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也觉得不太现实。”啸风点点头,补充道,“关键是许家窑人还处于直立人向早期智人过渡的阶段,大脑发育和技术水平都有限,哪能有这么高的智慧,做出这么复杂的手术?大概率还是外力撞击留下的痕迹。”
大家围着头盖骨复制品,你一言我一语地讨论着,一会儿觉得“远古手术”的猜想很神奇,一会儿又觉得“外力造成”更靠谱,原本有点吓人的头盖骨,反倒成了最热闹的讨论焦点。
“华老发消息过来了!看语气他好像挺高兴的,说他和阴老现在就在图书馆呢。”梦瑶拿着手机,抬头跟大家说。
“那关于‘北京人为什么迁到大同’的问题,华老怎么说?”啸风赶紧追问,大家都等着答案。
“他没马上回答咱们的问题,反而说自己以前一直怀疑另一个事儿,今天在图书馆翻到一本书,终于证实了自己的想法。”梦瑶解释道,眼里也带着点好奇。
“他说的是什么问题?看的又是什么书啊?”宇辰凑过来,盯着梦瑶的手机屏幕,想看看具体内容。
“书是罗三洋老师写的,叫《我们从哪里来》。”梦瑶念出书名,还特意强调了作者。
“这书名听着就有意思!这不就是哲学终极三问里的‘从哪里来’吗?跟咱们问的北京人迁徙问题,会不会离得有点远啊?”陶兄笑着调侃,心里却也觉得这书名挺吸引人。
“我也觉得有点偏了,刚想跟华老说,结果阴老补充说,要回答咱们‘北京人迁大同’的问题,必须先从这本书里的线索捋起,不然说不清楚。”梦瑶赶紧补充,打消大家“离题”的顾虑。
宇辰点点头:“这么说也有道理,很多历史地理问题都是牵一发而动全身,说不定桑干河、大同盆地的古环境,跟北京人的迁徙真有关系。”
接着,梦瑶就把华老和阴老的话转述给大家:“他们说,永定河的源头在山西恒山,它的上游就是咱们大同的桑干河。桑干河向东流,会经过大同盆地、阳原盆地、泥河湾盆地这些一连串的盆地,到了北京西北的怀来盆地后,就转向南流,穿过西山冲进京津平原,这时候才改名叫永定河,最后汇入海河,向东流进渤海。”
她顿了顿,继续说:“在历史上,桑干河流域的地位特别重要。比如怀来盆地,据说就是黄帝都城涿鹿的所在地。后来从古代到近代,这里一直是南方农业政权和北方游牧政权反复争夺的战场,所以历代中原王朝都在这一带修长城。连明成祖朱棣定都北京,都有这方面的战略考虑——守住桑干河沿线,就能守住北京的西北门户。”
“原来北京建城定都,还有这么一层地理战略上的考虑,以前只知道是政治中心,没往这方面想过。”赵导恍然大悟,忍不住点点头。
梦瑶又接着讲:“华老和阴老还说,在大同盆地、阳原盆地、泥河湾盆地还有怀来盆地这一带,古生物化石特别多,这些化石统称为‘泥河湾动物群’。虽然这一带没发现像周口店北京人那样古老又完整的人类化石,但出土了很多原始石器,其中有些石器所属的地层,年代能追溯到200万到177万年前,大部分则集中在约105万年前。”
“这段咱们在火山群听华老和阴老讲过!”宇辰立刻接话,“当时还说泥河湾一带是研究早期人类活动的重要区域,没想到跟桑干河、永定河的流域这么紧密,现在总算把这些线索串起来了。”
梦瑶继续转述华老和阴老的研究结论:“距今70万到30万年前,泥河湾地区的石器突然变少了,而这个时间,正好和北京猿人出现在周口店的时代吻合。所以他们推测,周口店的北京猿人,很可能就是从桑干河流域迁过去的。”
“太有用了!”赵导忍不住感慨,“以前总有游客问我70万年到10万年前大同地区为什么没有古人类的遗迹了,我都答不上来,从今以后再有人问,我就能理直气壮地把这段历史讲清楚了!”
“不过,他们为什么要背井离乡,从桑干河迁到周口店呢?”王静还是有些疑惑,追问起迁徙的原因。
“会不会是因为火山群喷发?”张导张文远猜测道。
“完全有可能,地质变化对人类迁徙影响太大了。”啸风点头认同这个猜想。
梦瑶赶紧接着说:“华老和阴老还解释了桑干河的形成——大概100万年前,现在的桑干河流域根本没有河,盆地里只是散布着好多个湖泊。直到约70万年前,‘昆仑﹣黄河运动’爆发,附近的恒山、太行山、熊耳山、西山这些山脉都陆续升高,因为地势有了落差,一个湖泊的水会流进另一个湖泊,慢慢就汇成了桑干河。”
“哦!原来大同盆地以前是好多湖啊,我一直以为是一个超大的大同湖呢!”啸风恍然大悟,之前的认知被彻底刷新。
“而且一开始,桑干河还流不出西山,只能滞留在怀来盆地,汇成了一个特别大的怀来古湖。”梦瑶继续讲,“地质学家估计,50多万年前,怀来古湖的水量越积越多,最后终于漫出了西山,冲出一道峡谷,流进京津平原,这才形成了永定河。有意思的是,这个时间和北京猿人最早出现在周口店的约62万年前特别接近——原本住在泥河湾盆地和怀来盆地的猿人,很可能就是因为西山峡谷形成、永定河出现,才顺着新河道南下到了周口店,慢慢发展成了北京猿人。所以华老他们说,‘北京猿人是永定河的孩子’。”
“原来是这么回事!地质变化造了河,河又带着猿人找到了新家园,这线索太清晰了。”陶兄听完,彻底明白了其中的关联。
“你们看,华老和阴老现在高兴得像个孩子!”梦瑶把手机递给大家看视频,画面里两位老人正对着书本比划,满脸都是解开疑惑的兴奋,“他们说这个问题困惑了自己好久,今天看了《我们从哪里来》这本书,一下子就豁然开朗了。”
“果然知识就是快乐啊!”陶兄忍不住感叹,看着两位老人的样子,自己也跟着觉得开心,“解开一个多年的疑惑,比什么都让人满足。”
梦瑶继续转述华老和阴老的话,把北京猿人的迁徙故事讲得更细致:“西山峡谷一出现,就给猿人走出泥河湾盆地和怀来盆地搭了‘通道’;等永定河形成后,怀来古湖因为河水外泄,一下子剧烈萎缩,这又‘逼’着猿人不得不离开盆地,去寻找水资源更丰富的新家园。后来他们登上龙骨山,眼前的景象肯定让他们特别向往——那是一望无际的华北古湖,跟它比起来,之前的怀来古湖显得特别小。”
她顿了顿,接着说:“华北古湖里养着无数生物,北京猿人的食物资源特别丰富,朴树籽、鱼、乌龟、鸵鸟、野猪、斑鹿、野马……这些只是他们食谱里的一小部分。但咱们也不用羡慕他们的生活,因为很多时候,他们还没来得及填饱肚子,自己就成了其他野兽的猎物。”
“为什么呀?他们不是有那么多吃的吗,怎么还会变成猎物?”小雨皱着小眉头,满是疑惑地问。
李梅摸了摸她的头,解释道:“因为那时候的野外到处都是凶猛的野兽啊,比如老虎、狼这些,猿人没有现在的武器,很容易被这些野兽盯上。”
正是:许家窑址存遗韵,击燧石星火迸,薪传远古;远古智人启文明,掷飞球野兽惊,智启先河。