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光过得那叫一个快,眨眼间一年就过去了。
在华芯科技的实验室里,图纸堆得像小山一样高,计算机屏幕上的仿真数据流一整夜都不停。
沈兴邦身上那股书生味儿淡了不少,眉宇间多了股和他年纪不太相符的稳重,但也藏着一股特别着急的劲儿,跟他当年的导师李教授一个样。
他把一份厚厚的报告放在母亲面前,手指在桌子上不自觉地敲着,声音里压着烦躁说:“妈,国外最新的《IEEE固态电路杂志》和《电子器件快报》,我们都研究透了。”
“多亏您上次带回来的……那些‘参考资料’,我们自己设计的架构,理论仿真已经推进到百分之八十了,性能指标特别理想!”
说到这儿,他话锋一转,语气一下子加重了,手指用力戳在报告封面上。
“——可这说到底也就是纸上谈兵!”
“不过是计算机里的一堆虚拟数据罢了!”
“没有配套的制程工艺,没有那些精密的离子注入机、分子束外延系统、电子束光刻机……咱们画的蓝图就算再完美,那也是空中楼阁,轻轻一戳就破!”
沈君兰神色平静得很,就像一潭没起波澜的水,她端起茶杯轻轻抿了一口。
手指在光滑的红木桌面上有规律地轻轻敲着,那“笃笃”的声音,不像是在思考,倒像是心里早就有了主意。
这些年,她可没停下对空间的探索。
随着精神力越来越强,使用得也越来越频繁,空间中央那块混沌的地方,早就不是刚开始那个死寂的仓库了。
在器灵小绿的管理下,这里变得“活”起来了。
它和沈君兰的意识连接得越来越紧密,就像一个慢慢苏醒的共生体。
有个想法,其实早就冒出来了,只是因为风险太大,一直被她压在心底。可现在,这个疯狂的念头从来没有这么清晰过。
她想起空间刚出现的时候,有过那种短暂的能量复制现象……
沈君兰放下茶杯。
目光落在桌子上一台花高价买回来的二手高精度氧化炉模型上,这模型可比国外现在主流的设备落后两代呢。
她闭上眼睛。
强大的精神力悄无声息地弥漫开来,这次的目标可不是什么实实在在的东西。
这精神力就像一把看不见的刻刀,在她意识深处,按照从荷兰ASmL“扫描”来的完整信息,开始重新构建、复制!
一个最新式高精度氧化炉的完美三维信息模型,就这样慢慢诞生了!
从每一颗特种合金螺丝的微观晶体结构,到每一条冷却管路内壁的粗糙程度,再到核心温控系统的底层算法和电力载波特征……
所有这些信息,组成了一张看不见、摸不着,却精细到原子尺度的完美蓝图!
紧接着,意外突然发生了!
沈君兰清楚地“看见”,空间里那堆积如山的能量玉石矿脉,光芒肉眼可见地暗了下去,储量一下子减少了快一半!
与此同时,空间中央的混沌区域,突然光芒大盛,就好像宇宙刚开始形成那会儿一样!
巨大的能量一下子被引动,还被驯服了。
这些能量不再是狂暴的粒子流,而是好像被赋予了造物主的意志,完全按照她脑海里那张完美蓝图,进行着如同神迹一般的物质重构!
金属原子凭空聚在一起,排列成特定的晶格结构。
陶瓷基板自己伸展成型。
复杂的管路像有生命似的,弯弯曲曲地长出来。
数不清的精密构件一下子就“打印”出来了,还自己精准地咬合、组装到一起……
整个过程,完全超出了人类的认知,违背了物理法则,充满了那种让人看了心里直震撼的暴力美学!
就短短几分钟。
沈君兰突然闷哼一声,脸色瞬间变得像纸一样白。
一股像撕裂一样的剧痛从脑海深处爆发出来,感觉整个精神都被抽走了一半!
意识之海像翻江倒海一样,差点让她当场就崩溃了!
她死死咬住牙,强忍着那种能让人晕过去的眩晕和虚弱,把最后一丝意志沉入空间——
一台浑身闪着冰冷金属光泽,结构精密得让人看了眼晕,每一颗螺丝都透着工业极致美感的崭新高精度氧化炉,正安静地立在空间中央!
它不再是虚无的信息流了。
而是实实在在能摸到,还蕴含着巨大能量的实体!
沈君兰忍着剧痛,仔细感受了一下。
这台凭空出现的氧化炉,它的物理性质、材料构成,和她在荷兰扫描的原型机,一模一样!
