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舒瑶听到声音的时候就知道糟了,果然看见那个侠客看着在,孟舒瑶只能平淡的说“我说的这一切都是我的怀疑,并没有证据。”
“要是有证据,我肯定去把百川院给掀了。”说着,怒气冲冲的满脸通红,好像一个不对,下一个就要出去杀人一样。
同伴赶紧把人拉下来坐着。“好了,人家小姑娘都说是她的怀疑了。”
“可是你不觉得有道理吗?
李相夷 被称为正道魁首,17岁的天下第一呀!
那么多人崇拜他,那么多人追随他,四顾门怎么都不去找人,就能确定他死了?”
李莲花看着对面的人,“瑶瑶,你好像很喜欢李相夷啊!”
孟舒瑶点了点头,“少年人当然应该意气风发呀!
我要是十几岁就天下第一的话,我路过的狗我都得踢两脚。
告诉他,我天下第一。”
“这位姑娘说的倒有趣,要是我能够天下第一,我也是这样的。”旁边的那个侠客听到了,又在这儿插话。
他的同伴都在道歉了,“不好意思,不好意思。”
回到房间,孟舒瑶洗漱一番,正准备上床睡觉,却隐隐约约听到房间外面传来一阵轻微的脚步声。
那声音不紧不慢,来来回回,似乎有人在门外徘徊。
起初,孟舒瑶并未太过在意,只当是客栈里其他客人路过。
可那脚步声持续不断,扰得她心烦意乱,难以入眠。
终于,孟舒瑶按捺不住心中的疑惑与烦躁,猛地一下打开房门。
门被大力推开,发出“砰”的一声巨响,在寂静的走廊里格外突兀。她定睛一看,发现门外站着的竟然是李莲花。
“你这是干什么?”孟舒瑶皱着眉头,语气中带着些不高兴,“你要有事情找我敲门就好了。在外面鬼鬼祟祟的干什么?”
她的目光紧紧盯着李莲花,眼神中满是不解与狐疑。
李莲花被孟舒瑶这突如其来的举动吓了一跳,微微愣了一下,随即脸上浮现出一丝尴尬的神色。
有些不好意思地说道:“呃……我……我就是有点事想和你聊聊。怕打扰你休息,所以一直在犹豫要不要敲门。”
孟舒瑶侧身示意李莲花进房间,并说道:“先进去坐吧,正好喝口茶。”
两人在桌前坐下,李莲花拿起茶壶,给孟舒瑶斟了一杯茶,又给自己倒了一杯。接着,他开始东拉西扯地闲聊起来,一会儿说起客栈里的饭菜口味,一会儿又谈到今日路上见到的趣事。
孟舒瑶耐心地听着,心中却越发纳闷,不明白李莲花到底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闲聊了好一会儿,李莲花看似漫不经心地提起:“你之前说李相夷的事情,为什么会那样怀疑?”
他的目光看似随意地落在茶杯上,可微微皱起的眉头却泄露了他内心的认真与纠结。
李莲花一直以来都认为,当年的那场变故是自己太过自大,行事冲动,才会惹出如此大祸,导致自己落得那般凄惨的下场。
可是今天听着孟舒瑶对过往种种的分析和看法,他心中不禁泛起层层涟漪,觉得她说的话特别有道理。
李相夷的确性格骄傲自大,常常目中无人,这一点在江湖中是人尽皆知。
但不可否认的是,他一直都在竭尽全力地做好事。
那些年,他整日忙忙碌碌,奔波于江湖各处,只为了维护江湖中的公平正义。
他所创立的四顾门,吸引了无数热血青年投身其中,大家怀揣着对正义的向往,渴望在这个门派中一展抱负。
李莲花心里很清楚,当初加入四顾门的人,大多都是心怀理想的有志之士。
可为何在李相夷遭遇大难之时,偌大的四顾门中,却只有寥寥一人愿意站出来为自己说话?
其余那些曾经信誓旦旦追随自己的兄弟呢?
在李相夷的记忆里,那些昔日的兄弟,就算觉得李相夷平日里太过自大,行事作风有些张扬,可在生死存亡之际,也不至于如此冷漠无情吧?
按照常理,他们应该会前往东海寻找李相夷的踪迹,哪怕只是为门主收个尸也好啊。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他们都没有去呢?
难道真的如同孟舒瑶所说,那些对自己忠心耿耿的人,都早已被人暗中算计致死?
想到这里,李莲花的心中五味杂陈,既有对过往的悔恨,又有对真相的迷茫与探寻。
李相夷只是觉得因为自己的自大,所有人都不喜欢自己,却从未想过自己当初回四顾门听到的声音,是因为自己忠心的人都死了。
孟舒瑶看着李莲花陷入沉思的模样,心中明白他定是在为过往之事纠结。
她轻轻抿了一口茶,缓缓说道:“我这是合理的怀疑不是吗?
你想想嘛!金鸳盟是一船人,李相夷就只有一个。
就可以知道金鸳盟是倾泻而出了,他们的总部肯定没留下多少人,那么,为什么会造成四顾门的人死伤无数。
我怀疑啊,四顾门有奸细,专门把那些人送去送死的,要不然没办法解释这件事情呀!”
李莲花还是看着茶杯,但是眼睛里面却闪过杀意,李莲花可以不在乎,他们为什么背叛李相夷,因为他知道,只要自己把自己的名字说出去,所谓的百川院,离分崩解析就不远了。
李莲花心中最介意的事情还是,李相夷害死了58义士。
“你究竟在思考些什么啊?”孟舒瑶凝视着眼前这个人,心中暗自感叹。
她深知对方那强烈到近乎顽固的道德观念,以至于此刻的自己完全不知晓应当如何去劝说。
毕竟在残酷的末世之中,如果还秉持着如此高尚的品德和圣父般的心肠,恐怕早就命丧黄泉了。
而面前的这个人,太相信自己的同伴了,导致现在还觉得一切都是自己的错。
李莲花紧紧皱起眉头,目光坚定地望向远方。他已然下定决心要将此事彻查到底,绝不允许就这般稀里糊涂地结束。
对于李莲花来说,或许李相夷能糊里糊涂地死,毕竟他向来狂妄自大、目空一切。
可那 58 位义士的生命岂能就这样白白葬送?他们的死因必须要有一个明确的交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