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武台的台阶刚被百姓围得水泄不通,王大娘第一个挤到孟小凡面前,手里捧着还冒着热气的窝头,硬塞到他怀里:“孟修士,快吃点垫垫肚子!打了这么久,肯定饿了!” 她身后的几个孩子也凑上来,把攥得皱巴巴的野花递到他手边,花瓣上还沾着露水,是清晨刚摘的。
“孟修士,您可真是我们的救星啊!之前李轩那坏蛋总来贫民窟收‘保护费’,我们敢怒不敢言,现在有您在,他再也不敢来了!” 一个中年汉子激动地说,手里提着一串刚烤好的鱼,非要塞给赤焰猴。小猴子眼睛一亮,一把抢过鱼串,蹲在孟小凡肩头啃得津津有味,尾巴摇得像朵花。
百姓们围着孟小凡,你一言我一语,有的说要帮他修补住处,有的说要上山采最好的草药,还有的老人拉着他的手,絮絮叨叨地讲着洛阳的旧事,说着说着就红了眼:“活了大半辈子,从没见过像您这样肯为我们凡人出头的修士…… 以前总觉得修士和我们是两个世界的人,现在才知道,原来真的有修士把我们当人看。”
孟小凡被围在中间,手里捧着窝头、怀里揣着野花,听着百姓们真诚的话语,心中泛起一阵暖流。他之前行侠仗义,只是为了 “心安”,却没想到,这份简单的初心,竟能让百姓如此记挂,如此信任。
“孟道友,你这是真正的‘侠行’啊!” 陈景挤开人群走到他身边,脸上满是钦佩,“之前我总以为,儒道‘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才是改变世道的正道,现在才明白,侠道‘以己之力护众生’,同样能照亮黑暗 —— 你一个人,就敢对抗特权、治愈百姓、击败恶徒,若是能聚集更多像你这样有仁心、有勇气的人,组成一个‘侠义’的群体,何愁不能改变中州的等级壁垒,何愁不能让凡人也有尊严地活着?”
“聚集更多人…… 组成侠义群体?” 孟小凡心中猛地一动,像是被什么东西点醒了。他想起东临域青云门的同门,想起贫民窟里愿意帮忙采药的百姓,想起稷下学宫认可侠道的陈景,甚至想起虽为魔心殿却有底线的秦亦柔 —— 是啊,他一个人的力量终究有限,洛阳这么大,中州这么广,光靠他一个人斩邪、治病、护民,能帮多少人?能改变多少不公?
若是能建一个组织,聚集所有认同 “侠道” 的人,无论是修士还是凡人,无论是儒修还是异道,只要心怀 “守护众生” 的初心,就能一起行动:有人能像他一样用浩然气治病斩邪,有人能像陈景一样用知识帮百姓明理,有人能像贫民窟的百姓一样传递消息、互相帮扶…… 这样的组织,或许真的能像陈景说的那样,一点点改变中州的现状,让侠道的光芒,照到更多角落。
“你说得对。” 孟小凡的眼神渐渐亮了起来,他看着围在身边的百姓,看着眼中满是期待的陈景,又看向站在人群外、嘴角带着浅笑的秦亦柔,心中有了一个清晰的念头,“或许,我真的该建一个‘侠义’的组织 —— 不看修为高低,不看身份贵贱,只看是否有‘仁心’,是否愿‘行侠’。这个组织,要为百姓撑腰,要斩邪除恶,要让‘弱肉强食’不再是唯一的规则,要让‘守望相助’成为更多人的选择。”
他的声音不大,却清晰地传到每个人耳中。百姓们先是愣了一下,随即爆发出更热烈的欢呼:
“我们愿意加入!只要能跟着孟修士行侠,我们不怕苦!”
“对!我们虽然是凡人,但能帮着采药、送信、照顾病人!”
“孟修士,您给这组织起个名字吧!我们以后就跟着您干!”
陈景也激动地说:“孟道友,我也愿意加入!学宫那边,我可以说服更多认同‘仁心’的儒修来帮忙,咱们可以先在贫民窟建一个‘义堂’,作为组织的落脚点,慢慢扩大!”
秦亦柔这时也走了过来,手里把玩着腕间的暗红珠串,语气带着调侃却难掩认真:“算我一个?虽然我是魔心殿的,但帮你们打打坏人、探探消息还是没问题的 —— 不过事先说好,我可不当什么‘侠士’,只是觉得这事挺有意思,比在魔心殿勾心斗角好玩多了。”
孟小凡看着眼前的景象,心中满是坚定与温暖。他举起手中的青云剑,剑尖指向天空,淡金色的浩然气在剑尖凝聚成一点微光,像是一颗小小的星辰:“那我们这个组织,就叫‘侠义盟’—— 以‘侠’为心,以‘义’为盟,守护众生,共抗邪恶!”
“侠义盟!好名字!”
“侠义盟万岁!”
百姓的欢呼声响彻演武台上空,连阳光都仿佛变得更温暖了。赤焰猴蹲在孟小凡肩头,举起爪子对着人群叫了两声,像是在为 “侠义盟” 喝彩。远处的洛水波光粼粼,稷下学宫的钟声缓缓传来,与百姓的欢呼声交织在一起,像是在为这个新生的组织祝福。
孟小凡知道,“侠义盟” 的建立,只是一个开始。接下来,他们要面对的,不仅有魔心殿的威胁、域外天魔的秘密,还有中州贵族与旧势力的阻挠。但他不再畏惧,因为他不再是一个人 —— 他的身后,有信任他的百姓,有志同道合的同伴,有刚刚建立的 “侠义盟”,更有与天道同源的浩然正气,与永不动摇的侠道初心。
侠名初显,盟旗将立。一个属于 “侠义盟” 的新时代,正在中州的土地上,缓缓拉开序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