它可不是能量构成的幻影,而是由空间能量和物质信息转化成的,永远存在的实体造物!
“成功了……终于成功了……”
巨大的喜悦和极度的虚弱一起涌了过来。
她马上开始后面的测试。
复制一小块高纯度单晶硅晶圆。
成功了。
代价是长达半小时像钢针猛扎一样的剧烈头痛。
复制一瓶成分复杂、纯度要求特别高的电子级特种气体。
成功了。
代价是眼前一阵阵地发黑,精神萎靡了一整天。
她很快就摸清了规律:复制的东西越精密、包含的信息量越大,对精神力的消耗就会以几何级数疯狂增加,甚至还会有严重的反噬。
但就算这样,这个逆天的能力也足够了!
这意味着华芯,甚至整个国家一直梦寐以求的顶尖生产线,有了从无到有的可能!
有希望彻底摆脱被人限制的困境了!
狂喜过去之后,沈君兰变得无比冷静。
她睁开眼睛,瞳孔深处透着一股冰冷。
“水要是太清澈了,就没有鱼能藏得住……”她小声嘀咕着,手指在桌面上无意识地划着,“水太清,蛟龙都没地方躲,就会被人一下子全捞走。”
一个比鹰嘴崖“山神收宝”还要疯狂、还要宏大,也更加危险的计划,在她脑子里快速地酝酿、完善,最后成型了。
她要把全球科技界这潭水,彻底搅得乱七八糟!
乱到谁都看不清真相!
乱到所有怀疑的目光,都被引到别的地方去!
从这以后的几个月,沈君兰“出差”的次数突然变多了。
她靠着空间瞬移的本事,就像个真正的幽灵一样,一次又一次悄无声息地“闪现”到全球各地那些戒备森严的顶尖科技实验室、高端制造工厂的核心区域外面。
她现在的目标,可不是矿产了。
而是那些凝聚了人类最高智慧的精密仪器、实验数据和工艺流程。
在英国,有个国家级航空发动机高温材料研究所。
大晚上的,首席科学家正对着一份单晶叶片冷却孔道的算法发愁呢,突然脑子里毫无预兆地闪过一个特别妙的灵感,困扰团队好几个月的湍流散热难题一下子就解决了。可就在这时候,研究所的核心安保日志里,记录了一次只持续了0.3秒,根本查不到源头的“幽灵访问”警报。啥实物和数据都没丢,就只在防火墙底层,留下了一个经过好多层跳板伪装,最后隐隐约约指向德国某航空巨头外围供应商网络的Ip痕迹。
在日本,某存储芯片巨头的先进制程中试线。
一台负责给晶圆做纳米级镀膜的核心设备,毫无征兆地参数就乱了,价值好几亿美元的整条生产线瘫痪了十六个小时。事后,顶尖的工程师团队在设备一个冗余信号接收模块的缓存区,发现了一段特别微弱、一下子就消失了,但是带着某国情报机构常用加密特征的定向脉冲信号。
在德国,一家超高精度光学测量仪器公司的总部。
一台刚调试好,价值跟同等重量黄金一样的极紫外光干涉测量平台,突然遭遇数据风暴,所有的基准参数都归零了。公司高层气得暴跳如雷,因为内部安全团队发现,就在警报响起前后,法国一家竞争对手公司的网络防火墙,记录了一次特别不寻常、手法特别专业,而且针对性很强的端口扫描。
法国、俄罗斯,甚至北美……
一场由“不存在的手”掀起的,针对全球尖端科技领域的诡异风暴,正悄无声息地蔓延开来。
沈君兰做事特别谨慎,绝对不会留下任何能指向自己或者东方的痕迹。
每次“扫描复制”完,她都会利用空间能力,模拟出一些特别微弱、一下子就消失了,但是特征很明显,刚好能被对方顶尖监测设备捕捉到的“伪证”。
比如一串指向竞争对手商业间谍的特定代码碎片。
一个带着特定国家情报组织技术特征的电磁信号频率。
一个在事发地附近网络节点一闪而过,像是某个可疑工业间谍的虚拟身份记录……
这些精心准备的“诱饵”,被精准地扔到了本来就充满猜忌、竞争和不信任的全球科技大深潭里。
效果那叫一个立竿见影,而且动静特别大!
全球顶尖科技企业和各国安全机构,一下子就炸锅了!
一场席卷全球的互相猜疑和疯狂内耗,就这么开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