎民!此去关山万里,凶险异常,然正义在我,功业在前!望诸君奋勇杀敌,扬我益州军威,匡扶汉室,青史留名!”

“讨伐国贼!匡扶汉室!”

“愿随主公,万死不辞!”

山呼海啸般的呐喊声,震撼天地。

誓师完毕,大军开拔。赵云率领先锋部队先行,刘隆自统中军,郭嘉、戏志才、法正随军参赞,典韦、太史慈等将护卫左右。六千精锐,乘坐舟船,浩浩荡荡,沿江东下。沿江州县,百姓箪食壶浆,争睹王师风采。

船队行至白帝城,刘隆下令暂驻,一方面等候后勤粮草集结,另一方面,派快马持檄文与书信,前往荆州襄阳会见刘表,正式提出借道要求。

荆州襄阳,州牧府。刘表接到刘隆的檄文和借道书信,眉头紧锁。他本意坐守荆州,静观其变,不料西邻刘隆竟如此高调出兵,而且大军已至门前。

“景升兄,刘隆此子,年少气盛,竟真敢出兵?其军容如何?” 蒯越问道。

探马来报:“刘隆军皆百战精锐,装备精良,士气高昂,舟船连云,旌旗蔽日。”

刘表沉吟良久,叹道:“讨董乃大义所在,若阻之,必失人心。且刘隆兵锋正盛,不可轻易开罪……回复刘隆,准其借道,并提供部分粮草补给,以示善意。然,令我军严密监视其动向,沿江布防,不可懈怠。”

刘表选择了谨慎的配合与戒备。

得到刘表应允,刘隆大军顺利通过三峡天险,进入荆州地界。沿途,刘隆严令秋毫无犯,对荆州百姓秋毫无犯,并派人与当地士绅交往,宣扬讨董大义,赢得了不少好感。

消息传出,天下震动!

“益州刘隆率精兵六千,已出三峡,正向中原进发!”

“听闻其军容鼎盛,有陌刀、铁骑,乃虎狼之师!”

“刘隆身为宗室,挺身而出,真忠臣也!”

刘隆的加入,为纷乱的讨董局势,又增添了重要的变数。袁绍、曹操、袁术等诸侯,闻讯后反应各异,或喜或忧,但都不得不开始重新评估这位来自西陲的年轻州牧的能量与意图。

龙旗东指,风云际会。刘隆,这位益州之主,终于正式踏上了中原争霸的广阔舞台。他的到来,将会给这场关乎天下命运的大战,带来怎样的影响?一切,都将在即将到来的会盟与战火中,揭晓答案

书河书屋推荐阅读:神话版三国纵天神帝神魂至尊武逆焚天大魏宫廷内无敌升级王内超级锋暴三国之佣兵天下我有一个沃尔玛仓库丝路大亨从我是特种兵开始一键回收抗战之关山重重三嫁夫君超宠的蜀汉之庄稼汉抗战:从周卫国参军开始煮酒点江山开局:大唐万里一孤城醉枕江山唐朝好地主:天子元从万历小捕快寒门宰相大唐第一闲人我姐夫是太子,我纨绔点怎么了?乱战异世之召唤群雄大明新命记最强军师之鬼才郭嘉北雄浴血山河明贼大唐不良人替天行盗暴君重生后,将原配妻子宠上天三国:以大汉之名,镇全球亡命之徒重生柯南当侦探那些年西游的兄弟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山河血打到北极圈了,你让我继承皇位?天才回归:第一傲世毒妃嘻哈史诗看古今穿越造反,我是认真的三国之他们非要打种地的我蒙山军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我来自大明辽东大人,得加钱三国:家父董卓,有请大汉赴死!我穿越明末了但金手指丢了我在三国和诸葛做邻居
书河书屋搜藏榜:山河血人在大唐已被退学开局戍边送死?我转身打回京城!崇祯是我老丈人!王妃本狂妄异星传送门之黄金大陆长生:从赏金猎人开始我有皇后光环维多利亚的秘密我在明末有支无敌军团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挖金醉枕江山隋末,我干翻了十八王大唐之九子夺嫡让你当兵戒纨绔,你苟成军中猛虎吾父朱高煦大唐:我,火头军薛仁贵,无敌黄沙百战穿金甲朕绝不当皇帝箱子里的明末,我就是神仙乱世第一能臣回到古代建特区皇帝宠臣?不,我一身反骨!我在大夏被迫搞事的日子抗战:签到军事基地成晋西北霸主嫡女狂妃三国之诸葛天下绝色毒医王妃林梦雅大明:等待老朱死亡的我成了帝师战争承包商帝国再起特种兵穿越大明,抢座银山夺天下开局流放西北,强塞三个西域媳妇穿越1836年泽许公国的崛起重生—深闺九王妃穿到乱世我有拼夕夕打仗从不缺若我穿越,倚红偎翠,做个小诗仙带个手机回汉朝天云大陆之唐天十七世纪富二代铁血山河志让你当侯爷,没让你搞科技燕山血旗:开局千户所暴杀天下带着全面战争开始征服许你盛世安宁温水煮相公大人,得加钱三国的真相参商穿越明朝小王侯
书河书屋最新小说:玉简在手,昭姐横穿三千界开局大秦小兵,我为始皇炼不死军白虎御唐:龙阙血鉴大唐长安秘物栈三国:我,刘封,改姓定天下!汉末雄主:开局召唤华夏兵团大魏风云之千秋帝业我长生不死愁啊大明第一战神大明卫大明:哈密卫百户,富可敌国青金志人间清醒:资治通鉴智慧长生:老夫一惯儒雅随和天幕:始皇之子的造反人生崇祯元年,开局逆转亡国局杨凌传之逆袭家主大明孤臣:从科举到定鼎四海游戏三国之逆流天下司马老贼玄黄问道穿越水浒:郓哥称帝录开局托孤,我带双诸葛躺平复汉秦时:截胡所有,多子多福血色白银三国:谋划董卓遗产后,称霸北方大唐:我当太子,李二李四全破防小姐,姑爷又摆烂了洪武:医圣朱橚女帝的社畜生存法则山歌行之时空浪游记离之星于府钱庄水浒:后周遗孤,开局撕诏书三国:开局逆袭,大小乔求嫁我!三国:开局黄巾渠帅,掳夺二乔北境之王:从假死开始古代荒年,喂嫂纳妾大秦帝国:铁血文明穿越大唐成小道士魂穿刘备,我二弟天下无敌!胎穿农家子,科举来扬名隋唐:我靠情圣系统截胡满朝皇后寒门小神童寒甲御天摊牌了,我是藩王,也是军火商穿越当死侍李云龙穿成大宋皇帝?不服就干三国:开局种田,捡的白毛丫头竟我要当纨绔,你让我教太子娶公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